梁錦生夫婦在那個借住的小房間掐了起來,掐完還得繼續在這小房間裡一起睡。
沒辦法,外頭雖然隻是下著小雪,但那北風還是呼呼地刮,在外頭冷。
第二天,他們倆是被村子裡嘈雜的聲響吵醒的。
這可稀奇了,往日這個時候,大家可都窩在屋子裡不願意出門。不單單是因為冷,還因為沒東西吃,睡著了省點力氣而且還不會感覺那麼餓。
就算有人早期,也隻是到荒地去刨野菜樹根而已。
像是今日這樣吵吵鬨鬨的一大堆人往外跑,還是第一回。
梁錦生夫婦出門一看,連將房子以三枚銅板的價格租借給他們住的主人都在往外跑。
“大哥乾什麼呢?”梁錦生拽住那房子主人就問。
“城裡招人乾活,好像說是做什麼‘勞工’,隻要加入‘勞工’聽招呼,每天管三頓飯,到飯點準時開飯!”
房東大哥隻說開飯,但沒說吃的是什麼,但都這時候了,逃難到這邊的人越來越多,地裡的野菜樹根都要被刨乾淨了,許多人一天隻吃一頓,這種情況下有得吃就不錯了,還管他吃的什麼。
那房東大哥話沒說完人就跑沒影了,連自家的門都沒鎖,反正屋子裡也沒什麼東西值錢的。
梁錦生夫妻倆對視一眼,抱起五歲的兒子就往城裡跑。
他們雖然昨日掐了一架,互相揭短罵得挺臟的,但彼此都清楚,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們也算是一起生活幾年有點夫妻情誼的。多個人多點照應。
即便昨日一番互掐心底裡已經有點嫌棄對方,但現在還是不再提昨日的爭吵,一起往城裡趕去。
還沒到京城呢,就看到一大群人被堵在門外。
梁錦生夫妻倆還沒開口問,人群裡便有人大喊。
“為什麼不讓我們進去?不是說來這裡乾活就管飯?”
趕來的難民們非常不滿,交頭接耳地發出嘈雜的交談聲。
城牆上一名身披鎧甲的將領登上高處,雙手攏到嘴邊喊話。
“城裡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收尾,不再需要人手,各位如果有興趣乾活領飯吃的話,南麵的餃子坡正在招人!”
這位武將中氣足、聲音洪亮,在城門外空曠的場地上空回響。
京城南麵的餃子坡因地形後背有如一個餃子般微微鼓起的半圓高地而聞名,圍繞著那片鼓起的高地周邊一大圈的地方都屬於餃子坡,這也是臨近京城最大的一片閒置地,所以皇帝陛下十一特批這片地方作為“番薯一號試驗田”試驗地,該項目由任二少爺親自指揮。
人群轟的一聲,又朝著南麵的餃子坡湧去。
這南麵的餃子坡說是京城附近,但實際上也有三十多裡的路程,占地麵積非常大,其中還有一半是樹林。
實驗證明,人類在求生的欲望爆發下,潛力是可以很快壓榨出來的。
這些村民、流民們大多都好些天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了,不少人連野菜都挖不著,連樹根都啃的那種。
但一個個的都怕招工名額有限,爭先恐後地往餃子坡跑,人群快速移動,不時還有後來加入的三三兩兩,烏央烏央的一大群人朝著餃子坡湧去。
三十多裡的路程,他們竟是一口氣走了下來。
其中也包括梁錦生夫婦。
這群人才剛跑到餃子嶺,遠遠就看到前麵還有一大群的人擠在門口,顯然他們並不是第一批趕來的人。
也對,京城周邊的村子那麼多,接下來陸陸續續趕來的人隻會更多。
後麵趕來的人群彙入前麵的隊伍。
梁錦生夫婦抱著孩子,也跟著後來的人彙入了隊伍。
他們排在隊列之中,踮腳眺望隊伍的儘頭。
人群的兩側,隨處可見披甲帶刀的軍士,顯然是維持秩序、起威懾鎮壓作用的駐軍。
隊伍的儘頭,一個漢子站在高處、頭戴一頂奇怪的紅色帽子,帽子以細帶係於頭上,所以即便他站在高處,也不會被風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