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微微泛白,晨曦的第一縷光芒映亮京城皇宮的琉璃瓦頂,金碧輝煌的皇宮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未時三刻,整個皇城已經開始蘇醒,太監們忙碌地穿梭於大殿與宮巷之間,鐘鼓齊鳴,聲聲回蕩在寂靜的晨空,為即將開始的早朝奏響了序曲。
文武百官早已身著朝服,在玄曜殿前的廣場上列隊整齊。朝服顏色因官職而異,從一品的大紅,到三品的紫色,再到低階官員的青色,遠遠望去宛如一幅層次分明的畫卷。每個人手中握著笏板,麵色莊重,言談止息,廣場上隻聽得鞋底與青磚地麵的輕微摩擦聲,連呼吸都小心翼翼,氣氛肅穆而莊嚴。
隨著一聲太監高喊:“早朝時間已到——”玄曜殿的大門緩緩開啟,巍峨的宮門仿佛吞吐著威嚴。大殿之內,龍椅居高而立,雕刻精美的蟠龍柱屹立兩側,燭火微微搖曳,映襯出金龍的威勢。此時,穿著明黃龍袍的天子緩緩步入,身後跟隨幾名貼身內侍,帝王之威籠罩全場。
百官聽聞腳步聲,齊齊跪地行禮,高聲呼喊:“吾皇萬歲!”整齊的聲音震天動地,響徹玄曜殿內外。身著龍袍的十一威嚴落座,抬手一揮,“眾卿平身。”
百官起身,隨即是照例的依次排隊上奏,彙報地方事務、國庫狀況、邊關戰事。
但這些上奏的信息每天都基本一樣,大差不差。
其實朝中大臣都知道,今天的重頭戲在後頭。
隨著早朝漸入尾聲,滿朝文武齊齊而立,目光聚焦在大殿中央那位頭發花白卻身姿挺拔的老人——首輔大人。
大家都知道,這位首輔大人才是今天的主角。
首輔大人要告老還鄉,這已經算不上是什麼秘密了。
其實早在首輔大人的話傳出之前,大皇子逼宮失敗的時候,大家便已經有所猜測。
新上任的皇帝陛下不會容忍勢力盤根錯節,充當官僚勢力頭頭的首輔大人再繼續待下去。
隻是當這一天的到來,大家還是難免有些唏噓。
“大夏近年以來災禍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省叛亂不斷,滿朝上下貪官汙吏頻出,我這個首輔難辭其咎,值此危難之際,臣深感自身能力不足。臣年事已高,精神不濟,恐難再擔重任,懇請陛下恩準告老,還鄉頤養天年。”首輔大人拱手拜倒,聲音洪亮而平穩。
高坐於龍椅上的十一目光複雜,久久未語。許久,他揮手讓內侍扶起首輔,語氣中帶著不舍:“愛卿為我朝殫精竭慮三十載,乃國之棟梁。朕雖不忍,但愛卿既有此意,朕也不得不準。唯願卿歸鄉後,保重身體。”
當然,他話中的不舍有幾分真實,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此言一出,殿內寂靜無聲,隻有細雨滴落在琉璃瓦上的聲音依稀可聞。
“陛下,內閣不可一日無主,臣願推舉一人,繼我之位!”
隨著十一點頭示意,首輔大人程秉拱手說道。
“戶部尚書劉岩為官多年,秉公執法、鐵麵無私,如此清廉官員正是我朝所需,劉大人定能以身作則,肅清朝內貪腐風氣!”
一側,原本一言不發的任國公拱手附和。
“臣亦認為劉大人可勝任首輔一職!”
十一繼位這段日子,以鐵血手段肅清了不少官員,朝內反對派基本都被清洗,家產儲蓄都成了那餃子坡的啟動資金了,剩下的人哪能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再說了,這不是有任國公帶頭指路嘛。
百官連忙起身附和。
“臣附議!”
龍椅之上十一這才開口。
“眾愛卿言之有理,劉岩自任職以來,掌管財賦數年,為國家興利除弊,推行一係列改革,安定國庫,深得朕心。如今朝廷事務繁雜,內憂外患不斷,朕需要一位如你般忠誠、穩重之人來主持大局。此事,毋須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