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小晴與十一說了很久的話。
明確了當下該做的事情。
正如十一剛開始說的,京城的局麵才剛穩定,整治修複鹿省才是下一步該做的,要將鹿省穩定下來才能打通出征椰、林、石三省的通道。
即便是對鹿省動手,也得有足夠的準備。
在那之前,即便是知道雲瀾國在三省的力量越發強大,底下軍隊越發精良壯大,大夏朝廷也無能為力。
隻能裝作看不見。
當然,江小雪鬨的這一場還是有作用的,起碼作為皇帝陛下的十一的確是親眼看到了三省處的威脅,也加快了鹿城改革的計劃。
那天晚上與小晴聊過之後,十一便動身與玄平師兄先一步離開趕回京城。
小晴明顯是受不了他們這種連日趕路,馬累了直接換馬繼續狂奔的全速趕路方式。
她還生著病呢。
這個時候還堅持說什麼“等你一起走”、“耽誤不了多少功夫”,實際上要麼就跟著她龜速前進,耽誤回京城的時間、耽誤布置工作耽誤上早朝。
要麼就強行帶著她加快速度趕路,給她再折騰一番。
這種表麵關心還是算了。
她巴不得自己慢慢往回走。
反正有江小雪陪著,她的安全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江小雪這個人的問題。
十一自然也有所考量。
但這一路江小雪有不少與小晴獨處的時間,想要對她動手根本就不需要演戲,江小雪沒有任何撒謊的理由。
要說江小雪鬨這一出是為了騙取信任打入大夏朝廷內部,那也不對啊!之前江小雪可是在京城國公府潛伏了六年多,從未暴露行蹤,這主動鬨這一出不但自己暴露了會受到注意,還害得三省的事情暴露了。
雖說三省的事情不怕朝廷知道,大夏朝廷鞭長莫及,但再不怕,相較於早早正麵對抗,多隱蔽一段時間偷偷發育不是更好嗎?
似乎隻有江小雪自己所說的,她現在不代表任何勢力,隻是心中有愧,想要大夏朝廷早日收複三省,讓百姓日子好過些。似乎就這個說法最符合現狀。
但無論如何,最起碼她對小晴沒有威脅。
要想對小晴下手,她有數不清的機會。
所以十一才會把小晴放心交給她,自己動身趕回京城。
第二天清晨,驛站的院子裡,停了一輛馬車,還有一支十幾人的騎兵小隊。
那是玄平師兄拿著腰牌,到附近駐軍調來的精兵。
這一支小隊可是鹿省總兵的親衛,駐軍裡的精兵。雖說不像玄平師兄或者江小雪這種武功大成的高手,但也是上過戰場經曆過大小多次戰鬥的精兵。
他們裝備精良經驗豐富,殺滅一些亂賊劫匪、擔任護衛工作綽綽有餘。
沿路山賊土匪遇到騎著戰馬身著鎧甲的他們也會遠遠躲開。
馬車雖然比不上京城裡權貴們出行用的座駕豪華,但勝在足夠寬敞舒適,裡頭也貼心地用柔軟的毯子鋪好,躺著非常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