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轆轆駛出京城,青磚高牆漸漸被翠綠樹林取代。
小晴倚在車窗邊,紅紗袖被春風掀起一角,露出腕間係著的銀鈴鐺,正隨著車馬顛簸叮當作響。
“四妹妹究竟要帶我去何處?”三小姐任嫣終於忍不住發問,指尖無意識地絞著帕子。
她望著窗外陌生的鄉野景色,遠處起伏的山巒像極了蒸籠裡堆疊的糕點。
小晴抿唇一笑,隻看了一眼滾落到馬車角落的一個藤球。
那是一個蹴圓,也叫做蹴球。
但小晴更喜歡管它叫做足球。
剛才為了買這蹴圓,還帶著一臉莫名其妙的任嫣跑了好幾間雜貨鋪子。
“今日難得一起出門一趟,我就帶三姐玩點好玩的吧!”小晴笑道。
“你莫不是要帶著我去蹴鞠吧?”剛才小晴跑了好幾間鋪子買這蹴圓的時候,她可是看在眼裡的。
這個世界也是有蹴鞠的,隻是不流行罷了。
“當然不是,我可不會蹴鞠。”小晴笑得燦爛,看得坐在對麵的任嫣更覺莫名其妙。
馬車駛出京城朝著餃子坡生產隊的方向駛去,隨著漸漸走遠,官道漸漸變成了黃土小路。
雖然是朝著生產隊方向去,但小晴要去的地方隻是生產隊旁邊的小村子。
隨著餃子坡生產隊走上正軌,規模不斷壯大,不僅僅是其他省份逃難來的難民會到生產隊工作。
周邊村子裡的勞動力也更傾向於到生產隊工作。
餃子坡生產隊裡管吃管住,還給發工錢,而且還能根據工齡、工作經驗、掌握技能、實際表現等各方麵因素給予“提乾”提升待遇。
周邊村子裡大多數人都到生產隊工作,吃住都在生產隊,領到的工錢雖然不多,但供養家裡的老人孩童還是夠的。
像是這種隻有留守老人兒童的小村子,在餃子坡生產隊周邊並不少見。
小晴掀開車簾,已經能看見遠處的一個小村落。
馬車駛入小村子,門口處一個男人卻隻從小晴掀開的那一點點簾子將她認出來了。
男子一身粗布麻衣、手上有厚厚的老繭,皮膚被曬得黝黑一雙眼睛卻黑白分明閃閃發亮,看起來非常精神。
“四小姐!”
男子一陣小跑迎了上來,朝著小晴拱手行禮。
“哦!是陳工啊!”這男人還是小晴少有的,能在餃子坡生產隊認出來的工人。
小晴能認出這陳工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陳工是餃子坡生產隊第二次表彰大會上,作為工人代表發言的先進技工。
是生產隊裡的一名藍帽子高級技工,專業分類是木工。
餃子坡生產隊最新規定,藍帽子每個月都有一天的“月假”,今天的陳工就是休了月假回家的。
“四小姐這是?”
這位陳工看著馬車緩緩停下,小晴從馬車上下來,便出聲詢問。
小晴並未急著回答,而是拉起三姐的手,笑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