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焱掃了眼四周,沒發現什麼可疑細節,眼珠一轉,誇讚道:“大人親自出馬,其他人自然望塵莫及。”
蕭雲逸轉頭對畢世昌下令道:“你去請百戶所的弟兄配合,追查辛參軍義子的行蹤。”
隨後看向崔焱,吩咐道:“你帶人去調查與辛參軍密切往來之人,查查他們近來是否有可疑之處。”
洪盛雄詢問:“大人,那卑職負責什麼?”
蕭雲逸道:“你去調查辛參軍死前是否有什麼異常行為舉動,重點調查是否與江湖人士有過接觸。”
“遵命!”三人齊齊應聲。
蕭雲逸領著幾名緹騎去到刺史府,開門見山道:“廖大人,你是否知曉辛參軍得罪過哪些人?”
廖刺史思考片刻,回答道:“據本官所知,辛參軍因職責之故,曾得罪過不少綠林草莽,此前還受到過威脅。”
蕭雲逸追問:“什麼樣的威脅?”
廖刺史將所了解到的情況仔細說了一遍。
大概是在兩個多月前,辛參軍領兵外出剿匪,遇見兩夥人起了在相互廝殺。
在抓拿時遭遇拚死抵抗,最終活捉八人。
經過審問,得知這幫人來自關內道同一個幫派。
之所以會在邠州城外廝殺,是為了阻止幫中幾名叛徒進城。
此後的第三天,有人往辛參軍的宅子裡扔死畜。
並且留下書信威脅辛參軍,要他放了關在大牢裡的幫派叛徒,否則便會對其親朋好友下毒手。
蕭雲逸仔細聆聽著廖刺史的話語,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待對方說完後,他才不緊不慢地開口。
“廖大人,依你之見,在何種情形之下,那些匪徒才會膽敢去威脅一位司法參軍呢?”
“這……”
廖刺史稍稍沉思後回答道:“依本官之見,唯有利益遠超過風險時,那些亡命之徒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蕭雲逸微微頷首,繼續追問道:“廖大人認為那幾名幫派叛徒的身上,究竟隱藏著多大的利益呢?”
廖刺史麵露難色,無奈長歎道:“辛參軍尚未能撬開匪徒的嘴巴,便不幸在鳳儀樓遭遇意外身亡。”
“另外那幾名幫派成員也在同一天死在獄中,因此關於這一點,本官實在是無從知曉。”
若是太多的巧合湊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而是蓄謀已久。
蕭雲逸並未就此罷休,繼續追問:“廖大人,你覺得有沒有一種可能,辛參軍已經從匪徒口中探知了那個秘密,因利益巨大,所以選擇隱瞞不報?”
廖刺史聞言,斬釘截鐵道:“絕無可能!辛參軍乃是本官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對本官絕對忠誠,絕不可能對本官隱瞞任何事情。”
蕭雲逸不以為然,慢悠悠道:“名利遮人眼,美色勾人魂,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難說啊!”
廖刺史神色微變,沉吟片刻,試探著詢問道:“所以,你是覺得那幾名幫派叛徒手中掌握著一筆巨財,辛參軍得知後想要獨吞?那他為什麼會死在密閉的房間內?凶手為何要砍掉他的頭顱?”
蕭雲逸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轉而詢問起幫派之事。
廖刺史道:“那些人來自關內道,是盤踞在慶州一帶的金虎幫成員,辛參軍死後,本官便給慶州同僚發了協查公函,回複隻說金虎幫經營鹽業生意,背後有很硬的關係。”
大雍境內,食鹽主要包括海鹽、井鹽、池鹽三種。
大部分集中在河東道、關內道、江南道、隴右道區域。
關內道境內,關中平原以及河東部分地區擁有豐富的鹽資源。
特彆是河東鹽池,位於關內道山西部分,是一個天然鹹水湖,產出的鹽被稱為“解鹽”或“河東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