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領導,已經嘗過李成林唐淑婉送來辦公室的荔枝罐頭,並且就農場辦副食品加工廠,唐淑婉有寫詳細的計劃書。
再加上陳晴這個宣傳乾事給力,在羊城報社趙穎的指導下,幾篇描寫關於椰風農場的文章登上報紙,打開了農場知名度。
趙場長現在攢足了勁,要跟彭書記打配合,將農場的副食品加工廠快點辦起來。
這場會議,是商量如何攻克開辦副食品加工廠的技術難題。
不僅唐淑婉李成林要參與會議,作為曾經在首都有技術工作經驗的專家,蘇長庚也要一起來農場辦公室開會。
但在會議正式進行前,就薑誌明身上的問題,趙場長跟彭書記幾個商量怎麼處置他。
彭書記作為了解事情前因後果的人,趙場長問他意見,他開口了。
“其實這次薑知青被拘留一事,他身上倒是沒什麼大問題,上午公安同誌離開前也提過了,經審訊確認,他是去部隊家屬院找那個蕭知青要債的。”
薑誌明的事情說出來不光彩,彭書記說起這件事甚至尷尬的咳了一聲。
“那個,薑知青為什麼問蕭知青要債的事兒,相信大家聽過農場傳言,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傳言還是他傳播出去的呢?
彭書記驕傲臉。
“蕭知青那個孩子是周長勝的,按說薑知青被蒙騙幫著養孩子,他去部隊家屬院找蕭同誌要債,無可厚非。”
“但他因為要債的事兒,沒有跟農場請假,沒有接受勞動改造,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個薑誌明,三番五次煩小唐知青,彭書記早看他不順眼了。
接下來是農場發展的大好時機,比起聽八卦找樂子,彭書記以為乾正事更重要。
所以這個薑誌明,他還是替唐知青打發得遠遠的好。
“薑知青之所會被罰去勞動改造,是因為他三番五次不聽警告,跟蹤盯梢女同誌,到處找知青們借錢不還,以及跟於燕燕一塊兒偷農場紅薯。”
“咱們農場給了他機會,他卻不好好接受勞動改造,這次又因為去找蕭知青要債的事兒,缺席以及耽擱了農場工作,他身上有很嚴重的作風問題。”
彭書記跟趙場長商量:“現在派去深山守膠林的同誌,實行的是輪換製,過幾天守山的人換下來,讓薑知青去守林改造吧!”
“相信他在深山那種環境下,能冷靜下來靜思己過,不會再犯原則性錯誤。”
唐淑婉現在是農場炙手可熱的人物,她做的計劃書提交上去被上頭領導表揚了。
農場開辦副食品加工廠的事兒,現在上頭很重視。
並且她還有羊城報社趙主編的那層關係,是農場領導們眼裡的香餑餑。
彭書記提出讓薑誌明進深山改造,不拖農場發展的後腿,幾位農場領導自然也是讚同的。
從公安局回來,薑誌明一直在等農場對他的處理結果。
聽到裡麵彭書記提出,接下來讓他輪換去深山守膠林,幾位農場領導還一致同意了,薑誌明一時臉色煞白。
其實比起挑糞水,他以為入深山割膠更可怕。
鑽進鞋子裡咬人的旱螞蟥,還有踩到蛇的經曆,以及上次在獸醫站附近被蛇,這些一直讓他對深山有一種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