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蓉幾乎氣炸,“反反複複還是回不來。不是回不來,是你壓根不想回來吧。”
“媽,我很想回去,但實在沒辦法。”
“好了,不說了。”關玉蓉猛地掛斷電話。
硯舟關玉蓉剛到單位門口,就被吳豔攔住。
"玉蓉,你不是說女兒一回來就跟你兒子相親嗎?她到底回來了沒?怎麼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
"如煙在那邊教書,學校一時找不到新老師,大隊長不肯開介紹信,她連火車都坐不了,回不來。再過幾天應該能回來,到時候再安排兩個孩子見麵吧。"
吳豔一聽就變了臉色:"關玉蓉,你當我們是玩物嗎?說好兩天回來相親,我兒子在家盼得都快急死了。現在又要推遲,他等得起嗎?"
因許楠楠的到來,大家才知道關玉蓉其實是關家養女,對她的態度也冷淡不少。
"豔豔,你聽我說..."
"彆跟我套近乎,我的小名可不是你能隨便叫的。我告訴你,要麼你趕緊把女兒找回來相親,要麼你女兒就彆想得到那個會計工作。以後即使你們主動來找我們,我們也懶得理會。"
"哎呀,你彆生氣,我會儘快把她接回來,彆為了這事傷了兩家關係。"
吳豔聽了這話,怒氣才消。
"行吧,你最好動作快點,彆再耍我們。三天夠不夠?三天後就讓兩個孩子見麵。不然我們就考慮其他姑娘了,你女兒就錯過機會了。"
"好好好,三天內一定把她接回來。"
看來她真得去趟清平灣大隊了。
回家後,她跟父母說了要去清平灣接林如煙回來的事。
"爸,媽,我已經為如煙找到工作,但她那邊大隊長不肯開介紹信,沒法回來。這邊的工作也不能一直空著,會被彆人頂替。我好不容易找的工作,怎能便宜了彆人?我想親自去清平灣找大隊長談談,把如煙帶回來。"
關老爺子和關老太太並不願插手此事。
"想去就去吧。"
"好的,爸,媽。"
儘管得到了那對老夫妻的同意,關玉蓉察覺到他們對自己和林如煙的事已不再關心。如今,他們滿心掛念的是許楠楠,哪還有閒情顧及她的感受。她漸漸覺得自己在關家成了多餘的人,仿佛隻是個無關緊要的外人。不過,即便離開了他們,她相信自己和林如煙依然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關玉蓉迅速整理好行裝,決定第二天一早就乘火車前往清平灣。臨行前,她還有一件事必須完成——將劉念初租過的房子清掃乾淨,以便林如煙到來時能暫住此處。她知道林如煙曾對吳豔的兒子不感興趣,這次回來或許也不會改變想法。若林如煙堅持不願接受這門親事,她隻好采取強硬手段,確保事情定局,讓林如煙不得不接受現實。
當然,這種事不能在關家動手腳,隻能另尋他處安排。
清晨,關玉蓉按計劃登上了開往清平灣的列車。
與此同時,在關家,許楠楠在京市逗留已久,對這座城市的風貌充滿好奇。她聽聞這裡遠比安豐縣繁華,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更早些年,津市有個名為琉璃廠的地方,以收藏古玩、珍稀書畫聞名,一度非常興盛。然而,因局勢變化,琉璃廠昔日的輝煌已成曆史,如今幾乎消失殆儘。
不過,那些珍貴之物並未散失,有些被妥善保存,有些則被轉移到其他地方繼續交易,便成了其中之一。
關玉蓉想去,不僅是為了將空間中的糧食運出,還能順便挑選幾件心儀的寶貝帶回。她認為空間如此廣闊,完全可以容納更多物品。想到即將享受無憂無慮的購物樂趣,她心中激動不已。畢竟,她並不缺錢,而且在購物無需受限於配給券,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所需之物。
這些日子以來,她幾乎寸步不離關老太太,無論是白日還是夜晚,都形影相隨。
她此行絕不能讓關老太太跟隨,也不想讓老太太知曉,因此必須設法避開對方的視線。她想起沈若瑤,儘管彼此並不熟悉,但仍決定以她為由,對老太太說道:“奶奶,我想去找位熟人,她是清平灣大隊的姑娘,我們相處時間或許會長些,外婆,您若同我去可能會勞累。”
老太太立刻領會其意,表示不會前去打擾。
“好,你去吧。這邊公交線路你應該已熟悉,若是距離近就騎車,不用外婆陪伴。”
“好的,外婆。”
許楠楠騎上自行車剛出家門,便釋放了團子,讓它先行探路。
團子很快找到目的地返回報信,許楠楠將它收入空間後,騎行前往那處地點。
京城的此處布局與其他地方無異,隱匿於普通巷弄之間。許楠楠將自行車收納進空間,整理儀容後再攜帶糧食品樣裝入背簍,從空間出來交過入門費後,進入了內部區域。
這裡的規模遠超安豐縣,采購人群熙攘,擺攤出售商品的攤販同樣眾多,各類交易商品應有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