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拉了個活從港口那邊過來,這又得回去,同誌你做好了,咱們五六分鐘就到。”
“好的,師傅,您慢點開,我不著急。”
她自己的車放在那邊沒動彈,也是為了不想讓租房子的看到她是外地牌照。
本地人租房買房的,有時候能砍下價來,外地的就不好說了。
打車過去,也沒幾塊錢,直接給送到門口,也省得她自己過去找不著。
路上和司機師傅聊了一會兒,他很健談,說自己開了七八年的出租了,對這邊的路都熟,有以後需要包車啥的,給他打傳呼就行,還給夏筠留了個聯係方式。
開車一直給她送到了電話裡頭變電箱這邊。
給了車費之後,夏筠下車一看,這裡離港口確實很近,
空氣裡頭聞著的都是海腥味,從下車這塊,往東邊瞅著就可以看著看著大海。
隱約都能聽著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
道路兩邊路邊停了不少裝卸貨物的大貨車,眼前的院子挺大,大門都是並排能過四五輛車的那種。
從這裡頭可也看著裡麵的庫房,外牆都刷著白灰,從這瞅著倒是挺乾淨的。
正站在門口打量呢,從院裡走出一個瞅著得有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皮膚挺黑的,個頭不高,穿著件洗的有些發白的藍色的羽絨服,
直奔夏筠走了過來,
“同誌,剛才是你給我打的電話吧?”走到跟前,直接問道。
“對,你好,我是想看看庫房,我姓夏。”
“我姓陳,你叫我老陳就行。走吧,咱們進去瞅瞅。”說完前頭領著往院裡頭走。
庫房都是紅磚蓋起來的,庫房的麵積確實不小,五間房,有兩間蓋成了冷庫,剩下的三間都是空著的屋裡啥都沒有。
水泥地麵也挺平整的,外頭還有個鋼結構的棚子,看著挺結實的,裡頭堆放著一些漁網啥的雜物,
挨著庫房的東邊,還有一個三十來平米的小辦公室,看完庫房之後,老陳領著夏筠進去坐下,
屋裡桌椅板凳的都有,這會兒燒著爐子,還挺暖和。
“這庫房我五年前自己蓋的,地皮也是買下來的,蓋房子的材料都是我看著買的,質量絕對沒問題,要不是我兒子去南方開了廠子,非得讓我過去給他幫忙。
我這庫房也不舍得賣,本來尋思租出去,每年收點租金也挺好,可是兒子那邊,說出了點事兒,需要用錢,我這當爹的咋也得給出點。幫襯他一把。
這房子價格我也和你說了,你要是覺得行,咱們就簽合同,不瞞你說,
這幾天看房子的可是不少,但是都挺能壓價的。覺得我著急,就給壓的挺狠。我寧可不賣,也不能賠上太多。”
從說話,就可以看出來這個老陳,人還是挺實在的。
夏筠笑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裡琢磨著,剛才她已經仔細的看了這庫房的各處細節,確實像這個老陳說的,房子的質量挺好,而且有冷庫,這就省事了不少。
夏天往裡頭存貨,也不怕壞。除了牆角有些返潮,彆的沒啥毛病。而且水電齊全。地皮也是自己的賣八萬多塊錢,也算是很良心了。
但是價格不講,那是不可能的,買房子不能一口價人家出多少,就給多少,那不是冤大頭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