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抱著那個布書包,摸了又摸,突然對林凡說:“林師傅,我想給巷子捐點錢,修修那些老牆,再給孩子們建個圖書館,就用巷子裡的老物件當裝飾。”
林凡剛要推辭,李叔開口了:“錢可以收,但得記在賬上,算巷子借的。等將來孩子們有出息了,再還回來,接著往下傳。”
陳奶奶的孫子笑著點頭,從包裡掏出個筆記本,認真地寫下:“2023年夏,為時光巷圖書館捐款,盼此巷常暖,此心常安。”
王建軍看著那筆記本,突然在青石上刻了行小字:“日子像石頭,刻上去的,就抹不掉了。”
夕陽透過老槐樹的葉子,在青石上灑下斑駁的光,那些剛刻好的紋路裡,像藏著星星,閃著暖暖的光。
陳奶奶的孫子走後,巷子裡的風都帶著股甜絲絲的勁兒。
王建軍蹲在青石旁,手裡的刻刀正鑿著“圖書館”三個字,每一筆都砸得格外用力,石屑濺在他胳膊上,他也不拍,隻咧著嘴笑:“等圖書館建起來,俺就把這些石雕都搬進去當擺件,讓來看書的人都知道,咱巷子的故事不隻是在嘴裡說的。”
林凡拎著桶清水過來,往他鑿出的石槽裡倒了點水,衝掉石粉:“彆光顧著鑿字,地基還沒打呢。李叔說明天要請施工隊來,先把老倉庫翻新一下,你這石雕得趕在他們完工前刻好。”
“放心!”王建軍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臉,蹭得滿臉石灰,倒像幅滑稽的花臉,“俺連夜鑿都成!對了凡哥,你說圖書館裡該擺些啥書?俺覺得得有一半擺老物件故事集,比如張老板那暖壺咋救過落水的貓,王嬸的包子籠咋蒸出第一鍋帶焦香的糖包。”
曉梅抱著相機從巷口跑進來,辮子上還彆著朵野菊:“我剛拍著好東西了!”她把相機屏幕懟到兩人麵前——照片裡,陳奶奶正坐在老槐樹下,手裡縫著那個布書包的補丁,陽光透過葉隙落在她銀白的頭發上,像撒了層碎金,“陳奶奶說要把書包補得完完整整,將來掛在圖書館最顯眼的地方,旁邊還得貼張我拍的老照片,是她當年送孫子上學的樣子。”
“這主意好!”林凡指著照片裡的針線筐,“我記得李叔家有台老縫紉機,明天借來給陳奶奶用,省得她老花眼繡得費勁。”
正說著,張老板扛著個半舊的木書架進來,書架上還擺著幾本泛黃的線裝書,書脊上寫著“巷誌”兩個字。“這是前清傳下來的老東西,”他用袖子擦了擦積灰的書脊,“裡麵記著咱巷子三百年的事,建圖書館正好用得上,讓孩子們知道這巷子的根紮在哪兒。”
王嬸端著剛出鍋的糖包走來,蒸籠掀開的瞬間,白氣裹著甜香漫了半條巷:“快嘗嘗新做的桂花糖包,剛從後院摘的桂花,甜得很!”她往曉梅手裡塞了兩個,又給王建軍遞了三個,最後把一籠往林凡懷裡推,“給施工隊的師傅們留幾個,讓他們也沾沾咱巷子的甜氣。”
夜裡,王建軍果然沒睡,借著巷口的路燈鑿石頭。林凡披著外套出來時,看見他正給石雕的圖書館刻窗戶,每個窗欞裡都刻了個小小的人影——有趴在桌上看書的孩子,有靠在書架上打盹的老人,還有舉著相機拍照的曉梅,連張老板趴在櫃台上數暖壺的樣子都刻得活靈活現。
“彆鑿了,夜裡潮,石頭受了潮容易裂。”林凡把手裡的熱豆漿遞給他,“明天再弄,不差這幾個窗欞。”
王建軍接過豆漿,嗬出的白氣混著石粉飄向燈影裡:“俺想讓每個進圖書館的人都能在石頭上找著自己,就像……就像咱現在這樣,熱熱鬨鬨的,誰都不落下。”他低頭喝了口豆漿,突然指著石雕牆角刻的小桃樹苗,“你看,俺把你那盆桃樹苗也刻上了,等明年它長高了,俺再補刻幾寸。”
林凡看著那比指甲蓋還小的桃樹苗紋路,突然覺得眼角發燙。他想起剛搬來巷子時,這裡的牆皮還掉著灰,王嬸的包子籠擺在露天裡,張老板的暖壺總在櫃台上冒白氣,誰也沒想到,這些零碎的日子會像王建軍刻石頭那樣,一刀一刀鑿進時光裡,慢慢拚成一幅完整的畫。
施工隊來的那天,巷子裡更熱鬨了。師傅們踩著梯子拆倉庫的舊梁,王建軍就蹲在旁邊的石頭上,舉著尺子量梁柱的弧度,說要按原樣刻進石雕裡。曉梅扛著相機跑前跑後,一會兒拍拆下來的雕花木窗,一會兒拍陳奶奶給書包縫最後一針的樣子,嘴裡念叨著“這些都得放進圖書館的影像牆”。
王嬸的包子籠挪到了施工隊旁邊,蒸籠一掀,白氣能飄到腳手架上,師傅們總喊著“王嬸再蒸兩籠”,她就樂嗬嗬地應“馬上就好”,圍裙上的麵粉沾了又拍,拍了又沾,像撒了層永遠掉不完的雪。
張老板把那台“勞動光榮”暖壺擦得鋥亮,擺在臨時搭的茶攤上,誰渴了就倒一杯,壺嘴冒著的熱氣裡,總混著他慢悠悠的話:“這暖壺啊,當年救過老李家的貓,那天雪下得大,貓崽凍在柴房,就靠這壺裡的熱水焐活的……”
林凡坐在老槐樹下翻那本《巷誌》,陽光透過葉隙落在“光緒年間,巷民共修水渠”的字跡上,突然覺得,所謂日子,大概就是這樣——老的故事有人記著,新的故事有人添著,像王建軍手裡的刻刀,一下一下,把零碎的時光刻成不會褪色的模樣。
半個月後,圖書館的木牌匾掛了起來,是李叔寫的“時光巷圖書館”,筆鋒裡帶著股倔勁兒,像極了他本人。王建軍的石雕擺在門廊下,圖書館的窗子裡,每個小人影都像在動似的——曉梅舉著相機的手仿佛剛按下快門,張老板遞暖壺的胳膊好像正往前伸,王嬸掀開的蒸籠裡,白氣都像在往上飄。
開館那天,陳奶奶的孫子帶著國外的精裝書來,卻在看到王建軍的石雕時紅了眼眶:“這才是最好的館藏。”他指著石雕牆角的小桃樹苗,“等它結了果,我一定回來嘗。”
喜歡中年離婚,賭石暴富,前妻後悔請大家收藏:()中年離婚,賭石暴富,前妻後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