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麵對劫焰城廢墟與無數雙含著淚光卻燃燒著不屈火焰的眼睛:
“星樞之叛,蝕星之亂,歸墟洪流,滅世星光……諸般劫難,未能磨滅我等!劫焰城雖毀,劫燼精神不滅!今日於此,以劫燼為酒,以三誓為證,重立新約!”
他指向三誓碑,聲音如同洪鐘,響徹天地:
“一誓:凡存續之地,必為淨濁共生之土!護弱小,傳道法,絕不容汙穢再噬家園!”
“二誓:監察之眼,當為守望之炬!絕理性之暴戾,承薪火之意誌,以心為衡,以命為鑒!”
“三誓:劫非終末,燼中有生!縱萬界歸流,熵增終局,吾等亦將燃儘此身,開辟動態輪回之永恒!”
“三誓重立!劫燼永存!”千萬個聲音彙聚成同一個誓言,帶著悲痛,更帶著新生的決絕與希望,在廢墟之上回蕩,衝散了陰霾,直上雲霄!
蓮心深處,周塵的意誌靜靜聆聽著這由渺小生靈發出的、震動天地的誓言。混沌劫紋的光芒微微波動,仿佛在回應。那“劫燼永存”的呐喊,如同投入他浩瀚意識中的一顆火種,點燃了一絲微弱卻真實的……認同。
祭禮之後,重建正式開始。
沒有了大張旗鼓的藍圖,一切從最基礎的生存開始。淨濁林海邊緣相對完好的區域,搭起了簡陋卻堅固的棚屋。巫族的圖騰師引導地脈殘餘生機,催生可快速生長的藤蔓作物。妖族的工匠利用廢墟中回收的材料,鍛造工具,加固臨時住所。劫修們則分成數隊,一隊負責清除殘留的汙穢汙染,一隊負責警戒和搜救,另一隊則在蘇墨的帶領下,開始清理不周山核心區域,準備重建“劫焰城”的核心——以地脈之心聖地為中心,構築新的、更加堅韌的防禦與生存體係。
白澤星樞的消亡留下了巨大的信息真空。失去了星樞的全局監控與空間錨定,劫焰城如同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幸存的、未被汙染的少量星樞技術維護人員多為凡人學者)在石堅的保護下,利用廢墟中搶救出來的部分設備殘骸,試圖搭建一個臨時的、功能極其有限的“微光觀測台”,勉強維持對不周山周邊空間的基本預警。
燭龍古道入口處,燭龍精血封印崩潰後留下巨大的空間裂口,依舊有絲絲縷縷的汙穢星塵滲出。雖然遠不及洪流規模,卻如同無法愈合的傷口,持續汙染著環境。裂風親自率領妖族精銳,配合巫族的封印師,在裂口外布下重重結界,日夜輪守,如同在深淵邊緣築堤。
而在那被汙穢嚴重侵蝕的焦土之上,一些奇異的、帶著暗紅紋路的、卻散發著微弱生機的苔蘚與菌類,在原始星能殘留的區域頑強地生長出來……這是被混沌劫紋力量影響後,產生的新的、適應了汙穢環境的“淨濁共生”生命雛形。
一切都顯得混亂而忙碌,充滿了傷痛與艱辛,卻也蘊含著勃勃的生機與重建的希望。
深夜。
蘇墨獨自立於新清理出來的山巔平台,俯瞰著下方點點燈火的重建營地。他體內的混沌劫力在周塵意誌的滋養下日益精純,傷勢已恢複大半。他攤開手掌,掌心浮現出一塊殘缺的古老星圖——正是明瞳在地脈之心節點處發現的那塊,在爆炸中被蘇墨找到並保存下來。
星圖上,除了清晰勾勒出不周山地脈的複雜脈絡和地脈之心節點外,在邊緣區域,還有幾道模糊的、仿佛指引向遙遠深空的軌跡。其中一道軌跡的儘頭,有一個極其微小的、卻讓蘇墨感到莫名心悸的猩紅光點。
“星樞最後發出的……信息碎片……”蘇墨眉頭緊鎖,想起周塵攔截時遺漏的那一絲惡意。這星圖殘片,是否與那逃逸的信息有關?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是青瑤曾經的副手,一位擅長處理輪回烙印信息的巫族老嫗,她手中捧著一塊閃爍著微弱青光的龜甲——那是商羊燃魂所化的輪回烙印載體。
“蘇統領,”老嫗的聲音帶著一絲驚疑,“烙印中……商羊大人遺留的星圖……剛剛……自行顯化了!”
蘇墨猛地轉身。隻見那龜甲之上,殘缺的商羊星圖虛影浮現,大部分區域依舊黯淡,但其中代表不周山的位置,卻延伸出了一道極其細微的、指向深邃星空的猩紅軌跡!其方向……竟與蘇墨手中星圖殘片上那個模糊的猩紅光點隱隱重合!
星圖預警!目標——深空未知處!
一股寒意瞬間竄上蘇墨的脊背。星樞最後的詛咒,並未消失!它在深空中播下的惡意種子,已被某種存在……接收了?還是正在孕育著新的威脅?
他抬頭望向深邃的星空,繁星點點,靜謐而浩瀚。但在那靜謐之下,仿佛有冰冷的、充滿惡意的視線,正跨越無垠的黑暗,悄然投向這片剛剛從劫火中掙紮出來的土地。
“萬界歸流……”蘇墨喃喃自語,周塵意念中預示的第六卷核心,如同沉重的陰影,無聲地籠罩而來。
廢墟之上,劫焰城的燈火在夜色中頑強閃爍,如同黑暗中的餘燼微光。而遠方的深空,新的風暴,已在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