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特聽到張啟明的詢問,立馬說道:
“boss,雅達利在去年,被南夢宮收購了60的股份,現在高盛正在和其洽談,問題應該不大。”
說著,他迅速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一份文件,雙手遞給張啟明,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繼續說道:
“boss,雅達利的所有情況我都做了詳細的彙總,都在這份資料中。”
張啟明聞言,微微點頭,伸手接過文件,仔細查看起來。
他在決定收購雅達利後,就立刻讓菲斯特開始調查這家公司的情況。
他可不喜歡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高盛這些資本身上。
張啟明看了一會兒資料,眉頭漸漸皺起來。
雅達利作為家用遊戲機的鼻祖,任天堂的家用遊戲機,都是借鑒雅達利的模式。
這幾年,雅達利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卻將家用遊戲機平台,遊戲審核門檻大幅度降低。
導致遊戲平台湧入大量遊戲,其中不乏許多垃圾遊戲。
80年代初期,任天堂公司決定進軍家用遊戲機市場。
在研究雅達利家用遊戲機平台利弊後,認為雅達利降低遊戲進入門檻,讓大量三方遊戲公司,為雅達利家用遊戲機平台開發遊戲。
好處是,可以短時間內擁有大量遊戲,壞處就是遊戲質量無法控製。
任天堂決定同雅達利遊戲機平台,走相反的路線,推出精品遊戲策略。
為了確保遊戲質量,任天堂提高第三方遊戲的準入門檻。
他們規定,任何第三方遊戲公司,在一年內推出的遊戲數量不得超過五款。
這一舉措能有效地限製市場上遊戲的數量,使得每個遊戲都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投入。
這種嚴格的限製,帶來了顯著的效果。
遊戲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玩家們很快就對任天堂的遊戲產生了認可和喜愛。
與此同時,擁有更多選擇的遊戲玩家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對雅達利公司寬容。
1982年,電影《et外星人》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
全球票房突破8億美元,成為影史第一。
雅達利公司捕捉到這個商機,在83年迅速收購該電影的遊戲改編版權。
為了儘快蹭上電影的熱度,雅達利在短短六周的時間內,就匆忙完成遊戲製作,推向市場。
如此倉促的製作過程,注定這款遊戲的質量不會太高。
果然,這款遊戲一推上市,立馬被玩家們是一款“垃圾遊戲”,這也徹底激怒了廣大的遊戲玩家。
米國人可不是忍氣吞聲的主,真把他們惹火了,文明一點的會遊行抗議。
粗暴一點的,直接打砸。
張啟明前身前幾年可是在米國留學,米國遊戲玩家,直接在雅達利遊戲直營店,砸遊戲機發泄不滿事件,可是在米國各大媒體上報道過一段時間。
這一次事件,導致雅達利遊戲帝國,徹底走向衰落。
張啟明看到這份報告中顯示,雅達利最巔峰時期,市值超過20億美元。
現在卻被其母公司時代傳媒集團,拆分為雅達利計算機公司,和雅達利遊戲兩家公司,分彆出售。
1984年,時代傳媒將雅達利集計算機公司出售。
到去年,南夢宮用一千萬美元收,購雅達利遊戲60股權。
南夢宮希望借助雅達利遊戲公司,在米國市場的影響力,擴大在米國的市場份額。
張啟明放下手中文件,心中對雅達利一眾管理層,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感到無語。
好好一家市值20多億美元公司,卻因為急功近利,仗著壟斷平台,不管遊戲質量,導致被分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