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這個時期,毛熊長期陷入米國的軍備競賽中陷阱,將大量資源投入到軍工領域。
從太空探索到核武器研發,龐大的軍事工業體係占據了巨額資金、人力和物資。
這使得民用工業的發展受到擠壓,輕工業和農業發展滯後。
導致食品供應,在很多時候難以滿足民眾需求,市場上商品種類匱乏。
張啟明旗下安保公司,在毛熊境內做過不少調查。
毛熊此時因為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和政治孤立。
西方國家通過貿易禁運等手段限製毛熊的對外貿易,這使得毛熊不僅難以獲取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限製了其產品的出口市場。
國際環境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了毛熊國內經濟的困難,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
現在在民用物資供應上短缺,是最為突出的問題。
食品供應緊張,超市和商店的貨架常常空空如也。
麵包作為基本食品,供應都不穩定,居民常需清晨就去排隊購買,還可能麵臨限購。
肉類更是稀缺,像牛肉、豬肉等,普通民眾難得一見,一個月可能隻有幾天有有限的份額供應。
日用品方麵,衛生紙、肥皂、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也經常斷貨。
毛熊人為了買到這些物品,需四處打聽消息,一有貨就趕忙排隊搶購。
兒童玩具和服裝不僅數量少,種類也極為有限。
住房條件同樣糟糕。
很多家庭居住空間狹小,人均麵積嚴重不足。
一家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房間裡是常見現象,居住環境十分擁擠。
而且公寓建築質量差,設施老化,漏水、斷電等問題頻繁出現。
由於住房建設跟不上人口增長,民眾想要改善住房條件困難重重,排隊等房時間長達十幾年的情況屢見不鮮。
張啟明猜測,他到東德後,毛熊人不讓他到處走動,就是不想讓他知道毛熊國內境況。
一群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退休技術工人,在毛熊境內來說,這些人完全就是負擔。
沒有辦法為毛熊國產生一點利益,隻會消耗為數不多資源。
用在古代的遊牧民族身上,在麵臨饑荒時期,為了種族在生存,老人都是優先被淘汰的一群人。
毛熊國現在將這群人扔給他,根本就是本著廢物利用。
不過,這群人雖然老了,讓他們悄悄打打動手或許不行,但還是很有利用價值。
用華夏的話來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張啟明早有建學校的想法。
這群人就是最好的老師。
不過,張啟明可不打算這麼輕易答應。
“瓦西裡先生,這些工人師傅或許經驗豐富,我也很心動,可相比他們給我工作的年限,我所冒的風險還是太大。
如果沒有更安全的方式交易,我建議用16位元方舟電腦和你們交換,你看怎麼樣?
現在16位元電腦,是市場主流電腦,各項性能方麵,足以完成大部分商務辦公。”
瓦西裡搖頭道:“張先生,這類電腦,我們在市場上自己都可以采購。
我們采購32位元電腦,不用我多說,張先生應該也清楚原因!”
張啟明聞言皺了皺眉頭,他當然很清楚毛熊國采購幻方電腦,不可能用在辦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