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國技術工人的等級劃分非常細致,除了從1到8級的常規劃分外,還有各自對應的專業稱呼。
其中,最基礎的等級是學徒,這是職業教育的起點。
學徒們需要通過學校的理論學習和企業的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來掌握基礎技能。
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2到4年的時間。
當學徒完成了規定的學習和實踐,並通過相應的考試後,他們將獲得專業工人的稱號。
專業工人已經具備了獨立操作的能力,但還不能獨立開業或招收學徒。
要成為最頂級的八級工人,也就是師傅,則需要經過額外的培訓和嚴格的考試。
隻有通過這些考驗,技術工人才能獲得獨立經營權和招收學徒的資格。
張啟明在派人到東德談好後續合作後,就先安排了一部分工人,直接乘坐包機抵達香江。
這300名工人300,再加上他們的家屬,總人數達到1000多人!
為了解決這些工人家屬的居住問題,張啟明毫不吝嗇地砸下重金。
他在九龍靠近天水圍的地方,買下了一座小區,專門供這些工人家屬暫時居住。
還在天水圍另外買了一塊地,為他們建造專門的居住小區,等建成後,再搬過去居住。
對於這批技術工人,張啟明可謂是關懷備至,不僅給予了他們各種優厚的待遇,而且還將這些待遇落實得非常到位。
其目的就是要讓這些,平均年齡已經50歲的技術工人,在啟明科技中充分發揮他們的餘熱,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
截至目前,除了機械和機床領域的技術工人,因機械設備還沒有到,沒有得到具體的工作安排之外。
其他領域的工人,都已經順利進入九龍啟明科技園,並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同時還肩負著培養學徒的重任。
機械廠目前的設備還沒有運送到位,再加上學校即將開始轉移學生過來,為了不浪費這些技術工人的時間和專業技能。
張啟明便安排這些機床和機械技術工人,先前往學校進行教學工作。
讓這些技術工人在等待機械廠設備到位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又可以為即將到來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可謂是一舉兩得。
等到機械廠的設備全部運送到位並正式開工後,張啟明會再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這些技術工人前往機械廠上班、帶學徒。
這300名技術工人的專業水平都非常高,他們之中最低的都是五級以上的技術工人。
除了年齡這個缺點,其他各方麵都很完美。
年齡大了,精力有限。
張啟明給他們安排的工作時間,都不會太長。
尤其是那些技術深厚的工人。
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學校進行教學,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學生,為培養新一代的技術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馬雲飛帶領下,張啟明很快就看到正在搗鼓一輛汽車發動機的漢斯,和幾名工人。
喜歡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請大家收藏:()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