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香江首富張啟明對香江未來地產行業表示看好,豪擲120億港元收購置地集團中環交易廣場項目。
置地集團借此擺脫債務危機,大賺30億港元。
【香江都市日報】:張首富抨擊房子應回歸居住和辦公本質,而非炒作工具。
指出香江地產炒作之風盛行,已走向畸形,呼籲政府整頓行業,向米國學習。
【東方日報】:張首富揭露地產危機頻發內幕,在置地集團發布會上表明,香江地產危機頻發與炒作之風有關。
【虎報】:張首富因高價收購中環廣場心生不滿,炮轟房價過高,妄圖讓政府調控房價,乾擾市場經濟自由。
張啟明收購中環廣場、炮轟地價過高的新聞,次日一早登上香江各大報紙頭條。
其言論迅速成為市民熱議話題,焦點不少他耗資百億收購中環廣場,而是“房住不炒”的觀點。
言論引發極大爭議,與以往張啟明言論獲市民一邊倒支持不同,這次市民分為兩派,各執一詞。
“我認為張首富說得對,房子本就是用來住的,而非炒的。
政府應該調控房價,使其下降,讓每個市民都能住得起房。”
“扯淡,我剛貸款買房,房價絕不能降,必須漲!”
“必須降價,首富怎麼會錯?”
“必須漲,要是敢降價,房貸我都不還了!”
“必須漲……”
“必須降……”
一時間,整個香江都在熱議房子到底該漲價還是降價,爭論不休!
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輿論風波,完全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這些人便是那些地產商。
他們在看到報紙的瞬間,一邊痛罵置地集團西門凱瑟克招惹張啟明,一邊又趕忙為其收拾爛攤子。
這影響的可是他們共同的利益。
在他們的乾預下,從普通市民到香江各階層,無人不議論這個話題。
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各類專家更是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仿佛分成了兩個陣營,在媒體上不停地相互抨擊。
而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張啟明,此刻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辦公室裡,喝茶看報。
鄭嘉豪憤憤不平地說道:“董事長,這南華早報、虎報居然認為現在的房價還處於低穀,應該繼續上漲。
這簡直就是胡言亂語。”
“人家說得有錯嗎?”張啟明搖了搖頭,反問道:“我記得你好像買了好幾套房吧!你希望房價下跌嗎?”
鄭嘉豪聽了,支支吾吾地回答:“這個…董事長,我當然希望房價能降,讓普通人都能買得起房!”
“彆裝了!”張啟明笑著搖頭道:“所有買了房的人,沒有一個希望房價下跌的。”
現在輿論界分為兩派,無非就是買了房和沒買房的人在爭論。
這和我發表的言論根本就是兩碼事。
我說的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跟降不降價毫無關係。
隻要普通老百姓的工資能夠買得起房,房價一直上漲又有什麼關係?
工資上漲的速度,需要與房價上漲的速度相匹配,形成良性循環,這樣才是健康的樓市!”
“董事長,您說的對!”鄭嘉豪連忙拍馬屁道:“不過一直讓這些媒體這麼曲解您的意思,我認為是不對的。
必須讓公眾知道您的良苦用心。”
“說的有點道理!”張啟明若有所思:“這樣吧!
老鄭,你去香江中文大學和香江大學,請兩位和地產有關的經濟專家,到我們亞洲衛視《財經點對點》錄幾期節目。
你把我對地產經濟的分析,交給他們,讓他們雙方辯論。
就以米國和香江地產行業做對比。”
鄭嘉豪聞言,眼睛一亮,立馬說道:“董事長,我馬上就去!”
…………
《財經點對點》是亞視後世才會出現的財經節目。
張啟明收購亞視之後,就將這個節目提前搬上了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