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10日
張啟明將在今天被英倫女王冊封世襲男爵。
白金漢宮,這座充滿曆史底蘊和皇家氣息的宮殿,見證了這一莊嚴而隆重的儀式。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爵位冊封流程,將張啟明折騰的夠嗆,總算將整個流程走完。
正式成為一名英倫男爵。
這個爵位,張啟明多少猜到一些英倫的想法。
一開始並不打算接受。
經過深思熟慮後,張啟明最終還是決定接受這個爵位。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他的小兒子陳耀武。
在英倫這樣一個傳統而注重身份地位的社會中,擁有一個世襲爵位,對陳耀武以後在當地站穩腳跟將大有裨益。
更讓張啟明心動的是,霍華德公爵代表英倫女王承諾會給予他一塊封地。
在貴族的封地上,貴族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這不僅意味著張啟明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自由支配資源、發展產業,還能讓他的家族在英倫社會中,獲得更高的地位和尊重。
當然,在這個唯資本論的時代,如今的英倫貴族爵位,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珍貴和有價值。
英倫的爵位封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期,最初它代表著土地和軍事義務。
擁有爵位的貴族們,不僅享有土地的所有權,還需要承擔相應的軍事責任,為國家效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彆是進入19世紀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封地逐漸失去了其實際的經濟意義,爵位更多地成為了一種榮譽頭銜,象征著社會地位和家族傳統。
到了1984年以後,英倫幾乎不再向平民授予世襲爵位。
最後一次授予世襲爵位是在1983年,當時英倫授予了兩位政治家世襲爵位,但這兩位政治家都沒有子嗣可以繼承爵位。
而且,這次授予的爵位也沒有封地與之相匹配。
如今的英倫已經不再是那個,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大量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時期。
隨著時間的流逝,海外殖民地的數量逐年減少,英倫的國力和影響力也在逐漸衰退。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爵位仍然都配有封地,那哪裡還有足夠的土地來進行冊封。
現代的封爵製度大多采用終身製,即使有封地,也僅僅是一個象征性的地名,並不具備實際的土地所有權。
這樣的變化,使得爵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更多地成為了一種曆史文化的象征。
英倫政府答應給張啟明的封地,可不是一般的封地!
按照19世紀時之前的封地模式,張啟明將擁有對這塊封地的絕對控製權。
這和那種花錢購買的私人土地可不一樣。
那些私人土地雖然也屬於個人所有,但在開發方麵,還是會受到一些國家大陸限製。
張啟明的封地則完全不同,他可以在封地內隨心所欲地折騰。
無論是建設軍事基地,還是購買飛機大炮來打造強大的防禦係統,這都完全是他個人的自由。
能夠如此光明正大地擁有飛機大炮這些重武器的機會,是徹底打動張啟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
在冊封儀式結束後的次日,張啟明心情愉悅地隨著霍華德公爵,再次來到了白金漢宮。
這次他前來的目的,就是要挑選一塊真正適合自己的封地。
這可是關係到他未來的發展和權力的重要事情!
首相鐵娘子和英倫女王,還有一些大臣此時也已經到來。
張啟明和其一陣寒暄後。
一位大臣拿出一幅英倫疆域圖。
這份疆域圖不僅包含英倫三島地盤,包含海外大量的殖民地,和海外島嶼。
鐵娘子說道:“張先生,這是一幅英倫疆域圖。
經過多年的發展,本土和大部分海外領土都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封地。
如今,能夠冊封給您的土地,就隻剩下一些海外島嶼。
希望您能夠理解這一點。”
張啟明麵帶微笑,回應道:“我完全能夠理解!”
張啟明目光落在那張單獨挑出的英倫海外領地地圖上。
地圖上,各種顏色和線條交織在一起,展示出英倫海外領地的分布情況。
張啟明仔細端詳著地圖,指著其中幾個地方問道:“不知道哪些島嶼適合作為我的封地呢?”
鐵麵子隨即指著地圖,詳細地介紹道:“張先生,我們英倫的海外領地中,適合作為封地的有查戈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等一共14個島嶼。”
“有這麼多可以選擇嗎?”張啟明看著地圖上,被標注出來的那十幾座島嶼,笑道。
他注意到,這些島嶼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有些名字他曾經聽說過,而有些則是完全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