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指揮室裡頓時響起一陣壓抑的輕笑聲。
淩風跟個沒事人似得,從璃奈手裡拿過文件夾,邊看邊湊近沙盤,隨後用指揮棒點著嘉興外圍的幾處高地。
"根據飛行器傳回來的視頻顯示,鬼子把重炮陣地設在這片丘陵地帶。鬼子恐怕做夢都想不到,我們的火箭炮能在30公裡外精確覆蓋。還是在他們的火炮射程之外。"
這時,艾麗絲走進作戰室,舉著手裡的文件夾示意了一下。1897型75野炮也部署到陣地,看樣子是要組建混合炮兵聯隊。"
聞言,謝晉元當即皺了皺眉。
"這下麻煩了,高盧雞火炮射程雖不如倭軍製式野炮,但射速極快..."
"正好一鍋端。"
胡力打斷道,隨後轉身對通訊兵下令道。
"通知防空營,今晚8點起近程防空係統進入一級戒備。我們這邊不可能第一輪打擊就摧毀所有鬼子的火炮,鬼子挨揍後肯定會報複。”
“是。”
通訊兵應了一聲後,快速傳達胡力的命令。
自行火箭炮悄然展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3喀秋莎火箭彈,不過現在毛熊那邊‘喀秋莎’還沒生產和定型。
1921年,毛熊專門成立第2中央特彆設計局研製火箭。1922年起,設計師先後研製出pc82型82毫米和pc132型132毫米航空火箭彈,為喀秋莎火箭炮的火箭彈奠定了基礎。
1933年,毛熊在載重汽車底盤上安裝導軌式定向器,成功研製出b13型火箭炮。1939年3月,沃羅涅日工廠在卡車底盤上安裝8個發射導軌。
使用pc132型132毫米航空火箭彈的改進型pc132型,工字型發射架上下可各掛1枚火箭彈。1940年,b13型火箭炮開始試生產。1941年4月,毛熊軍方為其定型為b1316型火箭炮。
1941年6月21日,漢斯貓入侵毛熊前,毛熊決定批量生產喀秋莎火箭炮。同年7月14日,裝備喀秋莎火箭炮的毛軍炮兵連在白毛羅斯奧爾沙市首次投入戰鬥。
胡力可不想以後掛著仿製彆人武器的名頭,所以不單單有了‘萬箭’的問世,緬國那邊還有其他各種比較出名的武器正在加緊複刻中。
戴著防毒麵具的裝填手們正在做最後檢查,炮彈上的"193912特製"字樣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王富貴坐在作戰室裡沙發上,目不轉睛的盯著組合屏幕。
"報告!飛行器偵察確認倭軍炮兵正在換班,所有火炮都暴露在陣地上!"
偵查情報分析員忽然大聲喊了一聲。
王富貴被這一聲喊嚇了個激靈,隨後獰笑著轉頭看向胡力。
"團長,鬼子這是排隊等槍斃啊。"
胡力正閉著眼睛享受著璃奈的按摩,聞言笑了笑。
"嗬嗬...那就送他們去見天照大神。九點整,全營齊射!"
轉眼間,時間來到九點整,隨著刺耳的呼嘯聲劃破夜空,六十道火龍騰空而起。
火箭彈尾焰將整個夜空染成詭異的橘紅色,正在陣地上交接的鬼子炮兵驚恐地抬頭望向夜空。
鬼子們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的彈幕,見過的也基本都死了或者在小世界裡。火箭彈落地時,整個丘陵地帶瞬間化作火海。炮輕盈的炮架被衝擊波掀上十幾米高空。
有經驗的倭軍炮手絕望地發現,這種覆蓋式打擊根本無處可逃。
"轟轟轟!"鋼珠殺傷彈,數以萬計的預製破片呈扇形橫掃陣地。
正在操作九四式山炮的第三中隊瞬間血肉橫飛,觀測手小林的鋼盔被碎片擊穿,腦漿濺在一邊的炮管上。
"彈藥!保護彈藥!"
佐藤趴在地上大聲嘶吼。
榴彈的臨時存放點。
連鎖爆炸產生的火球騰起五十米高,將附近整支運輸中隊氣化。
更可怕的"萬箭"第三波打擊降臨了。這些配備空爆引信的火箭彈在距地麵三十米處解體,數千枚子炸彈如死神鐮刀般覆蓋了整個丘陵。高射炮的炮組成員全都變成了篩子。
"八嘎!這不可能!"
佐藤緊緊扶著自己顫抖的左手,此時左手手背上紮著一塊灼熱的彈片。野炮的炮管扭曲成麻花,105榴彈炮的防盾被衝擊波撕成碎片。
第四波打擊是專門針對鬼子撤退路線。燃燒彈將山穀出口變成火海。
幾十名潰逃的鬼子炮兵在烈焰中手舞足蹈,像一支支人形火炬,空氣中彌漫著烤肉和硝煙的詭異氣味。
最後幸存的九二式步兵炮陣地突然劇烈震動,地下彈藥庫的殉爆引發了山體滑坡。
佐藤大佐在被埋進三米深的土石中前,最後模糊間好似聽見了遠處支那軍陣地上傳來的隱約歡呼聲。
"八嘎!這到底是什麼武器?!"
師團長荻洲立兵中將一腳踢翻電台,窗外持續不斷的爆炸聲讓作戰地圖在桌麵上不停震顫。
參謀長滿臉是血地衝進來。
"將軍閣下!野戰炮聯隊全部玉碎!支那軍使用了新型..."
話音未落,一枚偏離目標的火箭彈直接命中指揮部屋頂。劇烈爆炸中,掛在牆上的"武運長久"軍旗被衝擊波撕成碎片。
次日一早,胡力抱著雙臂站在組合屏幕前,看著飛行器傳回來實時畫麵,屏幕裡的是仍在冒煙的鬼子炮兵陣地。以上火炮82門,殲敵約2300人。飛行器偵察發現倭軍殘部正在向臨安灣方向潰退。"
璃奈捧著戰報念道。
淩風咂著嘴搖頭道。
"這哪是炮擊,簡直是火山噴發啊..."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