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鑒賞
次日清晨,恒河平原籠罩在一片薄霧之中,空氣中還殘留著昨夜激戰的硝煙味。
距離吉大港外圍戰鬥結束僅過去一夜,位於戰線後方一處高度隱蔽山穀內的複興軍“鷹巢”聯合指揮中心裡卻燈火通明,氣氛凝重且充滿期待。
這裡是指揮空中力量、遠程打擊以及協調整個戰場信息流的神經中樞。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割著數十個畫麵,衛星雲圖、無人機實時俯瞰、各部隊位置信息、電子頻譜態勢、氣象數據…無數數據流在側麵的輔助屏幕上滾動刷新。
今天,這裡的主角不是激烈的戰場廝殺,而是一項更具戰略意義的演示,正是全信息化火力投送驗證。
指揮中心核心區域,預留了一片專門的觀摩區。
胡力一身利落的作訓服,站在巨大的主屏幕前。
在他身邊,站著兩位神情專注、眼中閃爍著求知與震撼光芒的中年男子。
一位身材清瘦,戴著眼鏡,麵容儒雅卻透著一股深邃的智慧,正是時年32歲的錢進先生。
另一位身材敦實,目光銳利如電,對屏幕上跳動的電子信號和數據流有著本能的敏感,他是時年35歲的王錚先生。
他們是華國觀摩團的核心技術骨乾,也是胡力特意邀請來近距離感受這場劃時代演示的關鍵人物。
胡力的態度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言語溫和,講解耐心細致,完全不像平時那樣的隨意。
前世的大拿啊,能不激動嗎?
微微側身,胡力對兩位先生介紹道。
“錢叔,王叔,請看主屏幕左上角,這是我們的‘天眼’衛星傳回的實時高清影像,分辨率足以看清地麵的人臉。”
“右下角是‘遊隼’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光電\雷達合成畫麵,正在對目標區域進行最後的掃描確認。”
錢進推了推眼鏡,目光緊緊鎖定衛星圖像上那兩個在蔚藍海麵上緩慢移動的白色小點,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
“小力,這…這就是所謂的‘千裡眼’?無需飛機抵近,便能洞察千裡之外敵情?這成像清晰度,簡直匪夷所思!”
作為空氣動力學和工程控製論的專家,他對這種超越時代的偵察能力感到無比震撼。
王錚則更關注數據流和通訊方式,指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加密數據鏈信息。
“小力,你們這些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遞…速度太快了!而且似乎完全不受距離和地形限製?”
“這種實時共享戰場態勢的能力,對指揮決策的意義…太大了!”
作為無線電通訊領域的頂尖專家,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這種信息傳輸模式的革命性。
胡力微笑著點頭。
“是的,錢叔,王叔。‘天眼’和‘遊隼’構成了我們的天基和空基偵察網,是戰場感知的基石。”
“而它們獲取的信息,通過我們自建的‘星鏈’和加密數據鏈,可以瞬間傳遞到任何一個需要的作戰單元。”
“無論是地麵的坦克、空中的戰機,還是…”
故意頓了頓,胡力的目光投向指揮中心另一側被厚重帆布覆蓋的區域。
“待會你們會看到的‘利劍’。”
就在這時,指揮中心厚重的防爆門滑開,孟慶和劉川兩人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興奮和好奇。
孟慶嗓門洪亮。
“團長!聽說有‘大煙花’看?我們緊趕慢趕,總算沒錯過!”
劉川也笑著向胡力敬禮。
“團長!第五軍方向一切正常,當麵之敵已經被打懵了,正好抽身過來湊湊熱鬨!”
胡力笑著招呼他們。
“老孟,老劉,來得正好。找個位置坐下,好戲馬上開場。”
胡力轉頭對錢進和王錚介紹道。
“錢叔王叔,這是我們第三軍的孟慶軍長,第五軍的劉川軍長。都是在前線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悍將。”
孟慶和劉川對這兩位能讓團長如此客氣對待的“先生”不敢怠慢,連忙正色問好。
錢進和王錚也謙遜回禮,目光卻很快又被主屏幕吸引。
胡力看了看時間,神情嚴肅起來。
“‘鷹巢’,報告‘利劍’準備情況!”
“報告團長!‘金星1’導彈發射單元準備就緒!目標數據裝訂完成!‘天眼’與‘遊隼’持續跟蹤鎖定!末段主動雷達導引頭自檢正常!”
一名佩戴中校肩章的操作軍官聲音洪亮地報告。
“很好。”
胡力下令。
“打開發射場監控畫麵。”
主屏幕中央立刻切換出一個新的畫麵,畫麵來自一處極其隱蔽的叢林發射陣地。
厚重的偽裝網被緩緩掀開,露出了一個造型粗獷、充滿工業力量感的發射架。
發射架上,一枚長約十餘米、通體漆成灰白色、彈體上印著“金星1”字樣的導彈,如同蟄伏的鋼鐵巨獸,靜靜地矗立著,在晨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彈頭尖銳,彈體線條流暢,尾部巨大的發動機噴口預示著它蘊含的恐怖力量。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