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龍吟”航天指揮控製中心。
主大廳內燈火通明,卻彌漫著一種不同於以往任務時的緊張氛圍。
巨大的主屏幕上,不再是星空軌道圖,而是顯示著來自高空偵察衛星實時傳回的監控畫麵。
畫麵中心,是那片位於北米內陸荒野深處的、看似普通的建築群。
胡力抱著雙臂,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站在總控台前,眉頭緊緊鎖死,目光銳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那隱藏在鋼筋水泥之下的所有秘密。
屏幕上的圖像經過高清增強處理,清晰度極高。
可以看到,那片建築群被分割成數個功能區,外圍是嚴密的雙重鐵絲網和了望塔,內部道路規劃整齊,但車輛和人員活動顯得異常稀少,透著一種詭異的寧靜。
幾個巨大的、擁有厚重穹頂的廠房式建築尤為顯眼,其通風口的規模和結構異於尋常工廠。
更遠處,還能隱約看到巨大的冷卻塔和輸電設施,粗大的電纜如同巨蟒般埋入地下。
屏幕一側,數個數據窗口正在飛速滾動刷新著令人心悸的信息。
多光譜成像分析:區域地表溫度異常偏高,熱點分布與疑似反應堆及同位素分離廠位置高度吻合。
伽馬射線光譜監測:持續檢測到u235特征衰變譜線,濃度呈上升趨勢。
中子通量間接測算:數值波動異常,推斷存在持續核裂變鏈式反應,低級彆,為試驗堆或臨界裝置。
大氣微粒采樣遠程激光光譜):檢測到極微量k85等裂變產物,擴散模式和當地風向吻合。
電力消耗監控:該區域近三個月平均負荷峰值達850兆瓦,波動特征符合u濃縮工廠運行模式。
每一項數據,都像一把重錘,敲在胡力和在場所有知情技術人員的心上。
“能估算出他們的分離功單位嗎?”
胡力聲音低沉,問向身旁一名緊盯數據屏幕的首席分析師趙峰。
趙峰推了推眼鏡,手指在輔助終端上快速敲擊了幾下,調出一個複雜的模型。
“團長,根據其能耗峰值和持續時間反向推導,保守估計,他們的氣體擴散廠月分離功可能在50008000之間。”
“這個效率…雖然遠低於我們的技術,但如果他們已經運行了不短的時間,並且原料充足的話,積累足夠武器級高濃u的速度…會比我們之前預想的更快。”
“生產線呢?”
胡力繼續追問,目光依舊死死盯著屏幕。
另一名負責反應堆分析的技術員李靜接口道。
“從熱信號和中子通量特征看,他們至少有一座小型石墨反應堆或重水反應堆在運行,功率不大,主要用於輻照u棒生產239。”
“但提取的化學後處理廠…衛星看不到地下部分,不過從外圍設施的規模和排水量分析,其處理能力恐怕也不容小覷。”
胡力沉默了片刻,指了指屏幕上那個最巨大的穹頂建築。
“這裡呢?這個建築的防護級彆最高。”
“根據結構分析和熱源判斷...”
趙峰凝重地說道。
“這裡很可能是他們的總裝車間,或者…臨界實驗裝置所在地。”
“我們監測到的最強烈的輻射信號源,就位於這片區域地下。”
所有證據都指向那個最不願看到的結論。
胡力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了幾下,最終又緩緩吐出,帶著一種無奈的沉重。
他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儘管他帶來的蝴蝶效應讓許多事情發生了變化,甚至在他某些乾預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這個進程。
但曆史的巨大慣性,或者說蘑菇原理本身的“必然性”,還是讓米醬走上了這條路,並且速度遠超他最初的樂觀估計。
好在…他並非毫無準備。
猛地睜開眼,胡力的眼神重新變得銳利且堅定。
他轉身大步走到旁邊的保密通訊台,拿起那部紅色的加密電話,毫不猶豫地撥出了一個號碼。
電話很快被接通,對麵傳來了張德輝沉穩的聲音。
“喂?”
“張叔,是我,胡力。”
胡力的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題。
“是時候了,執行‘驚雷’計劃,時間就定在三天後,上午八點整。”
電話那頭的張德輝明顯沉默了一下,顯然他也被這個突然的決定弄得有些錯愕。
因為這個計劃雖然是早已製定好的預案,但具體執行時間一直懸而未決,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驚雷”計劃是最高等級的絕密,張德輝自然知道其內容,但他還是忍不住確認道。
“小力,這麼急?而且…你不會是故意針對沙聯的吧?”
“他們剛剛再次確認了發射衛星的最新時間,也是三天後。”
這回輪到胡力愣了一下。
“沙聯?三天後?發射衛星?”
他這幾天忙的焦頭爛額,一直在持續“創作”中,還真沒關注這方麵的消息。
“這個我真沒注意,隻能說是巧合,他們運氣不好撞上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