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一本正經地胡扯,九州傳媒確實有新聞部,可這和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他隨即走到一台排爆機器人旁邊,用力拍了拍那冰冷的合金外殼,發出“砰砰”的響聲,對著張德明擠眉弄眼。
“張主任,您可彆小看這些鐵疙瘩,它們可不是一般的聰明!您瞧好了!”
他說著,對旁邊一名跟隨而來的複興軍技術員打了個手勢。
技術員會意,立刻打開隨身攜帶的一個金屬箱,露出裡麵帶有屏幕和操縱杆的便攜式控製終端。
關鍵拿起終端,雖然他不太會操作,但架勢擺的很足,對著屏幕指指點點,同時對張德明解說道。
“您看,這屏幕上顯示的就是機器人‘眼睛’看到的畫麵,熱成像、金屬探測、化學成分分析…”
“各種信息一清二楚!操作員坐在幾公裡外的安全車裡,動動手指,就能讓這大家夥去任何指定的地方!”
為了增強說服力,他示意技術員演示一下。
技術員熟練地操作起來,隻見那台靜止的排爆機器人突然“活”了過來,履帶無聲地轉動,調整方向。
頂部的傳感器雲台靈活地旋轉掃描,一條多關節的機械臂如同人的手臂般抬起,末端的多功能抓手張開又合攏,動作精準而穩定。
“看見沒?看見沒?”
關鍵在一旁興奮地大叫,仿佛這機器人是他發明的。
“讓它走它就走,讓它停它就停,讓它拿東西它絕不鬆手!”
“比訓練有素的軍犬還聽話!用它去找那些埋在地下的鐵疙瘩,一找一個準!還能避開危險區域!”
說著,他又指向一台智能挖掘機。
“還有那個!挖土的!設定好程序,想挖多深挖多深,想挖多大坑挖多大坑。”
“絕對不會多挖一鏟子,也不會碰到不該碰的東西!力氣大,效率高,還不知疲倦!”
最後,他指著那些密封箱。
“還有這些箱子,密封性能杠杠的!彆說毒氣了,就是水分子都彆想跑出來!”
“挖出來的毒彈和汙染的泥土,往這裡麵一裝,封條一打,萬無一失!”
張德明看著眼前這如同魔法般的演示,看著那些機器人流暢而精準的動作,聽著關鍵雖然誇張但核心信息明確的解說。
他臉上的震驚逐漸被一種混合著狂喜、欣慰和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所取代。
他用力拍了拍胡力的肩膀,又看了看關鍵,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好!好啊!小力,老關,我…我信了!我真的信了!”
“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戰士和專家就不用去冒生命危險了!好!太好了!”
他眼眶甚至有些濕潤,連日來的壓力和擔憂,在此刻終於看到了解決的曙光。
他終於不得不相信,眼前這一切超越他想象的技術,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即將投入到拯救人民於危難的任務中。
胡力看著張德明釋然的表情,也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姑父,放心吧,有我們在,絕不會再讓任何一個同胞因此受傷。”
龐大的車隊開始集結,在兩架“鯤鵬”巨影的注視下,向著哈爾巴嶺的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
車隊在覆雪的公路上行駛了約兩個多小時,下午四點多,終於抵達了哈爾巴嶺外圍的戒嚴區域。
越靠近目的地,氣氛越發凝重。
沿途設立了多道關卡,由當地駐軍和乾警聯合執勤,所有車輛人員均需嚴格核查。
空氣中仿佛也彌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令人不安的異樣氣味。
遠處的山嶺在冬日夕陽下顯得輪廓分明,但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在那片看似寧靜的林地沼澤之下,隱藏著數十年的死亡威脅。
張德明提前協調好了通行手續,車隊得以順利通過最後一道警戒線,進入了一片相對開闊、已經被臨時平整出來作為前進基地的空地。
這裡距離已知的泄露點和主要埋藏區還有數公裡,是安全距離的極限。
早已等候在此的當地負責人、防化部隊指揮官、環保專家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當他們看到從卡車上卸下來的,不是預想中的防化服、挖掘工具和封裝材料。
而是一台台造型奇特、充滿未來感的機器人設備和那些巨大的密封箱時。
所有人都愣住了,臉上寫滿了困惑和不可思議。
“張主任,這…這些是?”
一位頭發花白的防化專家指著正在被技術員們進行最後調試的排爆機器人,疑惑地問道。
他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臉上帶著疲憊和憂慮。
張德明此時已經恢複了鎮定,臉上帶著一種混合著自豪和嚴肅的表情,向在場的負責人和專家們簡要解釋道。
“同誌們,這些都是複興軍方麵提供的最新智能處理設備。”
“它們將承擔此次核心汙染區的搜尋、挖掘和初步封裝任務。”
“我們的任務,是在外圍提供警戒、支持和後勤保障,確保機器人作業順利進行,並接收和處理封裝好的汙染源。”
“機器人?什麼玩意?它們…能行嗎?”
一位當地領導忍不住質疑,看著那些冰冷的鋼鐵造物,實在難以相信它們能替代經驗豐富的防化兵和專家。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