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重型坦克龐大的身軀如同移動的堡壘,低矮而棱角分明的炮塔上,125毫米滑膛炮指向南方,帶著令人心悸的威懾力。
相比於王富貴口中“更先進”的型號,此刻露麵的“玄武”已然是戰場上的巨無霸,其複合裝甲和強大的火力足以輕鬆碾壓阿軍任何現役坦克。
“猛獁”運兵車造型彪悍,越野能力強,厚重的裝甲能為車內搭載的步兵提供良好的防護。
車廂內,華軍的戰士們檢查著手中的衝鋒槍、班用機槍和火箭筒,表情嚴肅。
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路程,並非坦途。
除了自家先進的裝備,隊伍中還夾雜著大量繳獲的阿國車輛,約製貝德卡車、米製g卡車,甚至還有一些吉普車。
這些車輛主要用來運輸彈藥、燃料、食品等作戰物資,以及搭載部分輔助兵力。
雖然性能參差不齊,但極大地緩解了長途奔襲的運輸壓力。
“報告師長!先頭裝甲營已出發!偵察機已經前出二十公裡!”
參謀在車下大聲報告。
李振國放下望遠鏡,沉聲道。
“命令各部,按預定序列,出發!保持無線電靜默,非必要不開機!”
“各單位間距拉大,注意防空!”
“是!”
引擎的轟鳴聲驟然加大,如同沉睡巨獸的蘇醒。
鋼鐵洪流開始緩緩啟動,然後速度逐漸加快,沿著坑窪不平但相對寬闊的土公路,向著南方的阿格方向滾滾而去。
揚起的塵土如同一條黃色的巨龍,在原野上翻滾延伸。
機械化行軍帶來的高速度,使得東路大軍能以每天近百公裡的速度向南推進,極大地壓縮了阿軍的反應時間。
李振國鑽進指揮車,車內各種通訊屏幕和電子地圖亮著。
他深知,東線看似平坦,但阿軍必然會在沿途城市和交通樞紐組織抵抗。
他的任務,就是利用強大的裝甲突擊力和空中支援,快速粉碎這些抵抗,不給敵人任何構築穩固防線的機會。
——
幾乎在同一時間,西線,拉賈地區邊緣。
周海龍此刻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不少,他的營被加強為一個加強團級彆的戰鬥群,代號“利刃”,承擔著西路軍前鋒的重任。
他的麵前,不再是相對平坦的平原,而是逐漸開始出現起伏的丘陵和荒蕪的戈壁景象。
他的部隊機動方式更加混合,連隊裡裝備了幾輛繳獲來的、性能相對較好的阿國卡車和吉普車,用於輪換搭載步兵和運送重武器。
但更多的士兵,依然需要依靠雙腿在這複雜的地形中行軍。
不過,比起純粹的徒步行軍,有了部分車輛的輪換,士兵們的體力消耗能得到有效控製。
“都檢查好裝備!水壺灌滿!壓縮餅乾帶足!”
周海龍行走在正在做最後準備的隊伍中,大聲吆喝著。
“我們現在是‘利刃’!是插向敵人軟肋的尖刀!彆給老子掉鏈子!”
華複混合的戰士們精神抖擻,雖然連續作戰略顯疲憊,但連戰連捷帶來的高昂士氣和新的任務激勵著他們。
他們快速整理著裝具,將必要的彈藥和補給塞滿背包。
“營長!”
二班長趙鐵柱跑過來,臉上帶著興奮。
“我們這回可是獨當一麵了!”
周海龍看著他,笑了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沒錯!獨當一麵!任務艱巨,但也光榮!”
“告訴兄弟們,西線路線長,情況複雜,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偵察機已經前出了,我們要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明白!”
趙鐵柱大聲應道,轉身跑回自己班裡。
他看到副班長李勝利正在仔細地擦拭著那把在“獅泉”高地立了功的衝鋒槍,臉上依舊帶著那股“想進步”的勁頭。
“勝利,彆擦了,夠亮了!”
趙鐵柱笑道。
“準備好,這次路程遠,有你立功的機會!”
李勝利抬起頭,眼神堅定。
“班長,放心吧!我們二班,絕不給‘利刃’丟臉!”
很快,“利刃”戰鬥群也開始動身,車輛搭載著部分步兵和重武器先行,混合大部隊以強行軍的速度跟在後麵。
偵察連的吉普車和摩托車如同輕快的斥候,早已消失在前方起伏的地平線上。
西線的行軍顯然比東線要艱苦得多,道路更加崎嶇,有時甚至需要工兵臨時加固或開辟通路。
但戰士們毫無怨言,利用車輛輪換,保持著較高的行軍速度。
他們的目標,是遠在數百公裡外的齋浦,然後是更南方的烏代、艾哈…
——
東線,阿軍在阿格以北倉促組織的一道防線。
然而,在“玄武”坦克的正麵突擊和“飛狼”直升機的側翼打擊下,這道防線如同陽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李振國甚至沒有投入主力步兵,僅憑裝甲部隊和空中力量就撕開了缺口,大軍毫不停留,繼續南下。
西線,周海龍的“利刃”戰鬥群則展現出了極強的適應性和韌性。
他們成功地穿越了一片被認為難以通行的乾旱丘陵地帶,巧妙地避開了阿軍在一個小鎮預設的阻擊陣地,從側翼將其繞過,直插齋浦方向。
途中僅和阿軍小股巡邏隊和民兵發生零星交火,均被迅速解決。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