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2 / 2)

薑維卻麵色凝重:“鐘會雖反,卻不得人心。司馬昭必借平叛之名,血洗成都。”他站起身,玄甲下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傳令下去,全軍整備,三日後出兵旄牛道。我們要在司馬昭騰出手前,拿下越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越巂郡的太守府裡,魏將郭循正在批閱公文,忽然聽見城外傳來震天的喊殺聲。他登上城樓,看見漫山遍野的“漢”字軍旗,中間簇擁著一輛熟悉的戰車——正是諸葛亮當年的指揮車,上麵坐著的,正是被傳已死的薑維。

“不可能!”郭循驚呼,“你不是在劍閣……”

“郭太守,”薑維的聲音從戰車上傳來,“蜀漢未亡,漢魂猶存。”他一揮令旗,西羌騎兵從兩翼包抄,而中間的步兵,竟推著改良的木牛流馬——那上麵裝的不是糧食,而是連弩和火油。

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當薑維的七星劍砍斷郭循的佩劍時,越巂郡的城牆上,已插滿了蜀漢的軍旗。百姓們打開城門,捧著青稞酒和犛牛肉,迎接他們以為再也見不到的漢軍。

“大將軍,”一名白發老叟跪在地上,“當年丞相南征,教我們種桑養蠶,如今三十年過去,我們終於等到漢軍回來了!”

薑維扶起老叟,看見他腰間掛著的,正是當年諸葛亮發放的青銅弩機。他忽然想起,丞相曾說:“南中百姓,乃蜀漢之根。”此刻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終於明白,為什麼丞相臨終前,要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這裡。

捷報傳到洛陽時,司馬昭正在審理鐘會之亂的餘黨。他看著越巂郡的戰報,手中的朱砂筆在地圖上劃出深深的痕跡。“薑維,”他喃喃自語,“你竟能在三個月內重整旗鼓,果然是諸葛亮的好學生。”

賈充在一旁冷笑:“陛下,不過是些烏合之眾,臣願率二十萬大軍,踏平南中!”

司馬昭搖頭:“不可。南中地勢險要,又有諸葛亮當年留下的根基,強攻隻會損耗國力。”他望向南方,眼中閃過一絲忌憚,“傳令下去,派使者去南中,許薑維以益州牧之職,封王蜀地。”

賈充大驚:“陛下,不可養虎為患!”

“養虎?”司馬昭冷笑,“若能借薑維之手,牽製東吳,又能讓蜀地百姓休養生息,何樂而不為?”他頓了頓,“再說,薑維若降,是蜀漢的忠臣;若不降,便是我大魏的勁敵。但無論如何,這盤棋,還長著呢。”

第四折衣帶密信驚洛陽

洛陽皇宮的偏殿裡,曹奐看著手中的衣帶密信,雙手顫抖。信是薑維的部將秘密送來的,上麵用朱砂寫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陛下若信臣,可密詔淮南諸將,共討逆賊。”

“陛下,”常侍張緝跪在地上,“薑維雖為蜀將,卻心懷漢室。當年諸葛亮出師北伐,便是為了興複漢室,如今薑維繼承其誌,實乃忠臣!”

曹奐望著窗外的落日,想起祖父曹操當年的雄姿,忽然咬牙:“傳朕旨意,封薑維為大將軍、益州牧,假節鉞,督隴右諸軍事。”他頓了頓,“另外,將這封密信,傳給淮南的諸葛誕。”

密信抵達淮南時,諸葛誕正在校場練兵。他看著信中“共討司馬昭”的字樣,忽然想起族兄諸葛亮當年的北伐,眼中泛起淚光。“來人!”他大聲下令,“整備糧草,聯絡東吳,起兵壽春!”

司馬昭得知密信之事時,正在長安視察軍備。他氣得將奏報摔在地上:“曹奐小兒,竟敢勾結薑維!”他轉身對賈充說,“即刻出兵淮南,同時派使者去南中,告訴薑維,若他敢響應諸葛誕,我便屠儘成都百姓!”

南中的帥帳裡,薑維看著司馬昭的使者,七星劍在掌心劃出淡淡血痕。使者趾高氣揚地說:“大將軍若降,司馬昭大人許你萬戶侯,否則……”

“否則怎樣?”薑維忽然冷笑,“屠城?”他站起身,玄甲上的“漢”字軍旗紋在燭火下格外醒目,“當年鐘會屠城時,我蜀漢百姓可有一人投降?如今你告訴司馬昭,他若敢動蜀地百姓一根汗毛,我薑維便率軍直搗洛陽,讓他司馬昭的人頭,去祭武侯陵前!”

使者被嚇得兩股戰戰,連夜逃回洛陽。薑維轉身對阿萊娜說:“派人去壽春,告訴諸葛誕,隻管起兵,我自會在隴右牽製魏軍。”他望向北方,眼中閃過堅定,“司馬昭以為用百姓要挾我,卻不知,正是他的暴虐,讓更多人想起,何為漢家風骨。”

隴右的麥田裡,薑維的大軍正在秘密集結。他改良了武侯的連弩,將射程增加了三十步,又訓練西羌騎兵使用馬弩,準備給魏軍來個出其不意。當探馬報知司馬昭的大軍已向淮南開拔時,他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句扶,”他對老將說,“你帶五千弟兄,去騷擾雍州糧道。阿萊娜,你率西羌騎兵,繞道祁山,攻打南安郡。”他頓了頓,“我親自率軍,直取隴西——那裡,是我薑維的故鄉。”

隴西太守府裡,薑維看著熟悉的山水,忽然想起少年時隨母親在此放牧的場景。如今,他帶著漢軍歸來,不是作為魏將,而是作為蜀漢的大將軍。百姓們夾道歡迎,爭著獻上家中的羊肉和美酒,仿佛他從未離開過。

“大將軍,”一名老牧民跪在地上,“當年你被迫降蜀,我們都知道你是不得已。如今你回來,便是隴西的驕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維扶起老牧民,眼中泛起淚光。他忽然明白,所謂漢魂,不是刻在軍旗上的字,而是流淌在每個百姓心中的信念。隻要這種信念還在,蜀漢就永遠不會滅亡。

第五折漢魂不滅照千秋

景元五年春,薑維的大軍屯兵隴右,與司馬昭的二十萬大軍對峙。他站在祁山堡上,望著遠處的魏軍大營,七星劍的雲紋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阿萊娜送來的戰報說,諸葛誕在淮南大敗賈充,東吳的援軍已到壽春。

“大將軍,”句扶指著魏軍大營,“他們的糧草輜重要經過陳倉,咱們的連弩兵已埋伏在那裡。”

薑維點頭,忽然看見一名士兵跑來,手中捧著一個木盒:“大將軍,從成都傳來的。”

他打開木盒,裡麵是一塊殘破的玉玨,還有一封血書。血書上的字跡他再熟悉不過——是劉禪的親筆:“相父臨終前說,漢賊不兩立。朕雖降魏,心向漢室。今托人送此玉玨,望大將軍勿以朕為念,興複漢室,全仗將軍。”

薑維的手猛然收緊,玉玨在掌心留下血痕。他忽然想起,在劍閣關看見的場景:百姓們冒死保護“漢”字軍旗,哪怕被魏軍砍殺,也要將旗幟藏在懷裡。“陛下,”他喃喃自語,“你可知道,真正的漢室,不在皇宮,而在這千萬百姓的心裡?”

魏軍大營裡,司馬昭看著隴右的戰報,忽然感到一陣眩暈。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在劍閣差點被他逼死的男人,竟能在短短一年時間裡,聯絡淮南、東吳,甚至說服鮮卑各部出兵相助。“薑維啊薑維,”他苦笑道,“你才是真正的棋手。”

決戰前夜,薑維在祁山堡擺下武侯的八卦陣。他穿著諸葛亮遺留的鶴氅,坐在四輪車上,七星劍橫放在膝頭。當魏軍踏入陣中時,忽然聽見四麵傳來《出師表》的誦讀聲——是蜀地的百姓們,在為漢軍祈福。

“漢魂不滅!”薑維的聲音響徹雲霄,“今日之戰,不是為了蜀漢,不是為了陛下,而是為了讓天下百姓,能在漢家的土地上,安心種地,安心讀書,安心生活!”

蜀軍將士們齊聲呐喊:“漢魂不滅!漢魂不滅!”這聲音如滾滾春雷,震得魏軍心驚膽戰。連弩齊發,火油四濺,魏軍的陣型瞬間大亂。

混戰中,薑維看見一名魏軍將領衝向他的戰車。他認出,那是當年在劍閣關與他交手的魏將王頎。“王將軍,”他一聲大喝,七星劍劃出優美的弧線,“還記得劍閣的雪嗎?”

王頎的長槍應聲而斷,他驚恐地看著薑維:“你……你不是人,是漢魂的化身!”

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當司馬昭被迫退兵時,薑維的大軍已收複了隴右三郡。他站在祁山之巔,望著蜀漢的方向,忽然聽見身後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是無數百姓自發組成的運輸隊,為漢軍送來糧草。

“大將軍,”一名少年跪在地上,獻上一個錦囊,“這是我娘讓我給你的,她說,裡麵裝的是當年丞相發給咱們的種子。”

薑維打開錦囊,裡麵是一把青稞種子,還有一張字條,上麵寫著:“漢家的種子,在哪裡都能生根。”他忽然想起,丞相曾在《出師表》中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如今,他終於明白,所謂賢臣,不是他薑維一人,而是千萬個心懷漢室的百姓。

景元六年,薑維在隴右建立臨時政權,史稱“後蜀漢”。他推行諸葛亮的屯田政策,改良連弩,聯絡四方諸侯,繼續與司馬昭對抗。直到十年後,他在北伐途中病逝,手中仍握著那把缺口累累的七星劍,劍鞘上的“漢”字,已被磨得發亮。

而在蜀地,百姓們始終記得,有一位大將軍,在劍閣關的絕壁上刻下:“此身可滅,漢魂不熄。”這八個字,曆經千年風雨,至今仍在蜀地的青山間回蕩,訴說著一個關於忠誠與信念的故事,永不褪色。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塵世迷城 雷劈後!女殺手在古代瘋狂搞錢 TNT:燃燒少年的夏天 那年夏,我與光的相逢 重生80:靠趕海帶嬌妻奔小康 天命陰陽師,請叫我陰司大人! 不想當大將的我選擇佛係 我的落魄千金大小姐 死神:學醫拯救不了屍魂界 CS:最後一舞,舞成職業通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