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暗信驚現藏殺機
景元二十二年秋,玉門關外的胡楊林被秋風染成一片金紅,搖曳的枝葉在黃沙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本該是商隊往來最頻繁的時節,往日絡繹不絕的駝鈴聲卻變得稀疏零落。薑維坐在營帳內,案頭的燭火隨著穿堂風明明滅滅,他的目光緊鎖在麵前新到的竹簡上,眉頭越擰越緊。
三日前鄯善國加急送來的密信中,不僅詳細描述了西域商路屢遭不明馬賊劫掠的情況,還夾帶了半片刻著魏篆的青銅殘片。薑維將殘片在手中反複摩挲,殘片上的紋路與之前右賢王腰間樂進的信物如出一轍,這絕非巧合。他心中警鈴大作,意識到一場針對西域的陰謀正在暗處悄然醞釀。
"將軍,木爾丹求見。"張虎的通報聲打斷了薑維的思緒。話音未落,滿臉風塵的羌人首領已大步踏入營帳,他身上的獸皮披風還在往下滴水,腰間的酒囊也沾滿了泥漿。"剛從樓蘭回來,"木爾丹聲音粗糲,帶著明顯的疲憊與憤怒,"商道上的馬賊全是中原口音,劫了貨物後專往敦煌方向去。"說著,他掏出一塊染血的布條,上麵用朱砂歪歪扭扭地畫著半輪彎月——正是當年曹魏暗樁傳遞消息的暗號。
薑維猛地站起身來,身旁的亮銀槍磕在兵器架上,發出一聲清越的鳴響。敦煌,這座西域與中原商貿的樞紐之城,若此處被魏軍滲透,他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線將不攻自破。薑維快步走到輿圖前,鋪開地圖,指尖用力劃過敦煌城郊的山脈,沉聲道:"傳霍弋,讓他帶五百精兵扮作商隊,明日卯時出發。木爾丹,你率羌人在三危山設伏,見到彎月旗號立即合圍。"
深夜,薑維獨自登上城樓。寒風呼嘯著卷起他的披風,露出內裡諸葛亮所贈玄甲上的暗紋。遠處敦煌方向,本該是商隊燈火閃爍的地方,卻隱隱有幾點詭異的紅光忽明忽暗,如同野獸蟄伏時的眼睛,令人不寒而栗。薑維握緊腰間的虎符,先帝托孤時的話語在耳邊回響,他的指甲幾乎掐進掌心,心中已然下定了決心。
次日黃昏,霍弋的急報便傳了回來。假扮成商隊的漢軍行至敦煌十裡外,突然遭遇百餘名馬賊的突襲。這些馬賊刀法狠辣,顯然經過嚴格訓練,而且他們身上攜帶了大量硫磺硝石,明顯是有備而來。更詭異的是,在激烈的戰鬥中,有士兵瞥見馬賊首領腰間佩戴的玉佩——那竟是司馬昭親賜的"平西令"。
"立即封鎖敦煌四門!"薑維拍案而起,眼中怒火熊熊,"傳令各城,凡持魏地口音者,無論商民一律嚴加盤查!"他轉身對張虎低聲吩咐:"備馬,我要親自去敦煌走一趟。"月光下,薑維的身影與城頭高高飄揚的"漢"字大旗重疊在一起,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豐碑,堅定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第二折大漠追凶陷迷局
薑維帶著三百輕騎星夜兼程,一路疾馳。趕到敦煌時,天空正下著傾盆暴雨。雨幕中,城門守軍神色慌張,城樓上本該高懸的漢軍戰旗,此刻竟換成了半舊的魏旗。"將軍!寅時突然有黑衣人趁雨攻城,兄弟們寡不敵眾......"守城校尉話未說完,一支弩箭破空而來,精準地射中了他的咽喉。
薑維反應極快,手中亮銀槍閃電般挑落第二支射來的弩箭。城樓下,數百名黑衣人從雨幕中現身,為首者身披玄鐵重鎧,麵罩上雕刻的饕餮紋泛著幽藍的冷光——正是司馬昭親衛的特有裝束。"薑維,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為首的黑衣人一聲大喝,話音未落,黑衣人便結成錐形陣,向著城門發起了猛烈的衝鋒。
漢軍將士們憑借著城防工事,用滾木礌石拚死抵抗。但薑維很快發現了不對勁,這些黑衣人看似攻勢凶猛,實則每一次攻擊都巧妙地避開了致命處,更像是在有意拖延時間。他突然想起密信中提到的青銅殘片,心中頓時一驚:"不好!他們的目標是敦煌密窟裡的西域輿圖!"
敦煌密窟中藏著自張騫通西域以來最詳儘的地理圖冊,記錄著西域各地的山川地形、關隘要道和隱秘路線。若這些珍貴的輿圖落入魏軍手中,西域的地形將再無秘密可言,漢軍苦心經營的防線也將暴露無遺。薑維當機立斷,留下百人守城,親自率領精銳騎兵繞小道,向著密窟疾馳而去。
暴雨如注,衝刷著廣袤的戈壁。馬蹄踩過積水,濺起的水花混著血水。當薑維趕到密窟外時,隻見三十餘名黑衣人正在用火藥炸開石門。薑維一聲令下,漢軍萬箭齊發。黑衣人首領冷笑一聲,拋出煙霧彈。待煙霧散去,石門已經打開,而裡麵存放輿圖的匣子卻空空如也。地上散落著半塊燒焦的羊皮,依稀可見"月氏秘道"四字——那是一條通往中原的隱秘路線,若被魏軍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折借刀除奸施巧計
丟失輿圖的消息傳回玉門關,整個西域都陷入了恐慌之中。鄯善、於闐等國的使臣連夜求見薑維,言辭間滿是焦慮與質疑,質問漢軍是否還能守護商路,保護西域諸國的安全。薑維望著輿圖上被標記出的月氏秘道,突然想起被俘黑衣人身上若有若無的特殊香薰——那是中原豪門貴族特有的龍腦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霍弋,你帶十名死士,扮作魏商混入洛陽。"薑維在羊皮紙上寫下一串名字,字跡剛勁有力,"去查這幾家貴族與司馬昭的往來。木爾丹,你聯絡西域諸國,就說漢軍要在月氏秘道設伏,剿滅馬賊。"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記住,消息一定要傳到敦煌城裡。"
半月後,霍弋傳回了重要密報。在洛陽城內,司馬家族的姻親陳留衛氏,近期頻繁往敦煌運送貨物。更關鍵的是,經過一番深入調查發現,衛氏家主衛崇,竟是當年參與謀害諸葛亮的幕後黑手之一。這個發現讓薑維心中的怒火幾乎要噴湧而出,他撫摸著案頭的諸葛連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原來是你,這筆賬也該好好清算一下了。"
薑維將計就計,故意在敦煌散布假消息,稱漢軍主力將在月氏秘道設伏。同時,他暗中在敦煌城郊的黑風峽布置了天羅地網。峽穀兩側的山崖上,漢軍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滾木礌石,改良後的諸葛連弩也已就位,隻等獵物上鉤。
當衛崇率領兩千魏軍精銳,護送著裝滿輿圖複刻本的車隊進入峽穀時,漢軍果斷發動攻擊。霎時間,滾石檑木如雨點般從天而降,改良後的諸葛連弩發出暴雨般的箭雨。魏軍頓時陷入混亂,慘叫聲、馬嘶聲、兵器碰撞聲混作一團。
衛崇在親兵的拚死保護下試圖突圍,卻迎麵撞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薑維。亮銀槍與長劍激烈相撞,火星四濺,一場生死對決就此展開。"衛崇,還記得五丈原的那場大火嗎?"薑維眼中燃燒著複仇的怒火,槍尖直指衛崇咽喉。衛崇瞳孔驟縮,直到此刻,他才終於明白,自己精心策劃的局,從一開始就是薑維設下的陷阱。
第四折絕壁奇兵挽狂瀾
衛崇伏誅的消息傳遍西域,大快人心,但這並未平息真正的危機。司馬昭得知計劃敗露,勃然大怒,立即命鄧艾之子鄧忠率兩萬大軍,繞道月氏秘道,直取敦煌。更糟糕的是,鮮卑慕容垂背棄盟約,率領三萬騎兵從北麵突襲,企圖趁亂瓜分西域。兩股強大的敵軍來勢洶洶,一場惡戰即將爆發。
玉門關內,議事廳的氣氛凝重如鐵。霍弋展開最新的密報,麵色嚴峻:"鄧忠所部攜帶新型攻城器械"霹靂車",射程遠超投石機,威力巨大。"木爾丹猛地灌下一碗烈酒,粗聲說道:"鮮卑騎兵已過居延海,三日後就能兵臨玉門關。"
薑維靜靜地望著牆上的"漢羌同心"盟誓碑,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諸葛亮所著的《八陣圖》,心中有了計策。"霍弋,你帶三千人守玉門關,用床弩封鎖城門,務必死守。木爾丹,率羌人在北山設伏,專斷敵軍糧草。"薑維指向輿圖上的鳴沙山,目光堅定,"我親率兩千精銳,在月牙泉設伏。鄧艾擅長山地作戰,這次,我要讓他嘗嘗被甕中捉鱉的滋味。"
決戰當日,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鄧忠望著月牙泉旁飄揚的漢軍旗幟,狂妄地大笑道:"薑維,你竟在這絕地布防,真是自尋死路!"他揮動令旗,魏軍的霹靂車開始發射。巨大的石塊如雨點般落下,卻都被漢軍提前挖掘的壕溝和堆砌的沙牆巧妙化解。
就在鄧忠納悶之際,突然殺聲四起。漢軍從沙丘後如潮水般殺出,改良後的諸葛連弩一次齊射,強勁的弩箭竟射穿了霹靂車的牛皮護盾。與此同時,木爾丹率領的羌人騎兵從後方突襲,他們騎著矯捷的戰馬,手持彎刀,迅速點燃了魏軍的糧草營地。大火熊熊燃燒,濃煙滾滾升起。
鄧忠見勢不妙,正要下令撤退,卻驚恐地發現退路已被薑維親自率領的精銳部隊截斷。漢軍將士們士氣高昂,在薑維的帶領下,向魏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一場慘烈的廝殺就此展開。
第五折忠義丹心照汗青
月牙泉一戰,魏軍死傷慘重,屍橫遍野。鄧忠僅率少數殘部,狼狽地逃回長安。鮮卑慕容垂聽聞魏軍大敗的消息,擔心遭到漢軍與羌人的聯合打擊,也慌忙率軍撤退。敦煌城頭,漢軍重新升起了鮮豔的"漢"字大旗,迎風招展。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歡迎漢軍,歡呼聲、慶祝聲此起彼伏。
戰後,薑維在敦煌設立軍市,鼓勵漢人與西域各族通商往來。他從中原請來能工巧匠,傳授當地人燒製陶器、冶煉鐵器的技術,促進了西域的經濟發展。更在密窟舊址建立書院,將收集整理的西域輿圖、典籍妥善保存,供學子們研讀學習,傳播文化知識。
這一天,阿萊娜帶著維興來到敦煌。昔日的少年如今已能獨當一麵,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將領。維興興奮地向薑維展示新改良的弩車:"父親,這種弩車經過改進,可同時發射十支火箭,射程比之前遠了一倍!"薑維欣慰地拍著兒子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好,守護西域,不僅要靠強大的武力,更要靠收服人心。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們的守護才有意義。"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敦煌城上,為這座曆經戰火的城市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芒。薑維緩緩撫摸著城牆上的彈痕,那些痕跡記錄著無數的戰火與廝殺。他的思緒不禁飄遠,想起了諸葛亮的諄諄教誨,想起了先帝的殷切囑托,眼眶不禁濕潤了。
遠處傳來悠揚的胡笳聲,那是百姓們在慶祝和平的到來。薑維握緊腰間的亮銀槍,心中默默發誓:隻要我薑維還在,就絕不讓西域的百姓再受戰火之苦。隻要漢魂不滅,忠義長存,這片土地就永遠有守護的力量,永遠閃耀著希望的光芒。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