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遣使東吳議盟約
長安城的晨光剛漫過太守府的飛簷,薑維便已穿戴整齊。案上攤著兩份文書,一份是西羌部落送來的戰馬清點冊,另一份則是諸葛瞻草擬的遣使東吳奏疏。他指尖劃過“東吳”二字,想起先帝劉備與孫權的夷陵舊怨,又念及如今蜀漢與東吳唇齒相依的局勢,輕輕歎了口氣——要促成兩國再次深度合作,絕非易事。
“伯約,都安排妥當了。”張翼掀簾而入,身上還帶著晨露的濕氣,“挑選的使者是鄧芝之子鄧良,這孩子隨父親出使過東吳三次,熟悉江東朝堂的規矩,且為人沉穩,能擔此任。”
薑維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鄧芝先生當年憑一己之力促成吳蜀聯盟,鄧良既有其父之風,此事便多了幾分把握。隻是東吳新主孫休剛即位不久,朝中權臣張布、濮陽興把持朝政,他們對北伐的態度尚不明朗,鄧良此去,需多些耐心。”
說話間,親兵引著鄧良走進來。鄧良身著素色錦袍,腰懸一柄短劍,雖年僅二十六,卻已是滿臉沉穩。他對著薑維深深一揖:“末將鄧良,奉將軍之命出使東吳,定不辱使命。”
薑維起身扶起他,從案上拿起一封密封的書信和一枚虎符:“這封書信是寫給吳主孫休的,裡麵詳細說明了我軍攻克長安的戰況,以及聯吳伐魏的具體構想。此虎符可調動沿途蜀軍驛站,為你提供糧草與護衛。你記住,見吳主時,既要表明蜀漢北伐的決心,也要說清東吳若出兵,能分得的益處——曹魏若滅,江南之地可儘歸東吳,這是他們無法拒絕的誘惑。”
鄧良接過書信與虎符,鄭重收好:“末將明白。若東吳提出條件,比如要求我們先出兵牽製曹魏主力,或是索要關中部分城池,該如何應對?”
“城池絕不可讓。”薑維語氣堅定,“但可承諾,若北伐成功,曹魏的金銀財帛,東吳可分得三成。至於出兵時機,可與他們約定,待我軍鞏固關中後,明年開春,由東吳出兵合肥,我軍出兵洛陽,兩麵夾擊。”
鄧良點頭應下,又問了些東吳朝堂的細節,薑維一一解答,直到午時才讓他退下準備行裝。送走鄧良,諸葛瞻匆匆趕來,手裡拿著一份急報:“伯約,東吳有使者正在城外等候,說是奉吳主之命,前來探望我軍戰況。”
薑維微微一怔,隨即笑道:“真是巧了,我們剛要遣使,他們倒先來了。走,隨我去城外迎接。”
兩人快步來到城外,隻見一支二十餘人的隊伍正站在官道旁,為首的是個四十多歲的文士,身著青色官袍,麵容儒雅。見薑維等人前來,文士上前一步,拱手道:“東吳使者薛綜,見過薑將軍。”
薑維回禮道:“薛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我軍剛攻克長安,正想遣使前往江東,與吳主商議聯合作戰之事,沒想到先生竟先到了。”
薛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哦?將軍已攻克長安?此事若屬實,那真是天大的喜訊!我主聽聞蜀軍北伐,十分關注,特命我前來打探戰況,若將軍需要相助,東吳定當儘力。”
薑維知道薛綜是東吳有名的辯士,此番前來,既是打探虛實,也是試探蜀漢的態度。他笑著說道:“先生若不信,可隨我進城一觀。長安城內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我軍將士與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至於相助之事,我確實有一事想與吳主商議,正好先生來了,我們可先詳談一番。”
說著,薑維引著薛綜進城,來到太守府的客廳。分賓主落座後,薑維命人奉上茶水,然後說道:“先生,如今曹魏在關中的兵力已被我軍重創,但洛陽仍有重兵駐守。若想徹底打敗曹魏,僅憑蜀漢一己之力,恐怕難以成功。因此,我想與東吳約定,明年開春,由東吳出兵合肥,牽製曹魏的東部兵力,我軍則出兵洛陽,兩麵夾擊,如此一來,曹魏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
薛綜端著茶杯,沉吟片刻:“將軍的提議確實不錯,但東吳與曹魏接壤之地頗多,若出兵合肥,需調動大量兵力,糧草消耗也極大。我主若要答應此事,需先知道蜀漢能拿出多少兵力配合,以及糧草是否充足。”
薑維早有準備,拿出一份兵力與糧草清單,遞給薛綜:“先生請看,如今我軍在關中已有十萬兵力,加上漢中的援軍,明年開春可出兵八萬攻打洛陽。糧草方麵,關中地區已籌集到二十萬石糧食,足夠支撐我軍半年作戰。此外,西羌部落已答應派五千騎兵相助,還會提供五萬石糧食和三千匹戰馬。”
薛綜接過清單,仔細閱讀起來。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道:“將軍的誠意,我已經感受到了。但此事事關重大,我無法做主,需將此事稟報我主,由我主與大臣們商議後,才能給將軍答複。不過,我可以向將軍保證,東吳對曹魏早有不滿,若能確保北伐成功,我主定會同意聯合作戰。”
薑維點了點頭:“先生所言極是。我已派鄧良出使東吳,他會帶著我的書信,與吳主詳細商議聯合作戰的具體事宜。先生若有需要,我可命人協助你在長安考察,讓你親眼看看我軍的實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綜笑道:“那就多謝將軍了。我確實想在長安多待幾日,了解一下蜀軍的情況,也好向我主如實稟報。”
接下來的幾日,薑維命諸葛瞻陪同薛綜在長安城內考察。薛綜看到蜀軍紀律嚴明,百姓安居樂業,又親眼見到蜀軍的糧草儲備和武器裝備,心中對蜀漢的實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還參觀了蜀軍的訓練場,看到士兵們訓練刻苦,士氣高昂,不禁對薑維讚歎道:“將軍治軍有方,蜀軍真是一支勁旅!有將軍在,蜀漢北伐定能成功。”
幾日後,薛綜告辭離開長安,返回東吳。臨走前,他對薑維說道:“將軍放心,我定會向我主詳細稟報長安的情況,促成吳蜀聯盟。鄧良出使東吳時,我也會儘力相助。”
薑維送走薛綜後,立刻召集眾將領商議。他說道:“薛綜此行,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但從他的態度來看,東吳對聯合北伐還是有興趣的。鄧良此去,隻要能說動吳主,明年開春,我們就能與東吳兩麵夾擊曹魏。在此之前,我們要抓緊時間整頓軍隊,積累糧草,做好北伐的準備。”
眾將領紛紛點頭。張嶷說道:“將軍,如今關中地區的豪門望族已經表示支持我們,我們可以請他們出麵,號召更多的百姓參軍,擴大軍隊的規模。另外,我們還可以在關中地區招募工匠,打造更多的武器裝備,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薑維讚同道:“張將軍說得對。此事就交給你負責,務必在三個月內,將軍隊的規模擴大到十二萬,打造出一萬套新的鎧甲和兩萬把長劍。”
張嶷領命。隨後,眾人又商議了糧草籌集、武器打造等具體事宜,直到傍晚才散去。
鄧良的出使隊伍在三日後出發。薑維親自送到城外,拍著他的肩膀說道:“鄧良,此行關係到北伐的成敗,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東吳有任何要求,隻要不損害蜀漢的利益,都可以先答應下來,等我後續再做決斷。”
鄧良鄭重地說道:“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早日促成吳蜀聯盟。”
看著鄧良的隊伍漸漸消失在官道儘頭,薑維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聯吳伐魏是北伐成功的關鍵,隻要能促成此事,蜀漢複興漢室的夢想,就又近了一步。
第二折西羌深化合作計
送走鄧良的第二日,拓跋烈就帶著阿萊娜的弟弟阿古拉來到了長安。阿古拉才十九歲,臉上還帶著少年人的青澀,卻已能熟練地騎射,腰間挎著一把和阿萊娜同款的彎刀,見到薑維時,眼神裡滿是敬佩。
“姐夫,阿古拉是阿萊娜首領派來的,說是要跟在你身邊學習兵法,順便和你商議西羌與蜀漢深化合作的事。”拓跋烈笑著介紹道。
薑維看著阿古拉,眼中閃過一絲喜愛:“阿古拉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氣度,將來定是西羌的棟梁之才。既然阿萊娜首領信任我,那你就留在我身邊,我會親自教你兵法戰術。”
阿古拉連忙躬身行禮:“多謝薑將軍,我一定好好學,將來為西羌和蜀漢的合作出一份力。”
薑維扶起他,說道:“不必多禮。你姐姐派你來,除了讓你學習兵法,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嗎?”
阿古拉直起身,說道:“將軍,姐姐說,西羌部落願意將每年向蜀漢提供的戰馬數量從三千匹增加到五千匹,糧食從五萬石增加到八萬石,但希望蜀漢能幫助西羌修建一座城池,用來抵禦曹魏的侵襲。另外,姐姐還希望蜀漢能派一些工匠去西羌,教西羌的百姓打造武器和農具。”
薑維沉吟片刻,說道:“修建城池和派遣工匠都不是問題。西羌部落位於蜀漢和曹魏的交界處,修建一座城池,既能保護西羌百姓的安全,也能為蜀漢提供一道屏障,抵禦曹魏的進攻。至於派遣工匠,我會挑選五十名技藝精湛的工匠,隨你一起返回西羌,教西羌百姓打造武器和農具。”
阿古拉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多謝將軍!姐姐要是知道了,一定會非常高興。”
拓跋烈說道:“姐夫,修建城池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磚瓦,西羌那邊的資源有限,能不能請蜀漢支援一些?另外,修建城池還需要懂建築的人才,也請將軍派一些人過去指導。”
薑維點了點頭:“沒問題。我會派一百名士兵,押送一萬根木材和五萬塊磚瓦前往西羌,同時派十名懂建築的官員,協助你們修建城池。城池的選址,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阿古拉說道:“姐姐說,想把城池建在西羌部落的中心地帶,那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也方便抵禦曹魏的侵襲。具體的位置,還需要將軍派來的官員實地考察後,再做決定。”
薑維說道:“好。我會讓派去的官員儘快和你們一起前往西羌,確定城池的選址,然後開始修建。預計城池修建需要半年時間,在此期間,蜀漢會一直提供物資支持。”
阿古拉和拓跋烈連忙道謝。隨後,薑維又和他們商議了工匠派遣、戰馬運輸等具體事宜。薑維決定,讓阿古拉先在長安學習一個月的兵法,然後再帶著工匠和物資返回西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薑維每天都會抽出時間,教阿古拉學習兵法戰術。阿古拉聰明好學,進步很快,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兵法知識,還能對一些戰術提出自己的見解。薑維對他十分滿意,時常在眾人麵前誇讚他。
一個月後,阿古拉準備返回西羌。薑維親自為他送行,除了之前答應的工匠、士兵和物資,還額外給了他一千套鎧甲和兩千把長劍,說道:“這些鎧甲和長劍,你帶回西羌,分發給西羌的騎兵。希望你們能儘快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將來和蜀漢一起對抗曹魏。”
阿古拉接過鎧甲和長劍,感動地說道:“將軍對西羌的恩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等城池修建好,騎兵部隊組建起來,西羌一定會全力支持蜀漢的北伐大業。”
送走阿古拉後,薑維召集張翼、諸葛瞻等人,說道:“西羌是我們重要的盟友,幫助他們修建城池、組建騎兵部隊,對我們北伐有很大的好處。接下來,我們要密切關注西羌的情況,及時提供幫助,確保城池能夠順利修建,騎兵部隊能夠儘快組建起來。”
眾人紛紛點頭。諸葛瞻說道:“將軍,我已經安排人去西羌的沿途設立了驛站,方便傳遞消息和運輸物資。另外,我還派了一支斥候隊,暗中保護阿古拉和工匠們的安全,防止曹魏的小股部隊偷襲。”
薑維滿意地說道:“做得好。西羌的事情關係到北伐的成敗,我們一定要多加小心。接下來,我們還要抓緊時間整頓軍隊,積累糧草,為明年開春的北伐做準備。”
隨後,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直到深夜才散去。薑維站在太守府的庭院中,望著遠處的星空,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隻要能和西羌深化合作,再促成與東吳的聯盟,蜀漢北伐的勝算就會大大增加。他相信,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完成先帝和諸葛丞相的遺願,複興漢室,統一中原。
第三折關中士族納賢才
長安城內的臨時行政機構設立後,張翼按照薑維的命令,開始選拔地方官員。為了能選拔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張翼在長安城內張貼了告示,鼓勵關中地區的有識之士前來應聘。
告示張貼後的幾日,前來應聘的人絡繹不絕。張翼親自負責考核,從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這日,他正坐在臨時行政機構的廳堂裡,考核一位前來應聘的年輕人,薑維走了進來。
張翼連忙起身迎接:“伯約,你怎麼來了?”
薑維笑著說道:“我來看看你選拔官員的情況。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才?”
張翼歎了口氣:“前來應聘的人倒是不少,但真正有才能的人卻不多。大部分人要麼隻會紙上談兵,要麼品行不端,難以擔當大任。”
薑維點了點頭,說道:“關中地區曆經戰亂,人才流失嚴重,想要選拔到合適的人才,確實不容易。不過,我們也不能急於求成,一定要仔細考核,選拔出真正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陣爭吵聲。薑維和張翼對視一眼,起身走了出去。隻見一名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正和守門的士兵爭執,男子麵色漲紅,大聲說道:“我是關中士族王氏的族長王朗,前來應聘官員,你們為何不讓我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