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細查防務補疏漏
晨露未曦,冀州城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若現。薑維身著輕便鎧甲,帶著兩名親兵,早早出了太守府,朝著雁門關方向疾馳而去。距離王淩約定進攻的日子隻剩二十天,雖然各防線已初步部署完畢,但他始終放心不下,決定親自巡查各關隘,找出潛在的疏漏。
兩日後,薑維抵達雁門關。張翼早已率領士兵在關隘前等候,見薑維到來,連忙上前見禮:“將軍一路辛苦,雁門關防務已按您的吩咐加固完畢,您且隨我查看。”薑維點頭,跟著張翼登上雁門關城樓。
站在城樓上遠眺,隻見關隘兩側的山崖上錯落有致地修建著數十座堡壘,每個堡壘前都架著連弩和投石機,士兵們手持兵器,正沿著堡壘巡邏。關隘下方的道路被挖開數道深溝,溝內布滿尖刺,隻留下一條僅供單人通過的窄道,兩側還設置了拒馬。
“目前關隘內駐守三萬士兵,分為三班輪流值守,每班值守四個時辰,確保時刻有人警戒。堡壘內儲存了足夠三個月的糧草和弩箭,即便被圍困,也能堅守一段時間。”張翼指著各處防禦工事,詳細向薑維稟報。
薑維目光掃過防線,突然指著右側山崖上的一座堡壘問道:“那座堡壘距離主關隘較遠,若是曹魏軍隊從側麵偷襲,如何與主關隘呼應?”張翼順著薑維手指的方向看去,眉頭微微皺起:“這座堡壘是上個月剛修建的,因地勢陡峭,與主關隘之間隻有一條狹窄的山路,士兵往返需要半個時辰,確實存在呼應不及時的問題。”
薑維沉吟片刻,道:“立即派士兵拓寬山路,在山路兩側設置信號塔,一旦堡壘遇襲,便點燃狼煙,主關隘收到信號後,派騎兵從後山繞過去支援。另外,在堡壘內多配備五十架連弩和兩千支弩箭,增加防禦能力。”張翼連忙應下,當場叫來副將,吩咐其按照薑維的命令執行。
隨後,薑維又查看了關隘內的糧倉和軍械庫。糧倉內的小麥和粟米堆積如山,士兵們正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將舊糧搬到外麵晾曬,防止發黴。軍械庫內,長槍、彎刀、鎧甲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連弩被單獨放在防潮的木架上,弩箭用麻布包裹著,堆放在牆角。
“糧倉和軍械庫的守衛情況如何?”薑維問道。張翼回道:“每個庫房都安排了百名士兵日夜看守,庫房鑰匙由三名將領共同保管,隻有三人同時在場,才能打開庫房大門。另外,我們還在庫房周圍挖掘了陷阱,陷阱上方用雜草覆蓋,若有敵人潛入,定會觸發陷阱。”
薑維滿意地點點頭,又來到士兵的營房查看。營房內乾淨整潔,士兵們的被褥疊得整整齊齊,武器放在床頭的架子上。此時正值士兵換班休息,不少士兵正圍坐在一起擦拭兵器,還有些士兵在營房外的空地上練習劈砍。
“士兵們的士氣如何?有沒有出現抱怨或懈怠的情況?”薑維拉住一名正在擦拭長槍的士兵,輕聲問道。那名士兵見是薑維,連忙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將軍放心,兄弟們都知道接下來的大戰關係到蜀漢的存亡,個個都憋著一股勁,隻想早日和曹魏軍隊交戰,立下戰功。隻是最近天氣轉冷,部分士兵的冬衣還未發放到位,夜裡值守時有些寒冷。”
薑維心中一緊,轉頭對張翼道:“立即統計需要冬衣的士兵人數,讓人快馬加鞭趕回冀州,讓諸葛瞻優先調配冬衣到雁門關,務必在五日內將冬衣發放到每個士兵手中。另外,給士兵們的夥食再改善一些,每日加一頓熱湯,讓大家能暖暖身子。”張翼連忙點頭,當場讓人去統計人數。
離開雁門關後,薑維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壺關。廖化得知薑維前來,親自率領將領們在關隘外迎接。壺關的防禦工事與雁門關有所不同,因壺關地勢平坦,易攻難守,廖化便在關隘前修建了三道土牆,土牆之間挖掘了深溝,溝內灌滿了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目前壺關駐守三萬士兵,其中一萬名士兵負責防守土牆,一萬名士兵在關隘內待命,隨時準備支援,還有一萬名士兵在關隘後方的山林中埋伏,若曹魏軍隊突破土牆,便從後方夾擊。”廖化一邊帶領薑維查看防線,一邊介紹道。
薑維走到第一道土牆前,用手敲了敲土牆,感受著牆體的硬度:“土牆的厚度和高度足夠,但若是曹魏軍隊使用投石機轟擊,恐怕難以抵擋。”廖化歎了口氣:“將軍所言極是,我們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隻是時間緊迫,來不及修建更堅固的防禦工事,隻能在土牆後堆放沙袋,減緩投石機的衝擊力。”
薑維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河流上,突然眼前一亮:“壺關附近有條大河,我們可以派人挖一條水渠,將河水引到土牆前的深溝中,再在水渠兩側設置閘門。若是曹魏軍隊使用投石機,便打開閘門,讓河水淹沒他們的投石機陣地;若是他們發起衝鋒,也能阻礙他們的前進速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廖化眼前一亮,連忙道:“將軍這個主意好!我這就派士兵去挖掘水渠,爭取在十日內完工。”薑維點頭,又查看了埋伏在山林中的士兵。山林中的士兵們穿著與樹葉顏色相近的偽裝服,手持連弩,正趴在草叢中一動不動,若不仔細觀察,根本發現不了他們的蹤跡。
“埋伏的士兵要注意隱藏行蹤,每日更換一次埋伏地點,防止被曹魏軍隊的斥候發現。另外,在山林中設置陷阱,比如絆馬索、落石陷阱等,增加曹魏軍隊的傷亡。”薑維叮囑道。廖化一一記下,承諾會儘快落實。
巡查完雁門關和壺關後,薑維又前往西羌邊境。阿狼和新到的五千西羌騎兵早已在邊境線上搭建了營寨,營寨外設置了數道警戒線,士兵們騎著馬,正沿著警戒線巡邏。見到薑維到來,阿狼連忙迎上前:“將軍,西羌騎兵已全部到位,隨時準備迎戰曹魏軍隊。”
薑維跟著阿狼走進營寨,隻見營寨內的帳篷排列整齊,士兵們正圍著篝火,擦拭著彎刀和弓箭。阿狼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帳篷道:“那是咱們的議事帳篷,裡麵掛著西羌邊境的地圖,咱們一起商量下防禦部署吧。”
走進議事帳篷,薑維看著地圖上標注的防禦點位,問道:“目前西羌邊境的防禦重點在哪裡?”阿狼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峽穀道:“這個峽穀是曹魏軍隊繞道西羌的必經之路,我們在峽穀兩側的山坡上埋伏了兩千名騎兵,在峽穀入口處設置了拒馬和滾石,隻要曹魏軍隊進入峽穀,就能將他們一網打儘。”
薑維仔細觀察地圖,發現峽穀後方還有一條小路,雖然狹窄,但勉強能容納一人一馬通過:“這條小路為何沒有安排防守?若是曹魏軍隊派小股部隊從這裡繞過去,就能避開峽穀的防禦,偷襲咱們的後方。”阿狼臉色一變,他之前從未注意到這條小路:“都怪我大意,沒發現這條小路,我這就派五百名騎兵去防守。”
薑維搖頭道:“五百名騎兵不夠,這條小路地勢險要,派一千名騎兵駐守,在小路兩側設置陷阱,同時派斥候沿著小路巡查,防止曹魏軍隊提前察覺。另外,在營寨內儲備足夠的糧草和水源,若是被圍困,也能堅持一段時間。”阿狼連忙應下,當場安排士兵前往小路駐守。
巡查完所有防線後,薑維返回冀州。此時距離王淩進攻的日子隻剩十天,他召集張翼、廖化、諸葛瞻、阿狼等人來到太守府議事廳,將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一一告知眾人,同時再次強調各防線的職責,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
“接下來的十天,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關注曹魏軍隊的動向,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通報各防線。另外,讓士兵們加強訓練,熟悉防禦戰術,確保在戰鬥中能靈活應對。”薑維看著眾人,語氣嚴肅地說道。眾人齊聲應下,紛紛起身離開,返回各自的防線,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第二折斥候探敵傳情報
夜色如墨,晉陽城外的一處密林中,兩名蜀漢斥候正趴在草叢中,目光緊緊盯著遠處的曹魏軍營。他們是陳默手下的斥候,奉命前來探查曹魏軍隊的動向,已經在這裡潛伏了三天三夜。
“你看,曹魏軍營的燈比昨天多了不少,而且營寨的範圍也擴大了,恐怕是援軍到了。”其中一名斥候壓低聲音,對身旁的同伴說道。同伴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曹魏軍營內燈火通明,人影攢動,營寨外的帳篷一排排延伸出去,比三天前看到的規模大了將近一倍。
兩人不敢耽擱,等到天蒙蒙亮,趁著曹魏士兵換班的間隙,悄悄退出密林,朝著冀州方向疾馳而去。三日後,他們終於抵達冀州,顧不上休息,直接趕往太守府,向薑維稟報情況。
“將軍,我們在晉陽城外潛伏了三天,發現曹魏軍營規模擴大了一倍,營內燈火增多,士兵數量明顯增加,推測是洛陽派來的三萬援軍已經抵達。另外,我們還看到曹魏軍隊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有投石機、攻城梯,還有不少士兵在練習攀爬城牆,看樣子是在為進攻做準備。”其中一名斥候氣喘籲籲地說道,同時遞上繪製的曹魏軍營分布圖。
薑維接過分布圖,仔細查看起來。圖上清晰地標注了曹魏軍營的位置、帳篷數量、攻城器械的存放地點以及士兵的訓練區域。他指著圖上的一處高地問道:“這個高地上沒有帳篷,也沒有士兵活動,是什麼地方?”斥候回道:“這個高地地勢較高,能俯瞰整個軍營,我們猜測是曹魏軍隊的了望台,隻是我們潛伏的位置較遠,沒看到上麵有士兵駐守。”
薑維沉吟片刻,道:“立即派陳默親自去探查,確認高地上是否有了望台,以及曹魏軍隊的具體兵力部署和攻城器械的數量。另外,讓他留意曹魏軍隊的糧草運輸路線,若是能找到他們的糧道,或許能在開戰前截斷他們的糧草供應。”親兵連忙應下,轉身去通知陳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默接到命令後,當晚便喬裝成曹魏士兵,混入晉陽城中。他憑借著之前潛入晉陽的經驗,輕車熟路地來到曹魏軍營附近,找到一處隱蔽的山洞,作為臨時的觀察點。
接下來的五天裡,陳默白天潛伏在山洞中,觀察曹魏軍營的動向,晚上則趁著夜色,悄悄靠近軍營,收集更多情報。他發現高地上確實修建了了望台,每個了望台上有兩名士兵值守,手持望遠鏡,密切監視著周圍的動靜。軍營內共駐紮八萬士兵,其中三萬是洛陽派來的援軍,五萬是原本駐守在並州的軍隊。攻城器械方麵,共有投石機兩百台、攻城梯一百五十架,還有五十輛衝車,目前都存放在軍營西側的器械庫中。
此外,陳默還發現了曹魏軍隊的糧草運輸路線。他們的糧草主要從洛陽運來,經晉陽城外的一條官道運往軍營,每天有十支糧隊,每支糧隊有五十輛馬車,由五百名士兵護送。糧道兩側雖然有士兵巡邏,但巡邏間隔較長,存在偷襲的可能。
掌握這些情報後,陳默趁著夜色,悄悄離開了晉陽,朝著冀州方向返回。七日後,陳默抵達冀州,直接來到太守府,向薑維詳細稟報了探查結果,並遞上繪製的詳細兵力部署圖和糧道分布圖。
薑維看著分布圖,臉上露出凝重的神色:“八萬大軍,兩百台投石機,若是全力進攻,雁門關和壺關的防禦壓力會很大。不過,他們的糧道存在漏洞,我們可以派一支精銳部隊,在糧道上設伏,截斷他們的糧草供應。一旦糧草短缺,曹魏軍隊的士氣就會低落,進攻能力也會大大減弱。”
眾人紛紛點頭,張翼道:“我願意率領五千騎兵,去糧道上設伏。曹魏糧隊每天有五百名士兵護送,五千騎兵足夠應對,一定能截斷他們的糧草。”薑維搖頭道:“不行,雁門關需要你駐守,不能輕易離開。廖將軍,壺關的防禦相對穩固,你可派三千騎兵,由陳默帶領,去執行截斷糧道的任務。陳默熟悉晉陽附近的地形,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廖化和陳默同時起身應道:“末將遵命!”薑維繼續道:“陳默,你帶領三千騎兵,先去糧道附近勘察地形,選擇一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設伏。待糧隊經過時,先派一小股士兵騷擾糧隊,將護送的士兵引開,再派主力部隊搶奪糧草,燒毀糧車。切記,不可戀戰,得手後立即撤離,防止曹魏軍隊反撲。”陳默點頭,將薑維的命令牢記在心。
次日清晨,陳默率領三千騎兵,悄悄離開了冀州,朝著曹魏糧道方向疾馳而去。與此同時,薑維也派人將曹魏軍隊的最新動向通報給雁門關和西羌邊境的守軍,讓他們做好應對準備。張翼接到消息後,立即加強了雁門關的防禦,在關隘前增加了二十架投石機和五十架連弩,同時派斥候沿著關隘兩側的山林巡查,防止曹魏軍隊從側麵偷襲。阿狼則在西羌邊境的峽穀和小路中增設了更多陷阱,派士兵日夜值守,確保不會讓曹魏軍隊繞道而過。
陳默率領騎兵抵達曹魏糧道附近後,經過兩天的勘察,最終選擇在一處山穀中設伏。山穀兩側的山坡陡峭,中間的道路狹窄,正好能容納糧隊通過。陳默將三千騎兵分為三隊:一隊一千人,埋伏在山穀左側的山坡上,負責攻擊糧隊的前部;一隊一千人,埋伏在山穀右側的山坡上,負責攻擊糧隊的後部;還有一隊一千人,隱藏在山穀後方的密林中,負責攔截逃跑的曹魏士兵和燒毀糧車。
布置完畢後,陳默派兩名斥候前去探查糧隊的行蹤。兩日後,斥候回報,糧隊將於明日午時經過山穀。陳默立即召集士兵,再次強調作戰計劃,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
次日午時,遠處傳來馬蹄聲和車輪聲,曹魏糧隊緩緩進入山穀。糧隊前部是兩百名騎兵,中間是五十輛糧車,後部是三百名步兵,正小心翼翼地沿著道路前進。當糧隊全部進入山穀後,陳默一聲令下,左側山坡上的騎兵率先發起進攻,箭矢如雨點般射向糧隊前部的曹魏騎兵。
曹魏騎兵毫無防備,紛紛中箭落馬。糧隊後部的步兵見狀,連忙舉起盾牌,想要保護糧車,右側山坡上的騎兵趁機發起進攻,揮舞著彎刀,朝著步兵衝去。山穀中的喊殺聲瞬間響起,曹魏士兵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陳默率領山穀後方的騎兵衝了出來,攔住了逃跑的曹魏士兵,同時命令士兵點燃火把,燒毀糧車。熊熊大火燃起,糧車被燒得劈啪作響,糧食在火中化為灰燼。經過一個時辰的廝殺,曹魏士兵死傷過半,剩下的人見大勢已去,紛紛跪地投降。
陳默看著被燒毀的糧車,心中鬆了口氣,立即下令士兵收拾戰場,帶著俘虜和繳獲的兵器,朝著冀州方向撤離。當曹魏軍隊得知糧隊被劫的消息後,王淩大怒,立即派一萬騎兵前去追擊,但陳默早已帶著士兵消失在山林中,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