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玉門風起傳急報
洛陽的暮春總是裹挾著溫潤的風,太極殿外的梧桐新葉舒展如翠,簷角銅鈴隨風輕響,與殿內肅穆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早朝時分,文武百官按序列立,禦案後劉禪神色平和,正聽戶部尚書奏報北疆互市的歲入賬目,話音未落,一名驛卒身披塵土,手持紅色急報,踉蹌著闖入殿內。
“陛下!西域八百裡加急!”驛卒跪地高聲稟報,聲音帶著長途奔襲的沙啞,“西域都護府急報,鄯善國聯合龜茲、焉耆三國,突然關閉絲路要道,劫掠大漢商隊十七支,斬殺護衛三百餘人,都護郭淮將軍率軍阻攔,卻遭三國聯軍伏擊,被困於輪台城內!”
劉禪臉上的笑意瞬間褪去,猛地拍案而起:“放肆!鄯善國等向來歸附朝廷,為何突然反叛?”他接過急報,逐字細看,眉頭越擰越緊,“郭淮奏稱,三國背後有曹魏暗使挑撥,許諾以涼州之地為誘餌,鼓動他們截斷絲路,斷絕我大漢西域商稅與良馬來源。如今輪台城糧草僅夠支撐十日,西域都護府三萬駐軍被分割包圍,形勢危急!”
殿內一片嘩然,百官竊竊私語。蔣琬出列躬身道:“陛下,西域乃大漢商路命脈,每年商稅占國庫三成,更有汗血馬、玉石等戰略物資供應。若絲路斷絕,不僅財政受損,西北邊防也將失去屏障。臣建議即刻調派關中駐軍馳援西域,解輪台之圍。”
董允搖頭道:“太尉所言雖急,卻欠周全。關中至西域路途遙遠,糧草轉運艱難,大軍抵達至少需一月,屆時輪台城恐已失守。且曹魏既然暗中挑撥,必有後手,貿然出兵恐遭伏擊。不如先派使者前往西域,探查三國反叛實情,再做打算。”
兩人各執一詞,百官議論紛紛。劉禪目光投向武將隊列前端的薑維,沉聲道:“伯約,你久掌邊防,深諳西域局勢,此事你有何良策?”
薑維身著銀甲,跨步出列,拱手道:“陛下,蔣太尉與董司徒所言皆有道理,但均非最優之策。西域諸國地處偏遠,向來首鼠兩端,曹魏以利誘之,他們便敢反叛,可見其核心訴求無非是利益與安全感。若單純出兵鎮壓,諸國恐會徹底倒向曹魏,聯手對抗我大漢;若僅派使者調停,則顯朝廷軟弱,難以震懾叛亂諸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百官,繼續說道:“臣建議,效仿漠南秋狩之策,以‘巡商護路’為名,親率兩萬輕騎馳援西域。一來輕騎速度快,二十日內可抵達輪台,解燃眉之急;二來沿途展示軍威,震懾沿途搖擺諸國;三來抵達西域後,恩威並施——平定反叛三國,安撫其餘諸國,同時重建絲路秩序,確保商路暢通。此外,臣還將攜帶絲綢、茶葉等中原特產,沿途與諸國互通有無,強化貿易聯結,讓他們知曉依附大漢的利益遠勝於勾結曹魏。”
蔣琬麵露憂色:“伯約,西域路途險惡,戈壁沙漠遍布,且曹魏暗使行蹤不明,你親率輕騎前往,安危堪憂啊!”
薑維笑道:“太尉放心,臣早年隨丞相平定南中時,便曾穿越荒漠,熟悉戈壁行軍之道。此次隨行帶足水囊、乾糧與向導,再挑選精銳輕騎,日夜兼程,必能安全抵達。且輕騎機動靈活,即便遭遇伏擊,也可快速突圍。至於曹魏暗使,臣自有辦法應對,定讓他們的陰謀落空。”
劉禪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道:“伯約所言甚合朕意!西域商路絕不可斷,你此次前往,既要解輪台之圍,也要安定西域諸國,重建絲路秩序。朕任命你為西域巡商大都督,總領兩萬輕騎,擇日啟程。蔣琬留守洛陽,統籌糧草物資供應;董允負責協調沿途州府,確保大軍補給暢通。”
“臣領命!”薑維躬身接旨,心中已有了初步謀劃。
散朝後,薑維返回府中,即刻召集親衛將領陳武、張翼商議。陳武道:“將軍,西域諸國中,鄯善國實力最強,國王尉屠耆野心勃勃,此次反叛必是他牽頭。龜茲、焉耆兩國實力較弱,多是被鄯善裹挾。我們抵達西域後,當以速戰速決之勢擊破鄯善主力,其餘兩國自會不戰而降。”
張翼補充道:“將軍,西域戈壁缺水少糧,大軍行軍需格外謹慎。且曹魏暗使可能會聯絡西域諸國中的反對勢力,在沿途設伏,我們需提前派斥候探查路況,確保行軍安全。”
薑維點頭道:“你們所言極是。陳武,你即刻前往長安,挑選兩萬精銳輕騎,要求士兵皆善騎射、耐饑渴,同時籌備足夠的水囊、乾糧、帳篷與藥品,三日後在長安城外集結。張翼,你帶領五百斥候,提前前往西域方向,探查鄯善聯軍的部署、沿途水源與路況,若發現曹魏暗使蹤跡,務必查明其聯絡對象與陰謀,及時傳信回報。”
兩人領命而去。薑維隨後前往太仆寺,挑選了一千匹上好的汗血馬與西域良馬,作為騎兵坐騎與備用馬匹。又前往工部,領取了最新改製的連弩、短刀與輕便鎧甲——這些裝備專為戈壁作戰設計,輕便耐用,攻擊力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日後,長安城外的校場上,兩萬輕騎整裝待發。士兵們身著銀灰色輕便鎧甲,背負水囊與乾糧,手持連弩與短刀,坐騎神駿,隊列整齊。劉禪特意從洛陽趕來送行,蔣琬、董允等大臣隨行。
劉禪握住薑維的手道:“伯約,西域安危係於你一身,務必保重自身安全,早日平定叛亂,恢複絲路暢通。洛陽這邊,朕會全力支持你,糧草物資將源源不斷運往西域。”
薑維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負陛下所托,不破叛亂,不回洛陽!”
說罷,他翻身上馬,高舉馬鞭,高聲道:“出發!”
兩萬輕騎浩浩蕩蕩向西進發,馬蹄聲震徹大地,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大軍沿渭水西行,經陳倉、天水,一路向西挺進。薑維身先士卒,始終走在隊伍前方,每日隻休息三個時辰,督促大軍加快行軍速度。沿途州府早已接到旨意,提前籌備好糧草與水源,大軍無需停留,直接補給後繼續前進,行軍效率遠超預期。
十日後,大軍抵達玉門關。玉門關守將率領官兵出城迎接,將薑維等人接入城中休息。當晚,守將向薑維詳細稟報西域情況:“將軍,鄯善國王尉屠耆率領三萬大軍,聯合龜茲一萬五千兵力、焉耆一萬兵力,共計五萬五千大軍,包圍了輪台城。郭淮將軍率領城中一萬守軍頑強抵抗,已堅守八日,但糧草即將耗儘,傷亡也日益增多。此外,我們探知,曹魏暗使是前魏西域校尉令狐愚,此人常年在西域活動,與鄯善、龜茲等國貴族交往密切,此次正是他攜帶大量金銀珠寶與曹魏朝廷的冊封詔書,鼓動諸國反叛。”
薑維聞言,眉頭微皺:“令狐愚?此人頗有謀略,當年曾輔佐曹真鎮守西域,手段狠辣。他此次鼓動諸國反叛,絕非單純為了截斷絲路,恐怕還想趁機扶持傀儡政權,將西域徹底納入曹魏勢力範圍。”
他沉思片刻,對陳武道:“明日大軍穿過玉門關後,兵分兩路。你率領一萬輕騎,攜帶足夠的糧草與藥品,全速前往輪台城,從外部猛攻聯軍包圍圈,務必在三日內與郭淮將軍會師,解輪台之圍。我率領一萬輕騎,直奔鄯善國都城扜泥城,趁尉屠耆主力在外,一舉攻占其都城,斷其退路。”
陳武擔憂道:“將軍,鄯善國都城雖主力外出,但仍有五千守軍,你僅率一萬輕騎前往,是否兵力不足?”
薑維笑道:“無妨。鄯善國守軍多是步兵,且久疏戰陣,我軍輕騎衝擊力強,趁其不備,定能一舉破城。更何況,尉屠耆得知都城被圍,必然會率軍回援,屆時你與郭淮將軍可率軍追擊,我在扜泥城設伏,前後夾擊,定能將鄯善聯軍一網打儘。”
次日清晨,大軍兵分兩路,分彆向輪台城與扜泥城進發。玉門關外,戈壁無垠,黃沙漫天,烈日當空,氣溫極高。士兵們雖口乾舌燥,但個個精神抖擻,緊隨薑維的旗幟,向西疾馳而去。
薑維率領的一路大軍,在戈壁中疾馳五日,期間隻在沿途綠洲短暫休整補水。第五日傍晚,大軍抵達扜泥城郊外。薑維下令大軍在沙丘後隱蔽,派斥候潛入城中探查。半個時辰後,斥候回報:“將軍,扜泥城守軍果然隻有五千,且多分布在城門與城牆,城內防備鬆懈。尉屠耆的家眷與貴族都在城中,守軍將領是尉屠耆的弟弟尉犁,此人膽小懦弱,並無多少軍事才能。”
薑維大喜,當即下令:“全軍休整一個時辰,三更時分,對扜泥城發起猛攻!騎兵分為四隊,分彆進攻東西南北四門,重點攻擊東門,破門後直搗王宮,控製尉屠耆的家眷與貴族,迫使守軍投降。”
三更時分,夜色如墨,扜泥城一片寂靜。薑維一聲令下,一萬輕騎如猛虎下山,直奔四門而去。騎兵們手持火把,呐喊著衝向城牆,連弩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城牆上的守軍。城牆上的鄯善守軍毫無防備,被打得暈頭轉向,紛紛棄城而逃。
東門很快被攻破,薑維率領主力騎兵衝入城中,直奔王宮。王宮守軍試圖抵抗,但在精銳輕騎的衝擊下,不堪一擊。短短一個時辰,王宮便被攻占,尉屠耆的家眷與城中貴族全部被控製。尉犁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殘餘守軍投降。
攻占扜泥城後,薑維下令士兵不得驚擾百姓,嚴守軍紀。他讓人將尉屠耆的家眷妥善安置,同時召集城中貴族,曉諭道:“大漢與鄯善國世代友好,此次尉屠耆國王受曹魏暗使蠱惑,反叛朝廷,圍攻輪台城,已犯下滔天大罪。但我大漢向來寬宏大量,隻要你們勸說尉屠耆國王迷途知返,率軍投降,朝廷可既往不咎,仍保留鄯善國的地位,繼續與大漢通商往來。若執迷不悟,大軍定將其徹底剿滅,玉石俱焚!”
貴族們聞言,紛紛表示願意勸說尉屠耆投降。薑維當即挑選兩名威望較高的貴族,讓他們攜帶自己的書信,前往輪台城見尉屠耆。
與此同時,陳武率領的一萬輕騎也抵達了輪台城外。此時,鄯善聯軍已圍攻輪台城十日,城中糧草斷絕,士兵傷亡過半,郭淮將軍正率領殘餘士兵頑強抵抗,形勢岌岌可危。陳武見聯軍包圍圈嚴密,當即下令騎兵分為兩隊,從南北兩個方向對包圍圈發起猛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聯軍猝不及防,被輕騎衝得陣腳大亂。陳武身先士卒,手持長槍,斬殺聯軍將領數人,士兵們士氣大振,奮勇殺敵。郭淮在城上見援軍到來,大喜過望,當即率領城中殘餘士兵出城反擊。聯軍腹背受敵,軍心大亂,紛紛潰敗。
正當陳武與郭淮會師,準備追擊聯軍時,尉屠耆收到了來自扜泥城的書信與貴族的勸說。得知都城被攻占,家眷與貴族被控製,尉屠耆大驚失色,心中動搖。令狐愚見狀,連忙勸道:“國王陛下,此時絕不能投降!薑維雖攻占扜泥城,但我軍主力仍在,隻要我們堅守陣地,曹魏大軍很快就會西進支援,到時候定能反敗為勝,奪回都城!”
尉屠耆猶豫道:“可家眷與貴族都在薑維手中,若不投降,他們恐有性命之憂。且大漢軍威強盛,我軍剛剛戰敗,士氣低落,如何能堅守得住?”
令狐愚道:“國王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隻要我們能占據西域,日後何愁不能救出家人,再創輝煌?若此時投降,不僅會失去王位,恐怕還會被薑維處死,得不償失!”
尉屠耆被令狐愚說動,咬牙道:“好!我聽先生之言,絕不投降!傳我命令,收攏殘兵,退守龜茲國,與龜茲、焉耆兩國聯軍彙合,再圖後事!”
於是,尉屠耆率領殘餘聯軍,向龜茲國方向撤退。陳武與郭淮見狀,想要追擊,卻被薑維派來的信使攔下。信使帶來薑維的命令:“無需追擊尉屠耆,聯軍已遭重創,不足為懼。你與郭淮將軍率領大軍,前往扜泥城彙合,休整後再圖西域全局。”
陳武與郭淮雖心中疑惑,但仍遵照命令,率領大軍前往扜泥城。兩日後,大軍抵達扜泥城,與薑維會師。郭淮見到薑維,連忙躬身道:“多謝將軍及時馳援,否則輪台城早已失守,末將也性命不保。”
薑維扶起郭淮,笑道:“郭將軍堅守輪台城十日,勞苦功高,無需多禮。此次聯軍雖未被全殲,但已遭重創,尉屠耆率領殘部退守龜茲,不足為慮。我們當下首要之事,是休整軍隊,安撫鄯善國民眾,同時聯絡西域其他諸國,孤立反叛的鄯善、龜茲、焉耆三國。”
郭淮點頭道:“將軍所言極是。西域諸國中,於闐、疏勒等國向來忠於大漢,此次並未參與反叛。我們可派使者前往這些國家,告知他們朝廷巡商護路的來意,爭取他們的支持。”
薑維道:“正有此意。我已備好書信與禮物,你即刻派使者前往於闐、疏勒等國,邀請他們的國王前往扜泥城會麵,共商西域安定與絲路暢通之事。另外,加強扜泥城的防禦,防止尉屠耆回師反撲。”
郭淮領命而去。薑維則與陳武一起,整頓軍隊,安撫百姓。扜泥城中的百姓見大漢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且不追究普通民眾的責任,心中的恐懼漸漸消散,紛紛恢複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幾日後,於闐、疏勒等國的國王陸續抵達扜泥城。薑維親自出城迎接,以禮相待,在王宮設宴款待各國國王。宴席上,薑維說道:“諸位國王陛下,此次鄯善、龜茲、焉耆三國受曹魏暗使蠱惑,反叛朝廷,截斷絲路,劫掠商隊,不僅損害了大漢的利益,也讓西域諸國的貿易受損。我大漢此次派軍前來,並非為了征服西域,而是為了平定叛亂,重建絲路秩序,讓諸國能夠繼續與中原通商,共享貿易之利。”
於闐國王起身道:“薑將軍所言極是。曹魏向來野心勃勃,若讓他們控製西域,諸國必將遭受滅頂之災。我於闐國願始終忠於大漢,全力支持將軍平定叛亂,恢複絲路暢通。”
疏勒國王也附和道:“我疏勒國也願支持大漢,若將軍需要兵力支援,我們即刻調派軍隊前來。”
其他諸國國王也紛紛表示願意支持大漢,反對反叛三國。薑維大喜道:“多謝諸位國王的支持!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平定叛亂,讓西域重歸安定。朝廷承諾,待叛亂平定後,將擴大與諸國的貿易規模,降低關稅,在沿途增設驛站與互市,為商隊提供保護,讓諸國百姓都能過上富足的日子。”
宴席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諸國國王返回後,紛紛調派軍隊前往扜泥城,協助薑維作戰。同時,他們還封鎖了與鄯善、龜茲、焉耆三國的貿易往來,切斷了三國的物資供應。
薑維見時機成熟,當即召集陳武、郭淮與諸國將領,商議平定叛亂的計劃。薑維道:“如今,反叛三國已被孤立,物資匱乏,士氣低落。尉屠耆率領殘部退守龜茲,與龜茲、焉耆聯軍彙合,總兵力約三萬餘人,駐守在龜茲都城延城。我們的兵力已達四萬餘人,且士氣高昂,裝備精良,具備了決戰的條件。”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計劃兵分三路,進攻延城。一路由郭淮將軍率領一萬漢軍與五千於闐軍隊,從正麵進攻延城南門;二路由陳武將軍率領一萬漢軍與五千疏勒軍隊,從側麵進攻延城西門;三路由我率領一萬漢軍與五千其他諸國軍隊,繞至延城北門,截斷聯軍的退路。三路大軍同時發起進攻,定能一舉攻破延城,全殲聯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次日,三路大軍兵分三路,向龜茲都城延城進發。
第二折延城決戰破聯軍
龜茲都城延城位於西域中部,城池堅固,四周環繞著戈壁與綠洲,是西域的軍事重鎮之一。尉屠耆率領殘部退守延城後,與龜茲國王白純、焉耆國王龍會彙合,收攏兵力,加固城防,準備與薑維大軍決戰。
令狐愚站在延城城樓上,望著遠處緩緩逼近的大漢聯軍,對尉屠耆、白純、龍會三人道:“三位國王陛下,薑維大軍來勢洶洶,但我軍占據地利,城池堅固,糧草充足,隻要堅守不出,待他們糧草耗儘,自會不戰而退。屆時,我們再聯合曹魏大軍,反擊大漢,定能將他們趕出西域。”
白純皺眉道:“令狐先生,薑維大軍兵力雄厚,且有西域諸國相助,若他們全力攻城,延城恐怕難以堅守。不如我們主動出擊,趁他們立足未穩,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龍會也附和道:“白純國王所言極是。我焉耆軍隊擅長騎射,若出城偷襲,定能重創漢軍。”
尉屠耆猶豫不決,看向令狐愚。令狐愚搖頭道:“不可!薑維用兵狡詐,必然早有防備。若我們主動出城,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延城城牆高大厚實,漢軍缺乏攻城器械,想要攻破絕非易事。我們隻需堅守城池,派斥候密切監視漢軍動向,等待曹魏援軍即可。”
尉屠耆覺得令狐愚所言有理,便下令道:“傳我命令,全軍堅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戰!誰敢違抗軍令,立斬不赦!”
三日之後,薑維三路大軍陸續抵達延城郊外,在城外紮下營寨,形成合圍之勢。薑維騎著戰馬,繞城巡視一周,仔細觀察延城的城防布局。延城城牆高約三丈,厚兩丈,城牆上布滿了箭樓與垛口,守軍手持弓箭、滾石,嚴陣以待。城外有一條護城河,雖然河水不深,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
回到營中,薑維召集陳武、郭淮與諸國將領商議攻城之策。郭淮道:“將軍,延城城防堅固,守軍人數眾多,若強行攻城,我軍必將傷亡慘重。不如我們采用圍而不攻之策,切斷城中的糧草與水源,待守軍士氣低落、糧草耗儘時,再發起總攻。”
陳武搖頭道:“郭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圍而不攻耗時太久,曹魏援軍隨時可能到來,屆時我們將腹背受敵。不如我們集中兵力,猛攻南門,南門是延城的正門,也是城防最薄弱之處,隻要攻破南門,延城便可不攻自破。”
於闐將領也道:“我軍帶來了一些攻城錘與雲梯,可協助漢軍攻城。隻要將軍下令,我們願率領先鋒部隊,強攻南門。”
薑維沉吟片刻,道:“兩位將軍所言皆有道理,我們可將兩種策略結合起來。一方麵,派部分兵力圍攻東、西、北三門,虛張聲勢,牽製守軍兵力;另一方麵,集中主力部隊,猛攻南門,同時派人挖掘地道,直通南門城牆之下,炸毀城牆,為攻城部隊開辟通道。”
他頓了頓,繼續部署道:“郭淮將軍,你率領一萬漢軍與五千於闐軍隊,圍攻東、西兩門,每日佯攻數次,牽製守軍兵力,不得讓他們增援南門;陳武將軍,你率領一萬漢軍與五千疏勒軍隊,擔任主攻,集中攻城錘、雲梯等器械,猛攻南門;我率領剩餘兵力,圍攻北門,同時監督工兵挖掘地道;諸國軍隊負責警戒,防止守軍出城偷襲與曹魏援軍到來。”
眾人領命而去,各自部署兵力,準備攻城。
次日清晨,攻城之戰正式打響。郭淮率領軍隊分彆向東、西兩門發起佯攻,士兵們呐喊著衝向城牆,將雲梯架在城牆上,佯裝攀爬。城牆上的守軍見狀,連忙集中兵力防守東、西兩門,射箭、投擲滾石,抵禦漢軍的進攻。
與此同時,陳武率領主攻部隊,對南門發起了猛烈進攻。攻城錘撞擊著城門,發出沉悶的巨響,城門搖搖欲墜。士兵們扛著雲梯,冒著箭雨,奮勇攀爬城牆。城牆上的守軍拚死抵抗,不少漢軍士兵倒在血泊中,但後續士兵毫不畏懼,前赴後繼地衝向城牆。
薑維則在北門督工兵挖掘地道。工兵們手持鐵鍬、鋤頭,日夜不停地挖掘,地道向南門城牆之下延伸。為了防止被守軍發現,地道挖掘得十分隱蔽,且挖掘過程中儘量減少聲響。
延城之中,尉屠耆、白純、龍會三人得知漢軍猛攻南門,心中十分焦急。白純道:“陛下,南門守軍壓力巨大,請求增援!”
尉屠耆連忙下令道:“調派五千兵力,增援南門!務必守住南門,絕不能讓漢軍攻破!”
令狐愚連忙阻止道:“國王陛下,不可!漢軍圍攻東、西兩門,看似佯攻,實則可能是聲東擊西之計。若我們調派大量兵力增援南門,東、西兩門必將空虛,漢軍很可能趁機攻破東、西兩門。”
尉屠耆道:“可南門已經岌岌可危,若不增援,南門很快就會被攻破!”
令狐愚道:“國王陛下放心,南門城牆堅固,漢軍一時難以攻破。我們可派少量兵力增援南門,同時加強東、西兩門的防禦,確保萬無一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尉屠耆覺得令狐愚所言有理,便改令道:“調派兩千兵力增援南門,剩餘兵力堅守東、西、北三門,不得有誤!”
然而,這兩千兵力對於南門的守軍來說,隻是杯水車薪。陳武率領的主攻部隊攻勢越來越猛,南門城門被攻城錘撞擊得裂開了一道縫隙,城牆上也被漢軍士兵攻破了幾處缺口,守軍傷亡慘重。
三日後,工兵終於挖掘地道成功,抵達了南門城牆之下。薑維得知消息後,大喜過望,當即下令道:“準備火藥,炸毀城牆!”
工兵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火藥放入地道之中,點燃引線後迅速撤離。片刻之後,一聲驚天巨響,南門城牆被炸毀了一道十餘丈寬的缺口,煙塵彌漫,碎石飛濺。
城牆上的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後退。陳武見狀,高聲道:“兄弟們,城牆已破,隨我衝啊!”
他率領主攻部隊,從缺口處衝入城中,與守軍展開激烈的巷戰。郭淮得知南門城牆被炸毀,也下令向東、西兩門發起猛攻,守軍腹背受敵,軍心大亂。
尉屠耆、白純、龍會三人得知南門被攻破,大驚失色,連忙率領宮中衛隊,想要從北門突圍。然而,薑維早已在北門設下埋伏,等待他們自投羅網。
當尉屠耆等人率領衛隊衝到北門時,薑維一聲令下,伏兵四起,箭矢如雨點般射向衛隊。衛隊士兵紛紛中箭落馬,陣型大亂。薑維手持長槍,率軍衝殺過去,與尉屠耆等人展開激戰。
令狐愚見大勢已去,想要趁亂逃跑,卻被陳武的部下生擒活捉。尉屠耆、白純、龍會三人奮力抵抗,但最終寡不敵眾,被漢軍生擒。
城中的守軍見國王被擒,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延城決戰,漢軍大獲全勝,斬殺守軍一萬餘人,俘虜兩萬餘人,繳獲糧草、兵器無數。
薑維下令士兵不得驚擾城中百姓,嚴守軍紀。他讓人將尉屠耆、白純、龍會、令狐愚四人押入大帳,親自審問。
大帳之中,令狐愚被押在最前麵,他昂首挺胸,拒不低頭。薑偉大聲道:“令狐愚,你身為曹魏降臣,不思報效大漢,反而蠱惑西域諸國反叛,劫掠商隊,圍攻輪台城,犯下滔天大罪,今日被擒,還有何話可說?”
令狐愚冷笑道:“薑維,你不要得意忘形!曹魏大軍不久就會西進,收複西域,到時候定將你碎屍萬段!我令狐愚生為魏臣,死為魏鬼,絕不投降!”
薑維怒喝道:“冥頑不靈!來人,將令狐愚拖下去,斬首示眾,傳首西域諸國,讓他們知曉勾結曹魏、反叛大漢的下場!”
士兵們將令狐愚拖出大帳,片刻之後,一顆血淋淋的頭顱被呈了上來。尉屠耆、白純、龍會三人見狀,嚇得渾身發抖,麵如死灰。
薑維看向三人,沉聲道:“你們三人受令狐愚蠱惑,反叛朝廷,本應處以極刑。但我大漢向來寬宏大量,隻要你們真心悔改,歸附朝廷,朝廷可既往不咎,仍保留你們的王位,讓你們繼續治理本國。若執迷不悟,令狐愚就是你們的下場!”
尉屠耆連忙跪地求饒道:“薑將軍,臣一時糊塗,被令狐愚蠱惑,才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願真心歸附朝廷,永遠忠於大漢,再也不敢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