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的皖城春日來得格外早,三月的暖陽把太守府後院的青磚曬得發燙。十二歲的小喬踮著腳尖去夠槐樹上的紙鳶,鵝黃裙裾掃過滿地落花。她忽然聽見牆外傳來兵器相撞的脆響,手腕一抖扯斷了風箏線。
"哎呀!"眼看著彩蝶般的紙鳶打著旋兒栽進隔壁院牆,小姑娘提著裙角就往側門跑。沾著槐花瓣的繡鞋踏過青石板,驚得簷下兩隻灰鴿子撲棱棱飛上房梁。
演武場裡,銀甲少年正將一杆紅纓槍舞得虎虎生風。突然有片陰影掠過眼角,他順勢挑槍一刺,槍尖正戳穿那隻墜落的紙鳶。碎紙片混著槐花紛紛揚揚落下,在日光裡像是下了一場金雨。
"賠我風箏!"脆生生的嬌喝驚得周瑜手腕一抖。他轉頭看見個梳雙丫髻的小姑娘提著裙裾衝進來,發間纏著幾縷斷了的紅線,隨著跑動在耳邊晃啊晃的。
少年將軍突然起了玩心,反手將殘破的紙鳶係在槍頭:"姑娘接好了!"話音未落紅纓槍淩空畫了個半圓,那團殘骸竟旋轉著飛回槐樹梢頭。驚起的雀鳥撲簌簌掠過屋簷,幾片白羽飄落在小喬發間。
"這招叫"琴音繞梁"。"周瑜收槍時銀甲發出清脆的碰撞聲,他望著樹梢上隨風晃動的紙鳶殘骸笑道:"等姑娘長高些,自然能取下來。"這話氣得小喬直跺腳,繡著桃花的鞋尖把地上的槐花碾出汁液,空氣裡頓時漫開甜膩的香氣。
當夜月色清亮如水,小喬抱著繡枕翻來覆去睡不著。窗外槐樹沙沙作響,她突然掀開錦被赤腳跳下床。月光透過菱花窗在地上織出銀網,映得少女腕間銀鈴泛著冷光。
太守府的圍牆對常爬樹的小喬來說不算難事。她提著裙角躡手躡腳繞過巡夜家丁,卻在後門溪畔撞見個熟悉的身影。周瑜正坐在青石上擦劍,月光順著劍刃流淌,映出他眉間一點朱砂似的紅痕。
"將軍的槍,可能護住紙鳶不落?"小喬故意踩斷根枯枝。看著少年猛然回頭時發梢濺起的水珠,她得意地揚起下巴,全然沒發覺鬢角還沾著片槐花瓣。
劍身寒光裡映出少女狡黠的笑靨,周瑜忽然割斷戰袍流蘇係在樹梢。深青色絲絛在夜風裡飄搖,像極了白日裡斷掉的風箏線。"以此為誓。"他說這話時,遠處傳來更夫敲梆子的聲響,驚起蘆葦叢中幾隻夜鷺。
轉眼到了清明時節,連綿春雨將皖城青石板路洗得發亮。小喬撐著油紙傘溜進演武場,懷裡揣著新糊的燕子紙鳶。細雨在周瑜的銀甲上凝成水珠,他正教新兵擺陣,紅纓槍尖挑破雨簾時帶起細碎銀光。
"周將軍!"少女清亮的嗓音驚得列陣士兵亂了步伐。周瑜轉身時,看見小喬提著濕透的裙角站在雨裡,懷裡護著的紙鳶倒是半點沒沾水。她鼻尖凍得發紅,眼睛卻亮得像淬了星子:"你說過要教我使槍的!"
士兵們憋笑的動靜讓周瑜耳根發燙。他解下披風扔過去,玄色布料兜頭罩住濕漉漉的小姑娘:"先學握槍。"話音未落,一杆木槍已塞進小喬手裡。沉甸甸的槍杆壓得她手腕發酸,卻倔強地不肯喊疼。
雨勢漸大時,演武場東頭突然傳來爽朗大笑。孫策扛著長戟大步流星走來,蓑衣上的雨水隨著步伐甩出弧線:"公瑾這是要培養女將軍?"他伸手想揉小喬發頂,卻被木槍啪地打開。
"伯符兄來得正好。"周瑜笑著將紅纓槍拋給摯友,"昨日說的"鶴翼陣"改良......"兩人討論聲漸遠,小喬抱著木槍蹲在屋簷下,看雨滴在青磚上敲出漣漪。她忽然發現周瑜擦劍時總愛撫過劍柄處的青玉墜子,那抹翠色在雨霧中格外清透。
春去夏至,槐花開敗時皖城迎來暑氣。這日小喬正趴在涼亭石桌上描花樣,忽聽得牆外傳來馬蹄聲疾。她踮腳張望,隻見周瑜策馬掠過巷口,銀甲在烈日下晃得人睜不開眼。往日總束得齊整的發冠有些歪斜,幾縷碎發被汗水黏在頸側。
"喬姑娘可知醫館在何處?"馬上少年嗓音沙啞得厲害。小喬這才看清他懷裡抱著個渾身是血的士卒,暗紅血跡正順著馬鞍往下滴。她慌忙指了方向,看著周瑜疾馳而去時,忽然想起《三國殺》卡牌上那句"替我擋著",喉頭莫名發澀。
蟬鳴最盛的午後,小喬拎著食盒溜進兵營。周瑜正在帳中看地形圖,聽見銀鈴聲響頭也不抬:"放桌上吧。"卻見食盒裡除了糕點,還躺著個嶄新的錦囊,杏色緞麵上繡著歪歪扭扭的"瑜"字。
"喬夫人說將軍近日咳疾複發。"小喬指尖絞著衣帶,眼睛盯著帳外飄揚的旌旗,"裡頭是川貝枇杷膏......"話沒說完就被帳外喧嘩打斷。孫策拎著酒壇闖進來,濃鬱酒氣衝得小喬直皺眉。
"公瑾你看這個!"孫策將卷軸往案上一拍,輿圖上朱砂標記刺眼如血,"曹賊又要......"他突然瞥見案上錦囊,促狹笑意漫上眼角:"我們小喬姑娘這是要"樂不思蜀"啊?"
周瑜握拳輕咳一聲,耳尖卻泛起薄紅。帳外忽起大風,將案上輿圖卷起一角。小喬趁亂溜出軍帳時,聽見身後傳來周瑜清朗的聲音:"待秋涼了,教你真正的"琴音繞梁"。"
喜歡卡鑒梟雄傳請大家收藏:()卡鑒梟雄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