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通他們故人相見,分外熱情,大家坐在一起親切的勁頭一時也沒有過去。
關興看到馬通這個樣子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他雖然一直都在漢中,但對於這邊的情況非常關心,自然知道馬通乾了很多大事,可沒想到現在看到他和一個老農一樣,穿了一件半袖的大襯衫,半卷著褲管,腳上手上身上都是爛泥點,這哪裡還有半點名將的風采?他心裡有一陣說不出來的滋味,全都是對於魏延的不滿,要不是這位明裡暗裡的壓製馬通,他又怎麼可能是這個樣子?
之前他可是一點也看不起馬通的,總覺得這個人就是廢物,可自從上一次他們發生了衝突,反而一下子關係變得特彆好了,這一段時間他一直都和馬通有書信來往,所以這一次剛剛來到隴西地區就第一時間來找馬通,他太想要看看這個已經被自己認定的兄弟了。
馬通此時也注意到了和關興他們一起來的那個青年人,之前他騎著馬,現在下了馬也終於看清楚了長相,此人二十來歲的樣子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看上去就儀表堂堂,有著相當不凡的樣子。
“這位是?”
“忘了給你介紹了,這位是趙廣,趙四叔的二公子,你可以叫他叔銘。”關興特彆開心的指著那個年輕人說道。
那個人也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馬文達的大名我是如雷貫耳,我一直都想著和你見一麵,今天終於得償所願了。”
馬通哪裡會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這可是趙雲的二公子,難怪長得這麼英俊瀟灑,於是立刻拱手行禮“原來是二公子,小可有禮了。”
趙廣年輕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功績,一直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才終於有了機會上戰場殺敵報國,可那也是他最後的光芒。
中年得子的趙雲不希望兒子再去衝陷陣,他更想讓兩個兒子能夠成為治國的棟梁之才。除了一些基本的防身武藝之外,趙雲給他們請了成都的學者來授課,從此兄弟倆每天就跟著學起了儒學典故與治國論道。長子趙統的性格與父親非常相似,沉穩低調嚴謹,循規蹈矩的他安靜地聽著老師的講學,但是趙廣就與哥哥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利落果敢的他更喜歡舞槍弄棒。趙雲經常不在家,家人也沒有管得了趙廣,當趙統在安心讀書之時,趙廣就經常去各府之中以武會友,麵對著年齡要比自己大一些的關興、張苞,他也能夠挺槍相迎,時間長了這位將門虎子趙廣在成都也是小有盛名,大家也非常看好這位年輕小將,有時也會對他指點一番。
趙雲看在眼裡一直沒有聲張,到了晚年的時候他又教了一些槍法給他,不過大部分的趙家槍法都傳給了沉穩低調的長子趙統。因為勇悍好武的趙廣成為了他最大的擔心,趙雲在臨終前也留下了遺訓,那就是留在家中做些閒職,不許到軍前效力,也不能與眾多官員走得太近。
父親病逝後他們跑到了丞相府中報喪,低調嚴謹的趙統當上了虎賁中郎督,真正按照父親所說成為了禁軍中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職,娶妻生子朝中當值的生活讓大家漸漸忘卻了趙家長子。而當上牙門將的趙廣格外興奮,在他心目中這個職位比哥哥的差距太大了,畢竟王平、張嶷都是牙門將,相比父親趙雲雖然低了一個官級,卻很大程度說明朝廷看重趙廣,對他的的勇武還是很認可的,從此趙廣更加迫切希望能夠征戰沙場。
但由於遵守父親的遺願,趙廣隻能在成都當上一名有名無實的牙門將,他對武學方麵的熱情不斷,於是他經常奔波於薑維的大將軍府中。薑維對這位勇狠的趙廣非常欣賞,幾次來到趙府提出帶趙廣上陣立功,都被趙統果斷地拒絕了。通過這幾次之後趙廣與薑維的關係也是越來越好,薑維也將自己的槍法心得傳授給了趙廣,而這一切哥哥趙統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多次婉轉地勸說趙廣,但是更讓趙廣有了上陣殺敵的想法。最終趙統無奈地答應了他隨軍出征。豪氣衝天的薑維帶走了關興的兒子關彝、傅彤的兒子傅僉與趙廣。
此時已經年近五十的趙廣卻像一位血氣方剛的年輕戰將,他跟隨仰慕已久的大將軍薑維來到了遝中。不過麵對鄧艾與鐘會兩路的合圍之下,薑維很快陷入了重圍之中,他雖然英勇卻一直沒有殺出來,眼看情形越來越嚴重,熱血沸騰的趙廣終於等到了衝鋒陷陣的機會,他帶著二千人衝入了五萬魏軍的包圍圈中,猛然一槍就將天水太守王頎刺於馬下,隨後一路衝殺護送薑維殺出了重圍。
不過在撤回劍閣的時候魏軍一直窮追不舍,眼看又要被圍住了,趙廣讓薑維先行退回劍閣,自己調轉馬頭率領剩下的幾百人殺了回來,魏軍很快將他們重重包圍。這時鄧艾手下大將師纂衝出來,雖然他是鄧艾軍中的大將,不過遇到槍法出色的趙廣還是要遜色幾分,兩人鬥了二十多個回合後師纂敗退而走,趙廣越殺越歡緊追而來。不過趙雲與趙統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萬箭齊發將趙廣及所率人馬全部射殺了。
雖然此時還不是那個五十歲的趙廣,但這個人也是被馬通很欽佩的那種人,自然顯得非常親近。
喜歡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