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通的確和他們眾人想的都不一樣,他對於精絕國並不怎麼看重,而是將目光盯在烏孫國的身上。
烏孫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他們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
但是之後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於收養成人,後來得以複興故國。
為了給乾兒子報仇,冒頓單於進攻月氏,月氏戰敗西遷至伊犁河流域,趕走久在當地遊牧的塞人。後老上單於與烏孫昆莫獵驕靡合力進擊遷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敵,遂步塞人後塵亦南遷大夏境內,但也有少數人仍然留居當地。
在塞人與月氏大部南下以後,烏孫便放棄了敦煌祁連間故土,遷至伊犁河流域與留下來的塞人﹑月氏人一道遊牧。
不過隨著烏孫人的逐漸穩定下來,他們和匈奴人的蜜月期也終於結束,在漢武帝時期看到匈奴人連續失敗,他們也開始有了反叛之心,最終他們和大漢聯合,將匈奴擊敗,眼看著曾經龐大的匈奴帝國分成了兩部,並且有大量的匈奴人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向著更遠的西方前進,並且成為了所謂的上帝之鞭。
可之後烏孫人就和大漢若即若離,後來更是直接脫離了西域聯盟成立了自己的國家,此時他們的地盤相當龐大,也有了幾百萬人口,成了這裡的小霸王,雖然並沒有光明正大的對抗大漢,但他們也並不聽從大漢西域長史府的調遣,甚至於私下裡雙方摩擦不斷。
馬通拿下龜茲之後,龜茲的一些將領也要尋找自己的出路,首先就是一直都鎮守邊境的龜茲王族立刻就帶領大軍投降了烏孫,烏孫王不但接納了他們,還派人給馬通送來一封信,信上全都是謾罵之詞,要求馬通立刻離開龜茲,要不然必然將受到烏孫的怒火。
這個時候馬通就已經準備對他進攻了,可還是差點借口,不過馬上借口就來了,烏孫人不承認馬通的銀卷,不但不承認還搶走了鄯善商人的商品,馬通之前就答應他們隻要有人不承認銀卷,就打到他們承認為止,現在立刻就來了精神,帶領大軍殺進了烏孫國境。
進入烏孫之後,他們的進展非常順利,連續打下了烏孫兩座城池,不過同時他也真正的了解了這個國家。
這裡和匈奴一樣,還是奴隸製社會,所謂奴隸社會是個什麼樣子也就不用多說了,那些人活的都不如牲畜,可問題是這樣的體製,馬通是最喜歡的,他的宣傳隊簡直就是為了這種事情而存在的,隻要稍微一用力,就可以把這個天下換個顏色。
馬通也是這麼做的,馬上就在自己控製的地區展開了自己的手段,那些本來就像是牲口一樣的奴隸,一下子看到了重新當人的希望,怎麼可能會不對馬通感恩戴德,他們不但全都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到馬通的改革之中,甚至於還都願意為馬通當兵,按照他們的話說就是,就算是給馬通當炮灰也是最好的結局。
喜歡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