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上的農民,種植農作物無疑最具天賦。
此時無論是關中大地,亦或華北平原,農民們已經知道輪作的重要性。
今年算得上是風調雨順。無論是年末的瑞雪,亦或開年的春汛,一切都恰到好處。
隨著天氣一天天的熱起來,地裡原本綠油油的麥田,似乎一下子就變成金黃的麥浪。
李世民對今年的夏收,顯得格外重視。
還未入夏時,他便吩咐戶部做好統計,預估出來的數字很誘人。
那些數字有沒有水分,隻能等夏收時測算。
“舅舅,夏收的數據還未測算完??”
高士廉眉開眼笑道:“陛下,已經測算完。之前統計得有些保守,今年可是個大豐收年呐。與去年夏收相比,今年足足多了三成!!”
“什麼!!”
李世民直接驚懵了。
“舅舅,真的比去年多三成?那…那賦稅豈不是也多三成。”
“沒錯!!經過測算,今年夏收的賦稅足足有八十萬貫。”
“才八十萬貫啊,怎麼越來越少??”
高士廉驚呼道:“陛下,微臣說的八十萬貫,可是純銅錢呐。”
“什麼??”
李世民再一次被震得目瞪口呆。夏收能產生八十萬貫的賦稅,簡直難以想象。
而且還是純銅錢,不是絹帛。
聽說有八十萬貫的銅錢入國庫,房玄齡等人的眼睛頓時就亮了。
“陛下,既然有八十萬貫的銅錢入國庫,要不拿出二十萬貫,將長安至山東的馳道修一修?”房玄齡乃山東人士,年紀越大他越想為家鄉做點什麼。
“啊這…”
李世民一時間不好拒絕。
他知道房玄齡的小心思。堂堂帝國宰相,為家鄉做點事情,實在正常不過。
還沒等李世民開口,魏征連忙出列:
“陛下,牧監少卿張萬歲上書,各地牧所即將淘汰一批老馬。補充、培育新馬的話,需要十萬貫。”
李世民有些肉疼,但為了征討高句麗時有馬用,他點頭答應下來。
見眾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閻立德連忙出列:
“陛下,皇宮年久失修,微臣覺得朝廷應該撥十萬貫修繕一番。”
李世民想都沒想便答應下來。皇宮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李世民能不重視嘛。
禮部尚書也急眼了,你們都有事做,我們禮部總不能閒著吧。
“陛下,太上皇令禮部著手皇陵事宜,像一些陪葬品、石雕、碑刻之類的,需要二十萬貫銅錢。”
“啥??”
李世民算下賬,怎麼那八十萬貫銅錢還未到口袋,怎麼就變沒了呢?
頓時,他的心情不美麗了。
他還準備留一半的銅錢,用來囤積軍糧,好東征高句麗。
“諸位愛卿莫慌,等夏收的賦稅收上來,朕再與你們一同商議。”
說完他便沒了聊下去的欲望,擺擺手示意他們離開。
一下子,禦書房內寂靜一片。
“錢真不經花啊,要是玉兒在就好了。”
李世民想了想,便無舌招招手:“魏駙馬此刻在忙什麼?”
“回陛下,聽探子回報,魏駙馬似乎去公主封地,監督夏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