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怎麼都沒料到,混小子的一首詩,竟然會給大唐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
當然他不清楚,這其中除了詩的作用,還有不良人托的作用。
“嘖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西山五十州。這詩寫得多霸氣啊,真想提三尺劍去邊疆建功立業。”
“我大唐已經在關山西邊收取了13州,還有37個州等待著我等去收複呐。”
“兄台,咱們一同提劍去西域,混得最不濟也能當個小小的官吏。”
“同去同去,聽說高昌、伊州、渾州都缺武侯,我們去那邊看管奴隸做事,乾滿3年就能當小吏。”
...
宋代以前的朝代,不僅王國的統治者尚武,就連民間的百姓一樣尚武。
魏叔玉之所以讓不良人造勢,還不是想大唐百姓永葆尚武的血性。漢族屹立至今而不滅,就是靠骨子裡的血性。隻要那股血性不失,漢族將會永遠引領這個世界。
皇宮,禦書房內。
“陛下陛下,天大的好事啊,皇榜處好多百姓要去邊疆參軍。”
“啥??”
李世民很懵逼。
唐朝實行的是府兵製,那些府兵實際上就是軍戶。隨著大唐均田地以及休養生息的政策執行,很多老百姓並不想兒子落為軍戶。
成為軍戶雖說免掉徭役與賦稅,但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抽走去打仗。
“侯愛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侯君集躬身道:“陛下,微臣派人去詢問過,原來他們是受一首詩的影響。”
李世民虎軀猛地一震,臉上閃過濃濃的不可思議。
“難道是那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西山五十州不成?”
侯君集重重拍下大腿:“陛下,正是這首詩啊,真不知是何人所作,寫得也太豪邁了。”
李世民總感覺心情難以平靜,緩緩長吐一口氣道:
“這首詩乃魏駙馬所作,沒想到它竟然會讓一些人主動去參軍。”
這時房玄齡、魏征、蕭瑀等人,也被帶進禦書房。
“見過陛下。”
“你們莫非為百姓們積極參軍而來??”
“回陛下,正是此事。”
“玄齡你怎麼看?”
房玄齡沉思片刻,“陛下,這肯定是好事,不過也得慎重。”
高士廉也跟著附和道:“陛下的確得慎重。某些州縣軍戶太多的話,不利於那些州縣的賦稅。”
李世民點點頭:“先將他們的情況都登記下來,然後好好商議如何分配。朕覺得他們主動參軍,所分的田畝上要有所照顧。依朕看的話,每戶分50畝的軍功田吧。”
“啊??”
房玄齡等人對視一眼,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等他們離開後,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手中的信件發呆。
混小子說的法子,真能讓馮盎主動分家?
......
被李世民念叨的魏叔玉,此刻彆提多尷尬。
“玉兒過分了啊,回長安也不說來姑姑家拜訪一下。”
高密說完,狠狠捏了下魏叔玉的臉頰。
“娘親,您彆把玉哥兒給捏壞了。”說話的是段簡璧,高密公主的女兒。
“你呀,與叔玉沒打多少交道,為何要向著這個壞東西??”說完高密嬌嗔點下魏叔玉的前額。
沒等段簡璧開口,魏叔玉笑嘻嘻道:“姑姑好見外,曇娘是叔玉的表姐,向著我這個表弟不應該嘛。”
高密又點下他的額頭:“你呀就是嘴甜。說吧,今天主動來姑姑家,又有什麼事找你姑父?”
“儼哥傳回一封信,這不給姑姑帶過來。”說完將信遞給高密。
看著手中的信件,高密像做夢一般。古代要傳一封信極其困難,否則也不會有家書抵萬金的說法。
趁著高密看信的功夫,魏叔玉與段簡璧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