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闈,河北道之事自然在士子間傳得沸沸揚揚。
永興坊,醉仙樓內。
一士子氣憤填膺道:
“朗朗大唐,河北道竟有縣令貪腐,簡直是丟我們士族的臉。”
唐朝隻要是讀書人,都可以自稱為士族。
另一士子眼冒精光道:“聽說明年春闈一次性外放150名官員,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呐。”
又一士子驚呼道:“放官150名,那…那豈不是50個縣缺官員,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唉…有什麼好驚訝的,朝廷拿下吐穀渾、高昌等地,聽說那邊新增幾十個縣。”
“去邊疆縣為官,十分具有挑戰性呐。”
…
另一間臨窗廂房內,六大世家話事人默默喝著酒,聽著士子們的高談闊論。
良久。
崔沛首先打破沉靜:“說吧,此事要不要告訴各家家主?”
王磊直接搖頭拒絕了。
“朝廷科舉取士而已,對我們而言可是好事。論讀書這方麵,庶民與豪門子弟,他們怎麼可能爭得過我們世家子弟。”
鄭濉跟著附和:“王兄說得很對。要知道無論是生徒亦或鄉貢,我們世家子弟均能拔得頭籌。”
李沐卻沒有他們那麼樂觀,“今年的秋闈沒那麼簡單啊,你們沒聽見那些人閒聊,今年秋闈禮部會偏向南方的州縣。
聽說南方最差的州縣,秋闈的名額都有兩人。”
唐朝的秋闈有些不一樣,它主要由地方州縣舉辦的考試。合格的考生拿到名額後就會去長安,參加來年春天的春闈。
有錢有門路的世家,一般都走了生徒。所以秋闈的考生大體都是寒門子弟。
李世民提高秋闈的名額,無疑想提升寒門子弟的數量。
崔沛不以為然:“那又如何!區區寒門子弟,即便能做官的話,遲早被我們世家給收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磊附和道:“隻要書籍被我們世家所壟斷,這天下遲早為我們世家所掌控。”
鄭濉端起酒杯:“朝廷不是有50個縣令缺口嘛,這回我們六大家,最少要奪得40個縣令的名額。”
李沐端起酒杯剛準備附和,卻發現貢院門口的讀書人直接炸開鍋。
他們吵嚷的聲音直接傳了過來:
“天啦,我的眼睛沒花吧!隻要通過貢院的考核,不經過吏部銓選,就能外放伊州、吐州、渾州為官。”
“不需要經過吏部的考核與銓選,就能外放為官,這簡直不可思議呐。”
“你們快看,隻要在那邊乾滿三屆,到時候就能調回內地為官呐。”
“三屆那豈不是9年,時間有點久啊。不過去邊疆州縣為官,起點不是一般的高。”
...
想在大唐當官,必須經過禮部與吏部的雙重考核。禮部考核的主要是人品、道德、外貌,吏部則涉及到學識、能力等方麵。
不遠處的吵嚷聲,讓六大家話事人的臉色鐵青不已。
朝廷這樣做的目的,明顯是給寒門子弟開後門。
崔沛看著踴躍報名的寒門子弟,他忍不住喃喃自語:
“你說我們有沒有必要,讓偏支的子弟也來報名?”
王磊重重拍下大腿:“崔兄這法子不錯,的確可以讓他們來京試一試。”
李沐點點頭道:“咱們六大家的旁係子弟眾多,的確能讓他們來長安試一試。”
“行,咱們一起傳信給本家吧。”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