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氣氛格外的壓抑。
李世民怎麼都沒想到,大唐與吐蕃打了天大的勝仗,最後卻搞得長安城一片恐慌。
真是個愛惹禍的混小子,哪怕他人不在長安城,也能惹出天大的麻煩。
“房愛卿,此事你怎麼看??”
房玄齡不疾不徐的從懷裡掏出個折子,“陛下,老臣查閱最近兩年長安城的糧價,得出一個驚人的真相!”
“哦……”
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致,“房愛卿快說說看,朕倒是想聽聽長安的糧價。”
房玄齡輕咳一下嗓子,“陛下可知如今,長安城內一鬥精糧的價格,一直都維持在4文錢呐!”
“什麼!!”
李世民瞪著碩大的虎眼,怎麼都不敢相信所聽到的話。
倘若房玄齡的話沒有錯,那麼長安城的糧價,已經三年都沒有漲。
不過這與今天長安城的糧荒,有一文錢的關係嗎?
似乎看出李世民的疑惑,魏征開口解釋道:
“陛下您或許不知,自從長安至洛陽的池道翻修後,去年陸運的糧食已經超過水運的糧食!”
魏征口中的水運,指的是長安到函穀關的一段,並不是通過水運直接到洛陽。
“魏愛卿的意思,玉兒從江南運了大量糧食到長安?”
魏征搖搖頭,“大量談不上,隻不過比以往多一倍而已。”
這時侯君集跟著開口道:“陛下,以往長安從江南運糧,主要是供給河西一帶的軍糧。
自從魏大郎在河西四郡、瓜州、西州、伊州等地弄莊園後,河西與安西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每年往長安輸送大量的牛羊肉食。”
李世民驚得整個人都有些木然。這幾年他將政事交給高明,對很多事情都不夠了解。
“你們的意思,長安壓根不會出現糧荒?”
房玄齡搖搖頭,“陛下,長安會不會出現糧荒,取決於魏大郎有沒有從長安抽調糧食。”
高士廉歎口氣,他還是走出來道:“陛下,此事其實對朝廷而言,或許是好事!”
“好事??”
李世民三觀都快被震碎了。出現糧荒算好事,他李世民總覺得有點扯。
“嗬嗬…朕倒是想聽聽,糧荒與好事怎麼扯到一起來。”
高士廉也從懷裡掏出份折子,“陛下,最近幾年風調雨順,大唐各地的糧食都豐收。如此一來,長安與洛陽兩地的糧倉,已經全部都爆倉。
何不趁此機會,將一些陳糧脫手賣掉,從而減少官倉糧食的折損。”
“額……”
李世民的三觀這回真碎了,而且是碎了一地。
他怎麼都沒想到,糧荒居然還有這種好處。
“高愛卿,長安洛陽兩地的官倉,是否達到前隋的水平?”
高士廉苦笑了下,“陛下,三年後才能達到前隋的水平。長安與洛陽兩地有不少官倉,受戰亂影響都損壞了。”
李世民頓時抑鬱了。
都已經發展快20年,怎麼就連前隋的水平都達不到呐。
似乎看出李世民有些鬱悶,房玄齡趕緊拍下馬屁。
“以大唐現在的戶口,三年後就能達到前隋水平,已經算難能可貴咯。”
李世民心裡舒爽一些,“高愛卿,朕同意售賣陳糧。”
……
時間一天天過去,魏叔無聊得都想吐。而另一個府邸的李承乾,他卻頗有種樂不思蜀的感覺。
自從他來到白蘭城後,李承乾愛上草原民族那一套。
他尤其喜歡吐蕃女奴、波斯女奴們穿著露骨的服飾,供他在帳篷裡荒淫個不停。
哎…坑妹夫的太子哥啊,咋就不樂意回長安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