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四月,長安城終於掙脫最後一絲料峭春寒,柳枝抽芽、桃李含苞。
與往年相比,今年長安的春天似乎來的格外晚一些。
然而。
比春光更早一步席卷帝都的,是來自幾千裡之外,象山州的驚天消息!
“捷報,象山大捷!太子殿下、魏駙馬勒石象山,拓土千裡。滅蘇毗部,俘獲數萬,牛羊無數!”
“捷報!大唐西疆再開新州——象山州!”
“太子殿下威武!魏駙馬神威!”
紅翎信使如同旋風般衝入金光門,他們嘶啞亢奮的呼喊聲,撕裂長安城清晨的寧靜。
消息像投入滾燙油鍋的冷水,瞬間在長安的每一個角落炸開。
長安城裡的酒樓食肆、坊門市集,人群如同潮水般湧出,一個個靜靜等著遊街的紅翎信使。
“象山州?在何處?”一須發皆白的老儒生顫聲問道,渾濁的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旁邊一行商激動的比劃著:
“老天爺,聽說是吐蕃的老巢西邊,離長安怕是有萬裡之遙。太子和駙馬爺,這是捅到天邊去了啊!”
“俘獲數萬?牛羊無數?我的天,這得是多少錢糧!”一糧商眼睛發亮的比劃著。
“勒石象山,勒石象山…”
一年輕的士子喃喃自語,臉上混合著震撼與向往的潮紅,“此乃衛霍之功!封狼居胥,太子殿下…英武啊。”
街頭巷尾,議論如沸。
長安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帝國強盛,開疆拓土所帶來的狂熱與自豪。無數百姓自發地湧向皇城方向,對著太極宮叩拜,高呼萬歲。
……
皇城,兵部,氣氛卻比外麵更加熾熱。
重新繪製的西境輿圖,被高高懸起。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侯君集、魏征等重臣湊在一起,目光都死死盯著地圖那遙遠的西南角。
李世民渾身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玉兒讓人繪製的地圖,實在是太細致了吧,居然將河流與山川都清晰的標注出來。
你們看看吐蕃的地理情況,玉兒他明顯想步步為營啊!”
房玄齡眼中精光爆射,眼裡是暴漲的狂喜與激動,“好一個勒石象山!好一個象山州!太子殿下功…彪炳千秋啊。”
魏征心裡一陣苦澀,同時滿滿都是欣慰。好大兒看事情好通透啊,他似乎格外懂得藏拙。
隻可惜好大兒是漆黑夜裡的螢火蟲。再怎麼想辦法遮掩,遲早會閃耀出奪目的光芒。
“陛下洪福!太子殿下英睿果決,魏駙馬用兵如神,此乃天佑大唐!”長孫無忌率先拍著馬屁。
“拓土千裡,懾服吐蕃,實乃不世之功!”蕭瑀撫須讚歎。
李靖看著輿圖上清晰的戰略節點標記象山城、南邊關卡),眼中閃過一絲激賞:
“選址極佳!進可逼象雄、邏些,退可控吐穀渾咽喉,扼守要衝。不出五年,吐蕃要麼被大唐所滅,要麼俯首稱臣。”
就在這時。
一加急軍報被李君羨呈上:
“陛下,北境燕然都護府,阿史那社爾、李佑、房遺愛聯名急報!”
李世民精神一振:
“念!”
“兒臣李佑頓首:接到斥候密報,臣等率精騎兩萬,自燕城誓師,兵發饒樂都督府!
逆賊奚酋阿尼戈,勾結契丹部落,抗拒天威、虐我邊民!我軍出塞旬日,連破其三處大營,陣斬其大將阿會魯蘇。
現兵圍饒樂都督府治所弱洛水畔。奚人龜縮城內,倚仗堅城負隅頑抗。然其士氣已沮,破城指日可待。
唯其糧秣似有蹊蹺,頗為充裕,疑有外援暗中接濟。臣等必戮力同心,蕩平叛逆,揚我大唐國威於漠北。捷報後續,伏惟聖鑒!”
“好!”
李世民撫掌大笑,豪氣乾雲,“哈哈哈…佑兒、遺愛,皆虎將也。傳旨嘉獎。令其務必攻克弱洛水,擒殺阿尼戈,徹底平定饒樂!至於糧秣蹊蹺…”
他語氣格外冰冷,“著百騎司嚴查!朕倒想看看是誰的膽子,竟敢喂飽這些豺狼的肚子!”
數日後。
長安金光門門外,旌旗招展,甲胄鮮明。
李承乾與魏叔玉,終於抵達長安近郊。李世民雖未親迎,但派出以房玄齡為首的迎接隊伍,儀仗煊赫,鼓樂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