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三年,臘月二十四。
長安城銀裝素裹。
陽光灑在公主府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暖閣內。
年僅十七歲的魏叔玉正端坐案前,麵前堆滿了拜帖和禮單。
“又是哪家勳貴送來拜帖?”長樂公主輕步走來,將一杯熱茶放在丈夫案頭。
魏叔玉揉了揉太陽穴,“自從太子哥讓郇王拜我為師的消息傳開,這是第四十七家了。
長安城的勳貴們,恨不得把自家子弟全都塞到公主府來。”
長樂掩口輕笑:“誰讓夫君如此妖孽呢?連大哥都認可你的才學。”
魏叔玉搖搖頭。朝長樂張開雙手,她主動窩進魏叔玉的懷裡。
“夫君有心事??”
魏叔玉歎口氣,“唉…太有錢也是種煩惱啊。”
不是魏叔玉顯擺,實在是公主府太有錢啦。
就像後世的普通人,壓根想象不到頂層用權力,攫取財富的速度有多快。
他也想大肆花錢,問題是很多基建項目他都投了。
眼下他往教育方麵投資,相信朝中大臣不會說什麼。
大唐近年來疆域急劇擴張,吐穀渾、漠北、西突厥相繼被平定,朝廷急需大量人才前往邊疆治理。
而太子李承乾讓長子李象拜他為師,無疑釋放了一個信號,魏叔玉能培養出朝廷需要的人才。
“不行,公主府太小了。”
魏叔玉突然站起身,“我要建一座學堂,一座能容納千百學子的大學堂!”
長樂驚訝地望著丈夫:“夫君要建大學堂?在何處建?如何建?”
魏叔玉眼中閃爍著光芒:“為夫這就進宮麵聖。”
......
太極宮內,李世民正與房玄齡、長孫無忌等重臣商議國事。
聽聞魏叔玉求見,李世民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宣他進來吧,混小子最近也不知在忙什麼。”
魏叔玉步入大殿,行禮後直截了當:“父皇,小婿請賜地建學堂。”
李世民挑眉:“哦?你要多大的地?”
“四個坊。”魏叔玉平靜地說。
殿內頓時一片寂靜。四位大臣麵麵相覷,連一向沉穩的房玄齡也不禁咳嗽起來。
“四個坊?”
李世民幾乎以為他聽錯了。
“你知道長安城一共才多少個坊嗎?一百零八坊。你要四個連在一起的坊,到底想做甚?”
“建學堂呀。”魏叔玉麵不改色。
“東市的永昌、崇仁、平康、宣陽四坊相連,位置適中,最為合適。”
長孫無忌忍不住開口:
“魏駙馬,你可知這四個坊住著多少百姓?光官員就有數十戶,更不用說平民百姓。
你將四個坊給占據建學堂,那他們搬遷到哪裡去?朝廷可沒有搬遷安置的錢財!”
魏叔玉淡淡掃了他一眼,繼續朝李世民道:
“父皇,所有搬遷安置費用,由臣一力承擔。”
殿內再次寂靜。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玉兒啊,朕知道你做生意有些門道。但這四個坊的搬遷安置,少說也要十萬貫,你可知十萬貫是什麼概念?”
魏叔玉微微一笑:
“不就是十萬貫嗎,搞得兒臣像沒見識過一般。兒臣願出二十萬貫,用來安置那些搬遷的百姓。”
“二十萬貫?”幾位大臣同時倒吸一口冷氣,臉上的震驚怎麼都藏不住。
不愧是魏駙馬,狗東西不是一般的有錢。
二十萬丟進水裡,他連眉毛都不眨一下。
魏叔玉從懷裡取出一疊錢票,“這是長安各大錢莊的兌票,共計二十萬貫。若父皇允準,兒臣即刻便可支付。”
李世民從龍椅上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階,接過魏叔玉手中的票據仔細查看。
他的手指微微顫抖,臉上的表情從震驚逐漸轉為複雜。
“玉兒,長安城寸土寸金,二十萬貫壓根就不夠。”
“父皇您開個價吧。”
李世民心中狂喜,嘴角開心的直接翹起來。
我尼瑪。
他李世民總算逮住機會,能坑混小子一大筆錢。
“咳…朕覺得嘛,最少五十萬貫才行!!”
魏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