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魏叔玉忙碌異常。
一方麵,他要照顧產後虛弱的長樂,還有初生的兩個寶寶。
魏叔玉親自參與照顧,雖然笨手笨腳,卻讓長樂倍感溫暖。
長孫皇後也時常過來探望,指點育兒經驗,行宮內其樂融融。
“鍋鍋,小侄女的名字讓婉婉取吧。”
長孫皇後故意逗著她:“那婉婉說說看,你想取什麼名字?”
魏小婉歪著腦袋想半天,“小侄女的臉蛋像蘋果,要不就叫蘋蘋?”
魏叔玉的腦門頓時幾條黑線,他的妹妹咋就跟蘋果過不去。
小兕子連忙搖搖頭,“婉婉姐瞎取名,一點都不好聽。”
魏小婉頓時躺地上打滾,“婉婉不管,婉婉就想她叫蘋蘋。”
長樂捏下她的小臉蛋:“蘋蘋有些不好聽,要不小名就叫果果?”
“果果?鍋鍋......”
魏小婉笑得沒心沒肺:“哈哈哈...她不是婉婉的小侄女嘛,怎麼又成為鍋鍋呐!”
“哈哈哈......”
另一方麵,金光門示範路的巨大成功,使得硬化長安道路的工程全麵提速。
李世民可是十分雞賊,不花錢就能硬化長安道理,這種便宜不占白不占。
有他明確的口頭支持,工部、將作監全力配合,段儼、狄仁傑、房遺愛等人更是乾勁十足。
招募的五萬監工和十萬奴工,被有效組織起來。
他們分成若乾工程隊,按照魏叔玉製定的流程和標準,開始在長安各主要街道同時施工。
渭水河畔的加工基地日夜不停,巨大的鐵鍋裡石漆翻滾,刺鼻的味道彌漫在空氣裡。
混合碎石砂子的瀝青混凝土,被一車車運往城內,鋪設在已經夯實平整的路基上。
沉重的石碾緊隨其後,將路麵壓實壓平。一條黝黑平整、堅固耐用的瀝青路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長安城蔓延開來。
百姓們從最初的驚奇、觀望,到後來的由衷讚歎。
他們親眼見證泥濘不堪、塵土飛揚的土路,是如何變成平坦如鏡、雨停即可通行的馬路。
馬車行駛其上,平穩快速,貨物損耗大大降低;行人走在上麵,鞋襪不易汙損。
“神跡呐,世間竟然有如此平整的道路。”
“好平整的道路,簡直比石板路還要平整呐。”
“聽說是太子殿下派人去蜀地,專門挖石漆用來修路。”
“嘖嘖嘖...有個愛民如子的太子,簡直是我們百姓之福呐。”
...
與長安百姓不同,胡商、胡雜以及胡女胡姬們,則虔誠的跪在瀝青路兩旁。
“不愧是天朝上國呐,他們修的道路竟然如此平整。”
“天神呐,求求您開開恩,讓我們加入大唐國籍吧。”
“說得沒錯。我們一同去鴻臚寺,求大唐皇帝讓我們入唐籍,哪怕是最低等的賤籍都行。”
“隻要能成為大唐人,哪怕為他們的小妾都願意。”
...
然而令所有人沒料到,魏叔玉將東西大街與朱雀大街修好後,就不再硬化長安城內其它的道路。
李世民詢問原因,魏叔玉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沒錢運輸石漆。
他的話哄哄城內百姓還行,但哄不了李世民。
“玉兒,朕的百騎司可告訴朕,渭水河畔的加工作坊,可是日夜不停歇呐。”
魏叔玉倒沒有藏著掖著,“父皇莫慌,先將長安到陳倉的馳道硬化,好方便後續運送石漆。
另外陳倉道也得好好擴建一番。隻有等這兩條道修好,石漆才會源源不斷的運出來。”
“額......”李世民一時語塞。
混小子不是一般的狗。將人的胃口給勾起,此刻卻又不管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