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妃的鳳眸死死盯著他:“還請玉兒教教姨娘。”
魏叔玉湊到她耳邊,細聲說了些什麼。
良久。
陰妃深深看眼魏叔玉:
“玉兒,陛下會給姨娘時間嗎??”
魏叔玉的語氣格外自信:“放心吧,父皇是個念舊之人。姨娘沒事抱著武威公主,多在父皇跟前晃悠一番,他自然會答應姨娘的請求。”
陰妃怔怔地看著魏叔玉,仿佛要從他臉上找出確切的答案。
那雙嫵媚的鳳眸此刻盈滿水光,帶著驚懼、彷徨,還有一絲被點醒後的決然。
“念舊…是啊,陛下是念舊的。”她喃喃低語,像是在說服自己。
“當年我入秦王府,陛下待我…終究是有些情分的。”
陰妃深吸一口氣,努力挺直因恐懼而微駝的脊背,“麗質,今日多謝你和玉兒,姨娘這就回宮。”
長樂雖不清楚具體細節,但見陰妃神色稍定,也就鬆了口氣。
“姨娘放寬心,夫君既然說有轉圜之機,定然不會錯的。”
陰妃點點頭,目光再次轉向魏叔玉,眼神頗有些複雜。
“還望玉兒將那口供,能多拖延幾日最好。這份恩情,姨娘牢記在心。”
說完她站起身,整理下略顯淩亂的宮裝,恢複幾分往日的雍容氣度。
“本宮這就回宮,按玉兒說的辦。”
魏叔玉拱手道:“姨娘慢走。記住,穩住,方能求存。”
陰妃點點頭,在宮女的簇擁下匆匆離去。
送走陰妃,長樂依偎到魏叔玉身邊:
“夫君,姨娘她究竟牽扯多深?會不會連累到五弟?”
魏叔玉攬住她的肩,輕輕拍了拍:
“放心吧,陰宏智自作孽,與佑哥兒和姨娘並無乾係。
姨娘最多是個失察之過。如今關鍵是要讓父皇看到,陰家除陰宏智那一支,尚有延續香火的可能。
冤家宜解不宜結,希望父皇不會趕儘殺絕。”
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絲冷意:
“至於那些躲在背後借此興風作浪,想連佑哥兒一並拖下水的魑魅魍魎,我自然不會讓他們好過。”
長樂仰頭看著他自信沉穩的側臉,美眸中像盛滿星河:
“夫君心中有數便好。”
......
接下來的幾日,長安城看似恢複往日的平靜。
兩儀殿內,李世民看著李君羨呈上的密報,臉色陰沉不定。
密報中詳細羅列抓捕高句麗、百濟細作的口供,以及他們在大唐境內的聯絡點和部分潛伏人員名單。
線索隱隱指向某些朝臣和世家,但關鍵之處似乎總隔著層薄霧,難以觸及核心。
同時李世民心裡格外煩躁。被魏叔玉親手斬殺、麵容儘毀的宮中仆役,調查也陷入僵局。
所有線索都指向陰家老奴陰貴,而他卻是陰妃身邊的老太監。事發前兩日,陰貴意外失足落井身亡。
未免太過巧合!!
“陰家…陰世績……”李世民手指敲著禦案,眼中寒光閃爍。
不知陰宏智他,有沒有牽扯進刺殺案?
就在這時。
“陛下,陰妃娘娘求見,還帶著武威公主。”
李世民眉頭微皺,這個時候她來做什麼?
沉吟片刻,李世民語氣冰冷:
“宣。”
陰妃身著一身素雅的宮裝,未施過多粉黛。隻是她眼圈微紅,顯得有幾分憔悴柔弱。
她懷中抱著咿呀學語的武威公主,進殿後便盈盈拜倒:
“妾身參見陛下。”
小武威見到父親,張開小手含糊地叫著:“父皇…抱抱……”
看著幼女天真無邪的臉龐,李世民心中的戾氣消散些許。
他將武威抱過來逗弄幾下,才看向依舊跪在地上的陰妃。
“愛妃何事?”
陰妃抬起頭,淚珠恰到好處地滾落下來。
“陛下,臣妾是來請罪的。”
她以頭觸地,“臣妾管教無方,致使身邊老奴陰貴,竟與逆賊有所牽連。雖臣妾毫不知情,但終究難辭其咎,請陛下責罰!”
李世民冷哼一聲:“毫不知情?那陰貴淨身入宮伺候你多年,他若有異心,你竟毫無察覺?”
陰妃泣道:“臣妾愚鈍!那陰貴平日表現得忠心耿耿,臣妾念他是陰家舊人,多有倚重。
誰知他包藏禍心,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臣…臣妾每每思之,皆心驚膽戰,夜不能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的話語半真半假,將責任全推給已死的陰貴。
至於弟弟陰宏智,能拖一天是一天。
李世民盯著她,目光銳利如刀。
良久。
李世民才緩緩開口,語氣依舊冰冷:“陰宏智呢,他可知情?”
“陛下明鑒!”
陰妃急忙抬頭:
“妾身就宏智一個弟弟,還求陛下饒他一命?”
“嗯??”
李世民心中不由得擱愣一下。陰妃居然為陰宏智求情,莫非高句麗刺客,還真與那混蛋有關。
是了。
今天陰妃剛去公主府,莫非玉兒那混蛋,有隱情瞞著他??
李世民沉默著,他當然明白陰妃的用意。陰家男丁僅有陰宏智,若嚴懲陰宏智,陰家香火便徹底斷了。
目光放到懷中嬉笑的武威,又想起遠在漠北、屢立戰功的李佑,李世民不由得猶疑不定。
若是嚴懲陰家,李佑必受牽連。一個有著“逆臣”外戚背景的皇子,前途也就到此為止。
“佑兒在漠北,不易啊。”李世民忽然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
陰妃心中一緊,隨即湧起一股希望:
“佑兒常來信,說深受陛下隆恩,必當竭儘全力為陛下守好北疆。
臣妾不敢奢求陛下寬恕陰家罪責,隻求陛下看在佑兒和武威的份上,給陰家留一線血脈。
臣妾願長居冷宮,陪伴青燈古道,為陛下祈福贖罪!”
殿內一片寂靜,隻有武威公主偶爾發出的咿呀聲。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