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綠蔭下的回響
深秋的風卷著銀杏葉掠過蘇式集團總部的玻璃幕牆時,蘇曉正把一份山區小學的修繕圖紙攤在桌上。圖紙邊緣用紅筆圈出了幾處危房標記,旁邊散落著孩子們用蠟筆畫的校園——歪歪扭扭的教學樓頂上,還飄著一麵用黃色蠟筆塗滿的“太陽旗”。
“這是涼山州螺髻山鄉小學的孩子們畫的。”行政總監林薇指著其中一張畫,筆尖在“向日葵教室”的輪廓上停頓,“他們說這樣每天都能曬到太陽,就像……就像蘇總您第一次去的時候,給他們帶的暖手寶。”
蘇曉指尖劃過畫紙上稚嫩的筆觸,忽然想起三個月前在山路上顛簸的六個小時。抵達時正趕上暴雨,漏雨的教室裡,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把傘舉在課桌上方,自己半邊肩膀浸在雨裡,卻仰著小臉遞來一顆烤土豆:“阿姨吃,甜的。”那土豆的溫熱透過掌心,至今似乎還燙著她的神經。她盯著圖紙上“梧桐樹”的標記,想起昨晚和陳嶼在老宅露台的對話。
“種兩排夠嗎?”陳嶼的聲音帶著深夜咖啡的醇厚,他伸手替她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頭發,“我記得爺爺辦公室那棵老梧桐,秋天落葉能鋪滿整個窗台。”他指尖劃過她設計圖上的鉛筆痕,“要不要在操場邊再種些山茶花?螺髻山的土壤適合,春天開花時,孩子們趴在窗台上就能看見。”
那時月光正落在陳嶼肩線上,把他西裝的輪廓勾成柔和的金邊。蘇曉忽然想起大學時他在圖書館幫她占座,書頁間總夾著一片銀杏葉;想起他接手蘇式海外業務前,在她辦公桌抽屜裡放了整整一盒胃藥——這個總被董事會調侃“過於溫和”的男人,卻在她為公益項目失眠的深夜,默默調出了集團近五年的碳排放量數據。
“蘇總?”林薇的聲音拉回思緒,“陳總剛才發來消息,說城郊礦坑的土壤改良報告已經傳到您郵箱,還說……”她頓了頓,嘴角帶了點笑意,“還說讓您彆忘了下午三點的視頻會議,他在英國分會場等您。”
蘇曉指尖微不可察地顫了顫,迅速低頭翻動圖紙:“知道了。讓公關部把‘城市綠肺’計劃的最新版送來,對了,礦坑旁邊的下崗職工社區……”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時,陳嶼的視頻窗口恰好在她電腦桌麵彈出。他身後是倫敦的陰雨,西裝領口卻係著她去年送的那條墨藍絲巾——上麵繡著蘇式老宅的紫藤花。“螺髻山的修繕款已經到賬,”他的聲音透過電流傳來,帶著時差造成的微啞,“英國這邊有個環保組織想合作,他們的‘垂直森林’項目和我們的礦坑公園理念很像。”
公關部經理展開策劃案時,蘇曉忽然打斷他:“等等,社區老人的竹編手藝,能不能做成線上課程?”她想起上次調研時,那個編竹籃的張奶奶布滿老繭的手,“陳嶼,你記得嗎?去年在巴黎展會上,那個賣手工瓷器的老太太,她的品牌故事……”
“我明白。”陳嶼的眼神在屏幕裡與她交彙,像多年前在實驗室裡,她一個眼神他就知道該遞哪支試管,“讓電商部開專欄,叫‘時光手作’怎麼樣?每個竹籃都附上手藝人的故事,利潤的30返給社區。”他頓了頓,補充道,“再聯係設計學院,讓學生做改良款,傳統紋樣用在現代家居品上。”
陽光透過百葉窗落在蘇曉筆記本上,她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匿名郵件——“企業做公益不過是作秀”。那時她正喝著陳嶼臨走前煮的咖啡,順手把郵件轉發給陳嶼,隻寫了句:“下午去城郊農場,試試能不能把菜種活。”此刻他在視頻裡揚了揚眉,仿佛看穿她的心思:“彆理那些聲音,明天我飛回去,陪你去螺髻山。”
傍晚的螺髻山鄉小學視頻連線裡,孩子們圍著新課桌尖叫。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新芽獎學金”的獎狀,忽然對著鏡頭喊:“蘇阿姨!陳叔叔!我們用廢輪胎種了向日葵!”鏡頭一轉,操場邊排列整齊的輪胎裡,嫩黃的花盤正朝著夕陽。李校長指著牆上用打印紙剪的“謝謝”,周圍綴滿了彩色小星星,其中一顆歪歪扭扭寫著:“希望蘇阿姨和陳叔叔結婚時,能來我們的菜園摘花。”
蘇曉的臉頰忽然發燙,聽見陳嶼在視頻那頭低笑。他剛落地北京,背景是機場的喧囂,卻特意走到安靜角落:“看到了,”他的聲音帶著笑意,“孩子們眼光不錯,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
夜風漸起時,蘇曉站在辦公室窗前,把一片銀杏葉夾進螺髻山的規劃圖。圖紙角落不知何時多了一行小字,是陳嶼上午來送文件時寫的:“教學樓前的梧桐樹,要種成心形,等秋天落葉時,會像鋪了一地情書。”她指尖劃過那行字,想起多年前他在她畢業紀念冊上寫的話:“願你永遠有向光而生的勇氣,而我,是你身後的影子。”
集團官網的公益專欄下,最新一條留言正在滾動:“路過城郊礦坑,看見穿西裝的男人蹲在地上教老人編竹籃,他手腕上的表比竹籃貴十倍,可眼裡的認真比籃子裡的蒲公英還亮。突然明白,有些企業活該被愛,就像梧桐樹活該接住落葉,向日葵活該朝著太陽。”
而此刻,蘇曉的手機亮起,是陳嶼的消息:“明早七點,機場見。鐵鍬和菜種我都備好了,另外……”後麵跟著一張圖片——他行李箱裡,除了工裝靴,還塞著一個絲絨盒子,裡麵躺著一枚設計成銀杏葉形狀的戒指,葉脈間嵌著細碎的鑽石,像極了螺髻山孩子們畫裡的星光。
窗外的銀杏林在夜色裡沙沙作響,像是誰在低語。蘇曉合上圖紙,忽然覺得,所謂社會責任,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遊戲。它是當你蹲下身時,看見泥土裡鑽出的嫩芽,聽見孩子們數著向日葵籽的聲音,更是當你抬頭時,發現有人正陪著你,把公益做成了最長情的告白——就像這滿地銀杏葉,既是落在人間的星光,也是歲月寫給大地的情書。
喜歡大民富商蘇半城請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蘇半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