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左廂四軍大營的官道上,陣陣馬蹄聲傳來
幾道快的看不清的身影,掠馬飛奔而過
遠觀這條筆直的大道,隻有這幾匹飛騎在路上揚起飛塵,與正片寧靜的大地形成鮮明對比
臨近左廂四軍大營的時候,賀烽才在腦海中沙盤情報裡觀察到猶如繁星般密集的紅點,
越往北,沙盤中代表敵情的紅點也越加的密集
直到策馬狂奔至一處山坡,賀烽才勒緊韁繩停馬
賀烽剛剛下馬,劉大成就跑到了賀烽跟前,麵色中帶著些許的擔憂
“賀將軍,要不我們等等後麵……”
他說著,不自覺的向身後看去,視線中除了跟在賀烽身邊的這些人,一個鎮朔軍的將士身影也不見
劉大成怎麼也沒想到,賀烽從得知左廂四軍即將遇敵,竟然如此痛快的出兵相援,最重要的是,賀烽親自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這著實把劉大成驚著了
他的理解裡,軍中主將但凡出征,無一例外,必擇一心腹大將做先鋒,自己穩坐中軍持重而行,但這賀將軍完全反過來了,自己做先鋒,讓下麵的部將押著中軍行進
一個軍中主將這般身先士卒,從軍這麼多年,他從未見過,而吞雲寨的鎮朔軍,能有訓練有素的千人之眾,也遠遠超出了劉大成對吞雲寨的認識
一朝下令集結,便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有效集結出發,也讓他刷新了對於嚴陣以待的理解
他心中不免多想,若這鎮朔軍是廣銳軍麾下的袍澤,那抗金大業勝算又多了幾成,奈何,這麼精銳的一支隊伍,也是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輩,人心呐……
劉大成獨自在那天人交戰,就聽見賀烽回話
“無礙”
聽見劉大成提醒的賀烽,甚至都沒有回頭看一眼,自信的答到,他在沙盤情報裡清楚的看見,離自己最近的敵人還在4公裡以外,無須擔心安全
賀烽一馬當先的先行趕到四軍的駐地也是因為時間緊迫,他要趕在主力隊伍趕到之前,儘可能多的收集現場的情報,以便做出針對性的安排
交通咽喉,敵人目前的兵力布置,預設的交戰地點地形……都是賀烽需要預先考察的
現在不比以前,幾十個人的隊伍時,隻要打的不順心了就鑽林子,指揮千人之眾作戰,牽一發動全身,這支隊伍拉起來不容易,他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大意
賀烽和金人交手那麼多次,金人的精明賀烽很清楚,金人雖是漁獵之民,可不是傻子,他們有自己對於戰爭的理解,
甚至於說,經曆了四五年抗遼之戰而沉澱的金軍,一定程度上來講,不論是單兵實力還是將領對戰局把控的能力,都遠在宋軍之上
前段時間,賀烽帶隊伏擊金軍一支輜重,即便是三百對一百的絕對優勢下,仍然差一點就出了意外。
伏擊時,賀烽都已經算準了金人過彎的當口優勢最大,但接敵時,金兵的百夫長硬是在逆境中強行拉扯隊伍,組織了一次反衝鋒,要不是董懷安手疾眼快一箭將其斃命,後果可想而知,鎮朔軍的損失小不了
即便是這樣,那群金兵還是跟不要命一樣瘋狂的向鎮朔軍將士反擊,
最終還是因為董懷安箭箭斃命,人數眾寡懸殊的絕對優勢下,才拿下那一戰
那次如果沒有董懷安的神射組參戰,估計新兵要折損大半
自那一戰之後,賀烽對金人的單兵戰鬥力再也不敢小覷
雖然那一次並沒有出現很大的傷亡,但賀烽事後自己檢討,還是過於輕視了敵人的實力
而經曆過這一切的賀烽,麵色嚴肅的快速登上一處高點,回望來時路,觀察後隊行進狀況
“大概1200多金兵,在打坐山以北。”
賀烽初步的估算了一下金人的兵力,對方仍然是傳統金軍的配置,輕騎為主,步兵為輔,紅點直中,尤為猩紅的上百個深紅點,不知道是精甲重騎,還是軍中精銳,行進中的金兵,在一條平坦的平原地形上,長長的拉開了隊形
賀烽心中彆扭,現在這地形,想要打退這支金人的隊伍不難,但如果不打疼了他,會招來更加猛烈的報複,現在宋金在河東路的形勢膠著,雙方勢均力敵
兩國交戰,形勢不明之時,雙方自然都是先易後難,不斷積累優勢,最後一鼓作氣
所以,如果想要在這夾縫中圖存,就要抓住機會給與來犯之敵重創,讓金人南下時,覺得攻打吞雲寨弊大於利
金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就會選擇彆處作為突破口
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為了吞雲寨不再成為金人首要目標,這一戰勢必要重創來犯的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