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河橋邊,微風拂過橋頭,拂過將士周身,軍旗迎風招展
兩軍陣前,張德柱獨自傲立於一營排頭
“兒郎們!隨我衝陣!!”張德柱一聲令下,首當其衝,第一個跨上穀河橋橋麵
“殺!!!!!!!!”
鎮朔軍一營的將士,像一群餓狼一般,衝過橋麵,開始衝擊橋頭的金兵陣線
一營將士在張德柱的率領下不僅勇猛,且隊形搭配上層次鮮明
第一排刀盾兵,立大盾於前,護身護體護周邊,二排長槍兵,拒敵於一丈之外。三排弩手見縫插針。
雙方僅是剛一接觸,一營鋒線就直插入敵陣三五個身形位,金軍的陣線開始鬆動
賀峰站在後麵不遠處一個小土包上,看著一營衝陣,總是覺得哪裡似乎不妥,這種感覺很強烈,但又說不上來具體不妥在哪裡
雖說金人的兵確實不擅長於結陣廝殺
但這嚴陣以待的陣線,不應該這麼鬆鬆垮垮
就在賀峰猶豫的這一刻,一營的鋒線已經將封堵橋頭的金兵陣營推出去至少十餘丈
後隊見前隊已經打開缺口,蜂擁而上,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橋頭的缺口已經在一營衝擊下,擴開了一片寬百餘丈,長百餘丈的區域
賀烽立於高處,看著這一幕。越發覺得詭異
金軍若真是這樣的戰鬥力,那就不用這麼磨嘰了,直接揮軍掩殺即可
三營按照事先的約定,見一營已經打開缺口,沿著古河橋一路北上,隨著一營將士的兵鋒順勢掩殺
賀峰眼看著一營和三營的將士已經基本全部過橋,心中一股不祥的預感驟然升起……
莫非對方主將的想法,與自己一樣,都是要誘敵深入,圍而聚殲?
就當賀烽猶疑的這一刻,河對岸長長的號角聲驟起!
金軍陣線霎時間呐喊聲四起,剛才還鬆鬆垮垮的陣線突然開始變得緊實,兩軍步卒的碰撞也從剛才的分分離離變得人擠人,人挨人
火線外圍,冒出無數金兵的輕騎開始在火線周圍遊走,如雨點般的箭羽叮叮當當的落在已經過河的將士身上
縱使步人甲防護嚴密,也禁不住如此多近距離箭羽的覆蓋,一營三營的將士已經開始出現成批量的傷亡
果然!
賀烽看著眼前這一幕,對方領軍的人果然和自己的想法一樣,都是想把對方引誘過河,半渡而擊
先鋒一戰的損失,已經超出了原計劃的範疇,
賀烽看著河對岸正飽受三麵圍攻的將士,下令鳴金
按計劃,這時候一營三營應該開始交替掩護撤退
可鳴金令發出,一營和三營卻怎麼也退不出來,鋒線上的兩軍步卒,已經開始膠著
“神射營掩護前軍退回來!”賀烽下令
弓弩開始朝河對岸進行反擊,一營三營的將士開始有序退卻,然而退卻的過程中,金兵趁勢暴起,陣後遠觀能明顯看得出,此時的金兵與剛接戰時判若兩軍!
兩軍交鋒,慌亂中將士的精力顧及不到傷兵,大量不能行動的傷兵被迫被留在了原地,被趕上的金兵剿殺
半個時辰的糾纏,一營三營的將士陸陸續續退回穀河南岸,按照最開始的計劃,一營三營退卻,弓弩壓製,坐等金兵上鉤
但金兵追至橋頭,隻是打退了一營三營的進攻,卻絲毫沒有繼續追擊的意思
看到這一幕的賀烽確認了自己的猜想,誘敵深入的策略已經沒有用了,對方壓根就沒想過擴大戰果
麵對這樣不貪功,不冒進的對手,再加上這樣的懸殊對比,賀烽陷入了沉思
對方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前提下,仍不追擊潰卒,這說明要麼對方已經看穿了自己的意圖
要麼這支金兵來此的目的,就隻是阻截河南岸的宋軍北上,而並非擴大戰果,
然而這兩個結果無論哪一樣,都已經徹底掐斷了鎮朔軍北歸的路
“董懷安!!!”賀烽氣急敗壞的喊來董懷安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