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兩白銀注入軍賬,各部人手齊備
隨著賀烽的軍命頒下,整個太原城立刻忙碌了起來
不僅賑濟城內百姓的粥棚開了一間又一間
帥府衙門還張貼告示:
全城百姓稅額減半,家中但有一人參軍者,全家不僅免稅,還可憑軍籍多領半份或一份救濟糧
征兵發放補貼的幡子,也是引得全城百姓蜂擁上前領取,
但凡一家中有一個男丁可以參軍,全家免稅不說,還額外可以給家中安排一份賑濟糧,
這種事放在如今的太原城,簡直就等於是給全家老小上了一份安全的保障,再也不用擔心餓死……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軍,
賀烽立下的嚴令:年滿二十周歲不滿二十五周歲的為兵卒,二十五周歲至三十周歲的為輔兵
能以兵卒標準參軍的,家中多發一份賑濟糧,輔兵為標準參軍的,家中多發半分救濟糧
在多種刺激手段的鼓舞下,參軍的百姓人頭攢動,個個爭先
一時間,太原城內的百姓談論最多的便是昨天誰家的後生落選了,今天誰家後生選上兵卒參軍了……
……
還不到半月,城內新征入列的新兵人數,已然突破了一萬,
就這還是在精挑細選下征選出來的精兵,若是來者不拒,恐怕這會兒連軍帳營房都不夠用
除了兵源,賀烽還在芸娘的建議下,將整個太原城的各種匠房收歸統一管理
這年頭,工匠鋪子本來生意窘迫,但被帥府衙門收歸統一管理後,無數的軍械訂單將全城的工匠都給調動起來,
工匠坊鐵匠爐的爐火,從收歸統一後就沒停過!
做出來的軍械,雖與專業的朝廷官坊造的軍械比不了,但總勝過壓根就沒有軍械武備
長槍,長矛,拒馬,長甲短甲護首盔,各式各樣的軍備正在不斷的生產列裝
賀烽每次穿過街道,看見城中百姓的忙碌,心中的安定踏實就多一分
賀烽每每翻開軍中軍資的賬冊,都能被眼前一串一串的數字晃到眼睛,他不敢相信的看著各營各軍兵源補充壯大的賬目,
看著一天一天壯大起來的隊伍,賀烽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銳風軍一軍滿員,銳風軍三軍滿員,鎮朔軍滿員……”
有了城裡百姓的支持,拉起來這支隊伍,不僅是這太原城守起來幾乎沒什麼壓力,即便是針對金人有更大規模的行動,也不是就沒機會,
賀烽看著賬麵上各種各樣的數字,心中無限的遐想
等這支隊伍成型,就算是那完顏宗翰西路軍的主力,碰碰也不是不行!
可於嶽就沒有了賀烽臉上單純的喜悅
軍力空前的高漲自是好事,可隨著兵員的增長,帶來的糧草壓力也越發的尖銳,
加上城內賑濟百姓的粥棚,現在城內的存糧都加一起按現在的消耗程度,估計不出三個月就得斷糧
即便賀烽已經下令收繳全城的糧草統一分配,可即便是全城的糧草都集中起來,也就這麼多
於嶽將軍資的情況遞到賀烽麵前,
賀烽看著眼前多如牛毛的賬冊一時頭大:
“你就告訴我,我們的糧草還能用多久”
“最多三月,這期間還不能有其他的變化……”於嶽苦著一張臉無奈的說
賀烽聽著於嶽的話,他知道,固守太原,已經沒有出路了,
必須要打通與外界的交通,否則,金人就隻是圍而不攻,太原城內的守軍也得餓死
賀烽盯著麵前的城防圖,又轉臉看了看大宋行政圖,扭頭對親衛傳命:
“召集眾將議事,把陳老將軍和王總管也請來”
“是”
……
親衛領命去了,不多時,帥府衙門外的聚將鼓被敲響
隨著鼓聲逐漸稀落,眾將先後不多時到了帥府衙門正堂集合
賀烽見人齊,也不廢話,一句話直接說到重點:
“城內缺糧,我們現在要考慮從城外運糧進來,大家有什麼意見”
李德忠第一個站出來說話:
“將軍,周邊也沒糧啊,被金人圍著,不僅咱們太原缺糧,我估計城外很多其他的地方多少都應該被金人占了”
於嶽結果話茬:
“不僅如此,即便有,城外遊弋著這麼多的金人,有糧也運不進來”
“那就出城乾他娘的!”
張德柱大嗓門震的正堂嗡嗡作響,一眾人被張德柱標誌性的大嗓門給逗樂了,
身旁的李德忠照舊是尷尬的扶著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