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汴梁城,崇政殿
皇帝趙桓端坐在龍椅上,禦階下除了群臣,還有兩個服色各異的金人——完顏宗翰派來的正副二使
“見過大宋皇帝!願您康健,願兩國友誼長存!”
趙桓隻撩眼皮,象征性的看了一眼禦階下的使者,並未答話,輕輕擺擺手算是回應
正使見龍椅上的大宋皇帝並不是十分待見,識趣的不再糾結禮節,而是直入主題:
“大宋皇帝陛下,兩國和議交割三鎮,到現如今,一直沒有交割,想請問大宋皇帝陛下,是不願和議嗎!”
使者的話越說越急,聲調越來越高,最後一句的語氣幾近脅迫的質問!
見金使這個囂張的態度,殿下群臣各個怒不可遏,紛紛抗議:
“什麼東西!敢這麼說話!……”
“就是!敢這麼跟官家說話,反了他了!……”
皇帝趙構看著眼前大殿內的一幕,緩緩開口:
“遵使稍安勿躁……交割三鎮,很多事情都需一一捋清,不是一朝一夕可得……”
聽到趙桓的托詞,正使臉上換上一臉的冷笑:
“我們理解大宋皇帝陛下的苦衷,畢竟,那河東路現在也不是大皇帝陛下能做主的嘛!”
……
金人一句挑釁意味十足的話出口,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雖然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你當眾跟皇帝這麼說話,這不是明擺著打了大宋皇帝的臉!
李邦彥本就已經準備好了在一旁策應金人的提議,但沒想到這正使說話如此露骨,話落之時把他嚇得一激靈
正使這一句話算是點燃了火藥桶!殿內群臣剛剛還隻是聲討,此刻聞聽這金人正使如此放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看那架勢大有將這兩個金人就地打死的意思!
皇帝趙桓聞聽金人這尋釁意味十足的話,內心的怒火陡然升起!握著龍椅扶手的手指,緊緊的握著那拳頭大的龍頭,由於用力過甚指尖已見泛白!
皇帝趙桓死死的壓製著自己心中想要一刀砍了這來使的衝動,一字一頓的說:
“三鎮……交割……不是一朝一夕……”
能看得出來,趙桓已經用儘了全身的力氣再壓製著內心的憤怒,吐出口的話幾乎就是在低吼!
金人正使見話已說開,更進一步道:
“我家大元帥知道大宋皇帝有苦衷!特命我來和大皇帝陛下商量”
“我們願意出兵,幫助大皇帝,拿回那河東路!”
群臣的情緒本來就已經被激怒,聽到這金人正使的話,怒意愈演愈烈,整個大殿上都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氛圍
“我們願意出兵十萬!隻需要大宋皇帝派出五萬精兵在南方策應,拿下河東路之後,河東路的三府十幾個縣,我們隻要和議之中約定好的太原,其餘的地方,與我們無關,都歸還大宋!”
……
“胡扯!我大宋幫你攻打自家的城池?”
“當真是無恥啊!……”
“金狗!你彆白日做夢了!”
……
金人正使一句話出口,在朝堂上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些文臣武將雖在抗金上無能為力,但不代表他們不要臉,
趙桓心中亦是十分憤怒,但他心裡清楚的很,這金人說的都是實話,現在的河東路,與其說是大宋的,還不如說是他鎮朔王的,聽調不聽宣就也罷了,連賦稅兵役都已經開始自己決斷不再向朝廷報備,已經嫣然一副國中之國的樣子
這樣的藩屬,跟彆國其實已經沒有區彆
顯然這金人十分清楚,自己的話說出口之後,群臣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見群臣的情緒已被自己激起,正使嘴含微笑不語,靜觀眾臣之態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滅了那鎮朔軍,對雙方都有好處,可那鎮朔軍現在怎麼說也是大宋禁軍的序列,即便再想直接打,麵子上也得過得去才行,
前不久官家剛剛下旨,封了那鎮朔軍的賀烽為鎮朔王,這轉眼間就幫著外敵攻打自家的城池,這要是傳了出去,大宋朝廷的臉還要不要了……
看著禦階下群臣的反應,趙桓陷入深深的沉思……
金人的提議固然讓人憤恨,但收回河東路的控製權,至少比現在整個西北都不聽朝廷號令要好的多,
趙桓遲疑間,眼神不自覺的瞟向李邦彥
以往遇事不決,皇帝趙桓已經習慣了有這些謀臣給自己謀劃,可現在的李邦彥,耷拉著個腦袋,連頭也不抬,仿佛這大殿上的事與他無關,與爭論不休的群臣比起來,形成鮮明的反差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