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的清晨相較於太原,要冷冽的多,
賀烽隻帶了董懷安及十餘親衛,輕車簡從,出了大同城南門,沿桑乾河策馬而行……
行了約二十裡,依著李禦所描述的方向,一行人找到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小村落,
村中多為土坯房,顯得頗為貧瘠,
唯有村尾一處院落,以竹籬圍就,院內整潔,幾間土窯洞雖簡陋,卻彆有一番清雅氣息……
賀烽在馬上端看眼前的村落,幾國交兵,這兵荒馬亂的年景,這樣一座小村落竟然能幸免於難,也算著實出奇……
賀烽命親衛在外等候,隻帶著董懷安兩人步入院中,
進了院子,隻見一青衫中年人,正於院中老槐樹下撫琴……
琴音瑟瑟,透著幾分疏離與淡漠,
中年人約三十歲左右,麵容清秀,眼神清澈而深邃!
見賀烽等人進來,琴音戛然而止,卻並未起身,隻是微微頷首:
“貴客臨門,不知有何見教?”
語氣雖平淡,卻充滿了排斥,用詞既不顯熱情,也無卑怯!
董懷安上前一步:
“請問先生,慕白先生,是住這裡嗎”
……
聽到董懷安的問話,中年人眼神中明顯閃過一絲警惕,但僅僅是一個呼吸間,便釋然,坦言道:
“在下就是慕白!兩位有何貴乾?”
董懷安趕緊施禮,朝著中年人介紹道:
“慕白先生,這位,是鎮朔王!”
慕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但僅僅是一瞬,隨即便恢複平靜,
他朝著賀烽起身拱手:
“原來是王爺駕臨,慕白,有失遠迎……”
賀烽端看麵前人,禮數周到,不卑不亢……卻依舊跟自己保持著距離,
賀烽還禮,開門見山:
“先生不必多禮,我此番打擾,為請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治理治下城池疆土,安撫萬千生民……”
慕白聞言,並未立即回答,而是伸手示意賀烽在院中石凳上坐下,自己則坐在對麵,沉吟片刻,方抬眼直視賀烽,目光銳利:
“王爺橫掃千軍,連克強敵,聲威震於天下,慕白雖僻處鄉野,王爺威名亦如雷貫耳!”
“隻是,王爺可知,慕白為何至今不曾出仕,甘願在此荒村了此殘生?”
賀烽心知關鍵處來了!正色道:
“願聞其詳!”
慕白深吸一口氣,語氣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蒼涼:
“隻因觀這天下諸侯,無論是昔日的遼,宋,還是如今的金,乃至四方豪強,其興兵起事,或為稱王稱霸,或為報一姓之仇,或為劫掠財富子女……”
“他們口中或言‘吊民伐罪’,或言‘光複漢統’……”
“然其行事,何曾真正將黎民百姓的生死福祉放在心頭?”
“攻城略地,無非是讓百姓從一種苦難,陷入另一種苦難,兵鋒所至,田園荒蕪,妻離子散……”
“易子而食的慘劇,慕白聽得太多,見得太多!既無力改變,便隻能獨善其身,苟全性命於亂世罷了……”
他話語平靜,卻字字沉重,敲擊在賀烽心上,
賀烽回想起昨日李禦跟自己提到,這慕白雖是白身,當初金滅遼之際,恰逢兵災,為了免一地百姓遭受戰火餘溫波及,給金人獻策以工代賑……
若這事是真的,彆的先不說,至少證明這人還是多少有些真紮實乾的才學的
賀烽稍一沉吟,並沒有直接接慕白的話茬,而是撇開話題:
“我聽自家兄弟傳聞,當年金人滅遼,周圍百姓民不聊生……”
賀烽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慕白擺擺手打斷了!顯然他知道賀烽要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