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賀烽的傾力力捧之下,慕白終是走馬上任!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慕白這文人一般和善的外表之下,藏著的是一顆猛虎的心!
他先是借調了董懷安鐵羽營中部分識文斷字,辦事機敏的細作,充作臨時吏員,
這些細作被安排進各個司署衙門,不僅代行政務吏員,還在行政期間,收集人情往來情報,
慕白讓這些細作,將留用的金,遼,西夏,甚至是宋人官吏的情況,摸了個裡裡外外透透徹徹!
城中那些屢次三番給鎮朔軍造成麻煩的刁民,也陸續由細作的監控彙報中,進入他的視野……
將這些情報彙集之後,他又請李禦派兵借調維持秩序,開始雷厲風行地推行各項安民措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其行事風格大開大合,隻要是利國利民的,他就不惜代價,不擇手段的推行!……
這樣一個文人做起事來,竟沒有絲毫賀烽當初的“溫柔”……
遇到通情達理者,他親自疏通衙署門路,給百姓行方便之實
遇到城內那些仗著賀烽的“安民令”有恃無恐,胡攪蠻纏的城內刁民,他則雷霆手腕乾淨利落!
在不違反安民令的前提下,慕白可謂是手段奇出!……
讓賀烽大跌眼鏡的是,慕白這一個書生,不僅政令通達,慧眼識人斷物!手段竟也如此“酷烈”!……
關鍵是他還飽讀詩書,心有丘壑!
那些以往能在鎮朔軍將士手裡,靠胡攪蠻纏落實惠的刁民,如今落在慕白手裡,可算是遭了老罪!
城中的刁民,往往仗著賀烽頒下不得擾民的軍令,利用自己僅有的那點兒彎彎繞心思,“巧立名目,依附攀咬”,
每每與鎮朔軍將士糾纏,總能因為將士不敢傷民而獲益,
這些人一看如今管事的換了個文人,心道更好對付!
見慕白上前來,這些刁民剛想跟慕白孔子曰老子曰……不想慕白還回來的卻是架在脖子上的鋼刀!
……
“大人!孔子曰,非禮勿視!……”
“孔子曰你娘!老不死的!再他娘跟老子裝癟犢子,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賀王爺可說了!不得傷民!……”
“王爺說的是安民!沒說安狗!你他娘的算人嗎!有辱斯文!你走不走??!來人給我拉出去砍了!喂狗!”
遇到這樣的“文人”……這些刁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秀才遇了兵”……
在慕白的高壓強權手腕之下,這些胡攪蠻纏的刁民也隻得悻悻而歸
但遇到真有冤枉,真有誤會的,他無不耐心求解,梳其理,安其心!……
……
慕白行政的策略也簡單,能講理的用嘴,不能講理的用刀……
以往將士們也想如此,可礙於賀烽的“安民令”處處受製,不得章法,
慕白行的政令皆出自於自己之手,根本沒這個顧慮!碰到跟自己講歪理的,慕白講的“理”比他們更歪……
看著慕白快刀斬亂麻的處理著公務,看的賀烽,李禦一眾人直嘬牙花子……
“老李,你不是說……這……”
賀烽對著不遠處公案上的慕白指指點點:
“這……這哪有點兒文人的樣子!……”
李禦也是一頭的霧水,心說看起來挺文質彬彬一個人,怎麼行為處事,跟軍中武將的風格頗似……
但這慕白做事的風格,倒是很對張德柱李銳武的脾氣!
他倆看著往日裡漢族將士和外族將士掰扯不清的糊塗賬,總能被慕白一言而公斷,心裡由衷的佩服!
他們心裡清楚,亂賬武斷,誰都行,可總會有人吃虧不滿,
可慕白斷案斷事不同,他總能在千頭萬緒之中,找到問題的關鍵,幾乎所有糾紛都被他處理的井井有條,公斷而無私心,引得軍中將士連連稱讚!
雖然嘴上不承認,但張德柱李銳武之流,心裡其實已經完全認可了這個“文人”
賀烽看著慕白禦政行令之間,這說得通的就用嘴,說不通的就用刀的風格,無奈搖搖頭苦笑,
本想著給軍中找個文人,中和一下兵將之中欠缺的文氣,
現在可倒好……當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喜歡大宋:讓你抗金,沒讓你造反啊?請大家收藏:()大宋:讓你抗金,沒讓你造反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