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父與子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68章 父與子(1 / 1)

政黨名稱既然已經確定下來,那麼接下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便是成員的選拔。要知道,整個大明帝國目前擁有多達十萬名各級大小官員,其中超過九成的人都自認為是帝黨的成員。如此龐大的數量使得這個政黨的合法化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全都搶著做保皇黨,那又何來政黨競爭呢?

因此,保皇黨必須對成員進行嚴格篩選,而且這種篩選規模之大,甚至需要淘汰掉超過五成以上的現有成員。這無疑給洪承疇等人帶來了巨大的難題。畢竟,這些官員都是他們的同僚,手心手背都是肉,究竟該選擇誰、舍棄誰呢?這其中的學問可大著呢。

麵對如此棘手的情況,洪承疇這位保皇黨黨魁表現得非常光棍,他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向朱由校請教,希望皇帝能夠為他指點迷津,提供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

朱由校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終於給出了一個頗具建設性的提議,那就是從年齡方麵入手。這是因為自從公務員製度取代科舉製度以來,官員的成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像甘羅十二歲就擔任宰相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了,如今的官員大多都經過了十幾年的係統教育,才走上為官的道路。

那麼像以前那種剛進官場就四五十歲的老頑固,如今是再也不可能出現了。如今的官場新人,歲數一般都在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可謂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

朱由校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就是想多吸納這些年輕人進入政黨,讓他們為國家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同時,他也打算保留一批四十到五十歲的中堅力量,讓他們為這些年輕人保駕護航,幫助他們在官場中繼續成長。

這樣一來,保皇黨就能夠通過自我造血,源源不斷地為國家輸送人才,從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洪承疇聽了朱由校的一番話,頓時恍然大悟,他對朱由校的遠見卓識深感欽佩。於是,他很快就帶著其他官員們離開了上書房,留下朱由校父子二人繼續交談。

父子二人閒聊了一會兒之後,太子朱慈煒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還望父皇能夠為兒臣解惑。”

朱由校看著自己的兒子,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他會有此一問。他輕聲說道:“你是想問為何朕要推出政黨合法化吧?”

朱慈煒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疑惑。

朱由校繼續說道:“你可知道,為何上下五千年,隻有兩漢的國祚超過了五百年,而其他的統一王朝卻都難以活過四百年呢?”

朱慈煒沉思了一會兒,滿臉狐疑地問道:“難道是國家有奸臣當道?還是土地被大量兼並?亦或是皇帝昏庸無能?”朱由校緩緩地搖了搖頭,然後又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凝視著兒子,輕聲說道:“有沒有可能是製度本身存在無法彌補的缺陷呢?”

接著,朱由校繼續說道:“西漢曆經四十年的文景之治後,才迎來了漢武帝。他窮儘五十年的時間與匈奴死磕,最終將匈奴遠遠地驅逐到了西伯利亞和歐洲。然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卻導致國內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物價飛漲。同樣的,大唐在開元盛世的二十年間,耗儘了二百多年積累下來的國運。”

朱由校頓了頓,語氣沉重地說:“為什麼每個王朝都會出現盛世,卻都難以逃脫不過三百年的命運呢?”他的眉頭緊鎖,似乎在苦苦思索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最後,朱由校歎了口氣,說道:“依朕之見,土地兼並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昏君和奸臣往往是相互依存的,這並非是導致一個王朝無法延續三百年的根本原因。”其實,朱由校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那就是如果不是他的突然降臨,大明王朝恐怕也隻能存在兩百七十六年而已。根本不可能到如今有二百八十二年的國運,甚至是挺過三百年的大關也基本上沒多大難度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要知道,在曆史的長河中,一個國家能夠存續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誠然,如今的官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無疑是國家得以長久的重要因素之一。官場的徹底改變,使得政府的運作更加高效、公正,官員們的素質和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這樣一來,國家的治理更加有序,政策的執行更加有力,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國土麵積的瘋狂暴漲,更是為國家的繁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領土的擴張,越來越多的無地百姓能夠得到妥善的安置,他們不再流離失所,生活有了保障。這不僅緩解了人口與土地之間的尖銳矛盾,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而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被送回到國內,又反哺了國內,如此相輔相成,也是讓國家重新煥發新春的關鍵因素。

然而,更為關鍵的是,朱由校這個來自後世的領頭羊,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變革。他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卓越的智慧,引領著這幫官員和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在幾次改變國運的緊要關頭,朱由校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決斷力和領導力。他帶領著這個龐大的國家,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避免了許多可能導致國家滅亡的危機。正是因為他的正確決策,使得漢人的政權得以延續,百姓也沒有因為小冰河時代的災難而無辜慘死。

可以說,大明之所以有如今的重生,朱由校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這個來自後世的智者,這個國家恐怕還會在曆史的輪回中重蹈覆轍,繼續走上那條充滿坎坷和磨難的老路。

所以,在封建時代,國家的命運太過依賴皇帝個人了。一個好皇帝可以帶來繁榮昌盛,而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則可能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因此,隻有創造出一種製度,能夠取代皇帝這個人,使得良好的政策和治理能夠持續下去,國家的國運才能夠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抗日:民國大醫生 國青不要我?NBA搶著要! 這個狐妖血脈超凶的 棋子要逆天,幸虧有神劍 道門太上:禦鬼除煞 逍遙皇子不負山河不負卿 穿越大梁,我帶著七個老婆去流放 我隻是生了場病,父親怎麼變大帥了 裴總又爭又搶,渣前夫急眼了 扶額,長公主今天又在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