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明晃晃的聖旨從天而降,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撼了整個朝堂。聖旨所帶來的命令竟是要將東林黨的近三十位大臣通通逮捕入獄!此消息一出,滿朝皆驚,眾人議論紛紛。
要知道,這被下令逮捕的這些人,幾乎占儘了東林黨在朝中三分之一的官員啊!如此大規模地針對一個黨派動手,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那麼,一個政黨執政的核心力量究竟是什麼呢?難道是那高聳入雲、引人矚目的樹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樹尖雖然能夠率先沐浴陽光雨露,但它僅僅隻是政黨外在形象與意識的一種體現罷了,並不能真正支撐起整個政黨的運作和發展。
或許有人會說,那應該就是深深紮根於泥土之中的樹根吧?畢竟,樹根才是樹木汲取養分、穩固根基之所在。然而,事實也並非如此簡單。樹根固然重要,它確實為政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穩定性和基礎性支持,但它仍不足以成為政黨的核心力量。
其實,一個政黨的核心力量恰恰存在於中間的那一部分。這裡既不像樹尖那樣高高在上、遠離地氣,又不像樹根那般深埋地下、默默無聞。中間部分宛如樹乾,連接著上下兩端,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不僅具備足夠的實力去執行各種政策方針,還能靈活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與壓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堅實而富有活力的中堅力量作為支撐,一個政黨才能得以穩健前行,不斷發展壯大。
然而,朱由校心中所盤算的計謀卻極為簡明扼要。他深知要想徹底瓦解東林黨這一龐大勢力並非易事,但隻要策略得當,也並非毫無可能。於是乎,他通過下達葉向高入閣的旨意,作為安撫之策來穩住東林黨高層那些位高權重之人,令他們暫時麻痹大意。
如此一來,原本在內閣中並不占優勢的東林黨,那些原本能夠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左右政局的重要人物們,此刻皆因受到這道旨意的牽製而變得束手束腳,難以施展拳腳。道理很簡單,既然在內閣中人數和權柄搞不過你方從哲,那我就等葉向高正式入閣之後,在人數和資曆上徹底將你方從哲壓製下去,再來和你們三黨一決雌雄。
與此同時,朱由校更是暗中謀劃著如何一步步拆解掉東林黨的核心骨乾成員,就如同砍倒一棵參天大樹般,從根基處著手,將其最為關鍵的枝乾一一折斷。
隻有這些核心樹乾的崩塌,才能讓整個東林黨內部的組織結構開始逐漸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以往那緊密相連、協同運作的體係也會分崩離析,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定將變得異常困難。更為致命的是,一直以來東林黨賴以生存並發揮巨大影響力的民間輿論力量以及紮根於十三道各府縣的基層官員,由於失去了來自政黨中層的統一指揮和明確指令,逐漸會變成一盤散沙。
曾經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東林黨支持者們會變得像無頭蒼蠅一樣,隻能各自為政,憑借個人的判斷和能力去應對局勢。然而這樣分散且缺乏組織性的行動,無疑給了朱由校逐個擊破的絕佳機會。他隻需集中優勢兵力,將那些跳出來的小股力量予以精準打擊,便能輕而易舉地將其一一消滅。朱由校精心策劃的這場政治博弈,東林黨就會逐步走向衰敗和滅亡的深淵。
誠然,此皆朱由校等人所設想之最佳理想狀態,然東林黨瀕死之際,是否會行魚死網破之反撲?是否會煽動商人罷市,農民起義此等極端手段以抗衡朱由校之滅家之舉?亦未可知。蓋因死期將至,多人皆不甘束手就擒,此亦朱由校急於編練新軍之緣由。
就在前一秒,以東林黨為首的一眾大臣們個個麵露喜色,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眾人都還沉浸在皇帝剛剛下達的那道縮減宮中用度的指令之中。
要知道,萬曆朝時,他們曾無數次地向皇帝呈上奏折,言辭懇切地懇請皇帝不可沉迷於那種荒淫無道、奢靡放縱的生活方式,應當多多體恤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且毫無依靠的黎民百姓。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無論他們上呈多少道這樣滿懷赤誠之心的奏折,卻始終未曾得到過皇帝的回應與重視,此時對他們來說可謂是重大的勝利。
正當東林黨的大臣們為此感到欣喜若狂之際,誰能料到,僅僅在後一秒鐘,一道晴天霹靂般的旨意傳出——竟是要將東林黨肋骨打斷!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一盆冰水當頭澆下,瞬間令在場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陛下啊!此事究竟有沒有經過三司會審呢?怎麼我們這些人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呀?而且不過就是區區幾十萬兩的賑災物資而已,怎會牽扯進這麼多的官員呢?這裡麵必定有不為人知的內情,請陛下一定要徹查清楚啊!”大噴子楊漣毫不畏懼地第一個站了出來,他瞪大雙眼,滿臉義憤填膺地質疑道。
就在這時,未來權傾朝野、令人憎惡的魏忠賢突然跳了出來,他用手指著楊漣,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起來:“好你個楊漣!在你眼中,那十五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和足足二十萬石救命的糧食,你竟然能輕描淡寫地用‘區區’兩個字來形容?難道你不知道延安府因為這場災難已經發生了多少起慘絕人寰的吃人事件嗎?你身為堂堂正正的進士出身,讀了那麼多年聖賢書,卻如此漠視百姓的生死,簡直就是草菅人命!像你這樣的人,還配做我大明王朝的父母官嗎?”
“好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奸賊!此地乃是我堂堂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怎可任由你這監宦在此肆意妄為、胡作非為?定然是你這陰險狡詐的閹賊暗中使用了見不得人的卑劣手段,對無辜之人嚴刑拷打、屈打成招!如若不然,又怎能牽扯進如此眾多清正廉潔的官員?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分明就是你妄圖將我們東林黨一舉擊垮所使出的卑鄙無恥的陰謀詭計!”楊漣氣得滿臉通紅,胸膛劇烈起伏著,連說話都變得有些語無倫次起來。他瞪大雙眼,怒視著那名監宦,仿佛要用目光將其生吞活剝一般。
楊漣越急,越說明這次朱由校打中了他們的七寸。不過有點他說錯了,這麼多官員並沒有全部入獄,聖旨隻是說了涉案人員。要不然這麼大規模的抓捕,怎麼可能瞞得住朝臣。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