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事重重的朱常洵的到來,皇室改革的契機終於到來。朱由校經過研究《皇明祖訓》發現,裡麵通篇並未提及不得向皇室征稅的條款,而對於士紳階層,在曆代下發的條例中,寫明了秀才免勞役,八十畝地稅;舉人免勞役,四百畝地稅;進士免勞役,兩千畝地稅,加上嘉靖和萬曆時增加了對退休老乾部的優惠。不過好在,朱由校從條例中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嗬嗬,玩文字遊戲,古人未必能玩得過經曆過後世網絡浪潮洗禮過的朱由校。
到朱由校這一代,全國共計有五十多位親王以及差不多數量的公侯伯爵都是世襲罔替的,按照曆年來有跡可循的賜田記錄,朝廷共給出了三十萬頃良田,加上朱由校自己的,合計為三十五萬頃。而這群人實際占據了大約將近百萬頃。這些地自然不會憑空變出來的,大明建國時,共計有衛所田九十萬頃,而如今隻剩下了三十萬頃。等於說衛所田幾乎被這些藩王全部霸占了。而萬曆新政時,全國推行了一條鞭法,得出全國共有七百萬頃耕田,皇室藩王幾乎占了七分之一。
而朱由校馬上就要見到的這位福王,除了祖父萬曆帝賞賜的兩萬頃良田,就藩至今已十幾年通過巧取豪奪的方式,大約又擁有了三萬頃良田,等於和他這位皇帝擁有的皇莊規模幾乎一樣大。
“臣朱常洵叩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伴隨著一陣高呼之聲,朱由校在上書房迎來了自己的親叔叔——福王朱常洵。隻見那朱常洵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緩緩而入,他那原本俊朗的麵容如今已被歲月和富足的生活刻下了痕跡,身材也開始逐漸發福起來。
朱由校坐在書桌前,麵帶微笑地注視著走進來的朱常洵。當看到這位親叔叔略顯肥胖的身形時,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並起身快步走向前去,準備親手攙扶起朱常洵。
“書房內就你我叔侄二人,皇叔不必如此拘謹。快快請起吧!”朱由校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去拉朱常洵。然而,讓朱由校意想不到的是,儘管他使出了全身力氣,但竟然無法拉動眼前這個看似臃腫的身軀。朱常洵仿佛腳下生了根一般,穩穩地跪在原地,紋絲未動。
“臣此來特向陛下請罪的。”朱常洵微微躬身行禮後,便不再多言半句廢話,而是直接以一種極為謙卑且低聲下氣的姿態開始請罪。他深知此次前來所麵臨的局麵極其嚴峻,但心中仍抱著一絲僥幸,期望著皇帝能夠念及他們同為萬曆帝子嗣這一層血緣關係,從而對其母親網開一麵。
聽到朱常洵這番話語,皇帝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緩緩說道:“皇叔嚴重了,皇祖膝下僅有五子,分彆是先皇、福王叔您、瑞王叔、惠王叔以及桂王叔。可歎如今皇考已然仙逝,隻留下您們四位王叔。而其他三位王叔皆未前往封地就藩,故而朕在這深宮內苑之中,時常會想起福王叔您呐!”
話音剛落,那身材肥胖的朱常洵不禁渾身猛地一抖,額頭上瞬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在心裡暗暗叫苦不迭:我的皇侄啊,您老人家可千萬彆再掛念著孤啦!就憑您這幾句話,都快把孤嚇得心臟病發作了喲!實在是承受不起這份‘厚愛’呀!
“多謝陛下厚愛,臣實在慚愧至極。”言罷,朱常洵緩緩地站起身來,隻見他身軀微微顫抖,似乎心中仍有些惶恐不安。而此時,朱由校則麵帶微笑,輕輕牽起他的手,一同走到那柔軟舒適的榻上坐下。
“此次將皇叔您特意招來,一來呢,自然是以解朕對皇叔您的相思之情;這二來嘛,則是想就紅丸案之事與皇叔您通個氣兒。”朱由校的話音剛落,朱常洵便臉色大變,撲通一聲又要下跪請罪。好在一旁眼疾手快的朱由校及時伸手將其攔住,並輕聲安撫道:“皇叔莫急,快快平身。”
“皇叔啊,此次鄭貴妃涉案頗為深重呐!如今這滿朝文武皆對此事議論紛紛,朕著實感到壓力巨大呀。”朱由校一邊說著,一邊停下話語,目光含笑地凝視著對麵的朱常洵。
能在這波譎雲詭、爾虞我詐的皇室之中順利成長至成年,朱常洵自然也並非徒有虛名之人。他僅僅稍作思索,便立刻領悟到了皇帝這番話中的弦外之音。於是,他趕忙再次起身,畢恭畢敬地躬身施禮說道:“還望陛下能夠明示於臣,隻要能確保臣的母妃安然無恙,臣定當萬死不辭!哪怕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
“此事倒也不必急於一時,皇叔啊,您可是多年未曾與鄭貴妃相見了吧?今日您難得回京一趟,理應先去向她請安才是。咱們叔侄二人稍後再敘舊聊天,時間寬裕得很呐!”朱由校麵帶微笑,目光柔和地注視著眼前滿臉震驚之色的朱常洵。
這如何能不讓人感到震驚呢?要知道,自從大明建國以來,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曾有過這樣的特例之外,其後的曆代藩王一旦離開京城,基本上就難以再有機會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了。
此時的朱常洵早已被感動得涕淚橫流,他哪裡還顧得上朱由校的阻攔,心悅誠服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接連磕了好幾個響頭。那磕頭之聲清脆而響亮,仿佛每一下都飽含著他對朱由校的感激之情。磕完頭後,朱常洵緩緩站起身來,在一旁等候多時的太監趕忙上前引路,帶著他前去拜見自己朝思暮想的母妃。
不得不說,朱由校這一招棋下得極為精妙,他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實心中早已有了盤算。他希望朱常洵能夠通過與鄭貴妃的交談,詳細了解到自己登基以來所采取的一係列舉措,尤其是前幾日剛剛下達的削減宮中用度的旨意背後真正的意圖所在。朱由校深知,以朱常洵的聰慧才智,定然能夠洞悉其中的玄機,並積極配合自己將這場關乎皇室改革的重頭戲演繹得儘善儘美。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