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朱由校對內閣的設想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73章 朱由校對內閣的設想

第73章 朱由校對內閣的設想(1 / 1)

對於葉向高發表的支持言論,朱由校是完全沒有準備的,他一貫帶有的有色眼鏡看待東林黨,而且他一直以來秉持的準則就是逐步驅逐東林一係官員,從而為實乾官員讓路的方針。如今突然告訴他,東林黨領袖居然支持他削減東林枝乾的行動。乖乖!這不會是幻覺吧!

大哥,這三百人可是你們東林黨的精英,也是未來的希望,被朕這麼折騰完最後還剩下幾個回你們的隊伍朕也不清楚,你居然這麼豪邁的大手一揮,隨便朕折騰。你這葫蘆裡賣的是啥藥啊!

儘管他內心深處仍然存有諸多疑惑未解,但當得知自己竟然得到了內閣閣臣、同時亦是東林黨領袖葉向高的大力支持時,朱由校不禁喜出望外。要知道,在內閣諸臣當中,若單以資曆而論,葉向高的確比方從哲更為資深。而此次他所發表的這番言辭,更是使得他在朝野上下的威望於無形中又提升了許多。

原本,如果說朱由校所提出的政委製度乃是專門針對東林黨的一個明晃晃的陽謀,那麼經由葉向高那番公私分明且義正辭嚴的發言之後,這所謂“針對”的意味瞬間便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原先那種劍拔弩張的敵對氛圍仿佛突然間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讓人們看到了東林一係那寬廣無私的胸懷以及一心為公的高尚情操。

這操作,換成後世網絡,那絕對會獲得滿屏的666。

古人的智慧果然是不可小視的。

既然領袖都發言了,作為小弟的東林官員自然是不敢造次了,政委製度就這樣戲劇性的通過了朝議。而政委之職暫時編入了兵部編製,受其管轄。

大朝結束之後,百官們各回衙門處理公務,五位閣臣隨著朱由校進入了西暖閣。

“韓卿,皇考之皇陵與朕之皇陵選址工作進行到何地步了?”一進暖閣,朱由校就將皇陵之事向韓爌提問了。

“啟奏陛下,目前兩座皇陵選址工作是由工部左侍郎王永光大人負責勘址工作,目前還未有結果。”閣臣韓爌拱手回答道。

泰昌帝駕崩的突然,皇陵選址和督造都還沒開始就沒了,這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朱由校這個兒子身上,他知道王永光這個人,屬於是明朝非常特殊的一個存在,也是名實乾家。

後世他督造的皇宮大殿,將預算與結算控製在了非常合理的區間,並沒讓本就不富裕的國庫有一絲的浪費,與戶部畢自嚴合稱明末金融家的稱號。

對於王永光,朱由校是放心的,所以他並沒在贅言。

“幾位閣臣都在,朕有一想法,想與各位探討之。朕認為,閣臣的地位過於偏低,且職能與六部有衝突,朕想改之,不知幾位有何看法?”

幾位閣臣互相對視了幾眼,向皇帝發言道:“臣等恭迎聖聽!”

“朕想將閣臣人數保持在六人,廷推出首輔與次輔,餘下四位輔臣由首輔與次輔提出推薦名單和理由,最終由朕決定人選。一屆閣臣以五年為限,最多連任兩屆。屆滿之後以貢獻論,可為三公與三孤離休。首輔與次輔為正一品,其餘輔臣為從一品。但凡進入內閣,將不再兼任六部尚書。首輔與次輔其中一人一旦辭職或內閣人數少於四人,內閣自動解散,將重新選舉內閣人選。當然前任內閣成員可重新參選,如果閣臣被彈劾,除非有確鑿證據,否則不得無故辭職,而且朕有駁回留中權。解散的與辭職的內閣成員將無法享受三公與三孤的離休待遇。卿等以為如何?”

這可是個好消息啊。先不說彆的,光品級就高過了六部尚書,未來閣臣就不用在於六部尚書扯皮了,真正做到了文臣的巔峰,再也不能稱呼閣臣是皇帝秘書,這尷尬的位置誰坐誰知道。這可是妥妥的宰相之位啊。

這首輔與次輔要廷推,簡單來說就是看誰的功勞大,朝中勢力強。唯獨這年限過短了點,可自明一朝,哪個首輔坐滿了十年?

“既然要廷推首輔與次輔之位,那麼兩位愛卿就要限期拿出自己的施政理念來證明自己是適合這兩個位置的。朕實在無法再容忍朝堂之上那無休止的扯皮推諉之風!如此行徑,於國於民皆非幸事。

而如今的這屆閣臣班子,朕亦不願輕易地全盤推翻、重新構建。畢竟,距離天啟元年也就僅僅剩下半旬左右的時間了。因此,方卿與葉卿,你們二人且先回去仔細斟酌思考一番,如何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施政方略。這天啟朝的首屆首輔與次輔之職,便交由二位擔當了。朕姑且稱其為‘過渡內閣’吧,天啟四年時再進行內閣廷推,五年時,兩屆內閣方能做好交接。至於韓卿、劉卿和孫師,三位愛卿隻需全力協助方葉兩位大人,共同將這施政方針完善即可。望諸位愛卿齊心協力,共襄盛舉,切莫辜負朕之所托啊!”

五人連忙躬身回應道:“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托!”各懷心事的五人異口同聲的接受了皇帝的任命,世人誰不愛權呢!

“對了,未來的六部、各都寺、各道巡撫等主官名單都將由內閣提案,由朕拍板決定。而提案的依據則要列位卿等將所提之人的往年功績有個詳細的說明,堅決杜絕無能之人占據高位。”朱由校補充說道。

對於內閣,他想借鑒後世日本的二元製君主立憲製,又不打算照搬,他才十五歲,還很年輕,他有大把的時間去摸索一條適合明朝國情的管理製度,再說了,明朝的統治製度已經是封建時期的巔峰了。後來的清朝隻不過將內閣改為了軍機處而已。級彆也就和朱由校設想的,高於所有部門主官。

如今的地方政府,由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三權分立,分彆管理各道政務、刑事、兵事。已經做到了儘善儘美,未來隻需要略微的調整一番即可。

因為明朝巡撫與總督隻是臨時崗位,這點與清朝還是有些許差彆的,未來朱由校自然也會進行這方麵的改革。

改革之路千頭萬緒,總要一步步來。這番自上而下的改革,終將落到文官體係之上。其中滋味,隻有他們才能體會。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超人:開局把自己上交國家 洪荒:我為截教第二聖 虐劇女主?我手撕劇本,渣夫全家齊下跪 當沙雕進入恐怖遊戲(無限) 真千金被趕爛尾樓,鄰居全是詭! 我都滿級號了,你們才剛穿越? 廢物係統和它的歹毒宿主 洪荒:給的太多,鴻鈞都當魔師了 霍總的天價嬌妻:輕點寵 大齡女的30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