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目光堅定地看著王二,鄭重其事地吩咐道:“王二啊,本公子命你速速將咱們庫存的那一千台煤球爐,每台再配備二十顆蜂窩煤,全部都無償贈予給南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老百姓們!”他頓了頓,接著解釋道,“你要知道,唯有當大多數人都嘗到了這新鮮事物所帶來的便利與好處時,我們的煤球爐和蜂窩煤才能夠在整個京城聲名遠揚,從而徹底打開北直隸乃至全國市場。”
朱由校深知,對於那些富裕人家、達官顯貴以及貴族們而言,他們往往因循守舊,難以迅速接納這種新興的蜂窩煤和煤球爐。所以,這次的贈送活動特意將他們排除在外。因為隻有等到普通民眾廣泛使用並對其讚不絕口之後,這些自視甚高的人們才會有可能放下成見,轉而選擇使用這些既經濟實惠又方便實用的東西。
王二激動萬分,這等積功德的好事居然落在自己頭上,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看好煤場,為朱公子效死才能報答他的再造之恩。
很快南城部分百姓就收到了西山煤場贈送的煤球爐一台以及蜂窩煤二十顆,並很快學會了如何使用這些東西。最後得知這個善舉是西山煤場的朱大公子的命令,這一千戶貧苦百姓有些人都在家中給朱大公子設立了長生牌。這是朱由校根本沒想到過的事情,這也讓他切身體會到,百姓要求不高,隻要能活下去,他們都會以感恩戴德之心去報效你。
這不,當王二放出風聲,說西山煤場需要礦工五千人,一日三餐包吃住,還有月薪二兩的美事,光南城就有上萬人報名,如果不是朱由校再三叮囑,要從流民中吸取一些青壯的要求,他恨不能把所有名額都留給南城百姓。
西山煤場在不斷擴建,產出也越來越多,而經過一千戶受用百姓的言傳身教,蜂窩煤和煤球爐徹底在京城打出了名聲,甚至還傳遍了北直隸。每日間,過來投工之人與拉煤車將煤場至京城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煤球爐的訂單甚至都排到了天啟元年七月。很多剛生產出來就直接被人拉走,更多的人則是提出要高價收購,可以說供不應求。
京城百姓如果沒有在入冬前儲備足夠的木柴,這個冬天恐怕連做飯都成問題,而京城周邊即使是一個小山坡那都是有主之地,山上的樹木根本不是庶民可以染指的,所以他們日常開銷中,木柴是必支項目。如今有了煤球爐與蜂窩煤,木柴需求量直接可以降為零,這套組合,不光可以做菜,燒水,而且使用極其方便,夜間還可以放入臥室,隻要處理好排氣問題,根本不怕一氧化碳中毒,這也是煤球爐迅速走紅市場的原因之一。
西山煤場在過了元宵節之後,可以說是日入鬥金,成了一隻會下金蛋的公雞,日產量破了百萬顆,一個工人一日間能製作三百到五百顆蜂窩煤。而蜂窩煤的混合調配工作還是由王二帶著五十個最早招入的煤場的街坊負責,這是煤場的核心技術,朱由校信不過其他人,所以沒有讓外人染指。
那些已經入了股的勳貴們喜出望外,也更加堅定了還在觀望著的勳貴們入股的決心。於是,龍驤商會的股份買賣更加火爆。那些被勳貴們深埋入地底的黃金、白銀都被取出來,最後彙入了朱由校的內帑中,很快又被朱由校以購買原料或者礦山等名目再度花了出去,這變相的促進了國家的貨幣流通性。
話說那負責水泥廠建設的王小順與吳二二人,自領受了朱由校的任命後,便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他倆不辭辛勞,先是將京城周邊的數個縣州都遊曆了一番。憑借著雄厚的財力支持,這二位可謂是出手闊綽,毫不猶豫地一口氣買下了周邊縣州整整二十個大小各異的石灰石礦山!
這一壯舉可著實不簡單啊!要知道,這二十座礦山不僅解決了上萬名流離失所的流民的生計問題,更是相當於間接地妥善安置了上萬戶流民家庭呢!而且呀,他們還提供了包吃包住這樣誘人的待遇,每個月還給足足二兩銀子的工錢。如此一來,那些原本無家可歸、四處漂泊的流民們終於得以暫且安定下來,紛紛在京城周邊尋得了安身立命之所。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泥廠逐漸走上正軌。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磨合,到了天啟元年正月的時候,水泥廠已經能夠實現日產水泥高達500石之多!不過,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待到所有工人們的操作手法愈發嫻熟之後,相信水泥廠的日產量必然還能持續不斷地翻倍增長呢!屆時,這座水泥廠必將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兵仗局近日捷報頻傳!在艾儒略這位來自異域的專家以及六位技藝精湛的葡萄牙鑄炮師的引領下,陳兵更是身先士卒,率領著兵仗局眾多火器工匠們齊心協力、埋頭苦乾。經過長時間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火繩槍的產量節節攀升,如今已達到每月驚人的五百杆之多;而那威力巨大的十二磅炮,其產量亦能穩定保持在每月三十門左右。
這一成績的背後,離不開眾人的辛勤付出。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明睿智的皇帝朱由校親自下達的指示下,每一支嶄新的火繩槍和每一門口徑碩大的火炮之上,都被精心地鐫刻下了鍛造者的姓名。這樣一來,當這些武器裝備出廠並投入戰場後,如果不幸發生炸膛等意外狀況,便能迅速且準確地追查到具體責任人。正因如此,所有參與製造的工匠們無不儘心竭力地去完成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他們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出廠火器的炸膛率竟然成功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從而極大程度地保障了那些英勇無畏的士兵們的生命安全。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