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喧囂的京城之中,時間悄然滑向了二月十三日的深夜。此時的朱由校剛剛躺在溫暖舒適的床榻之上,準備進入甜美的夢鄉。然而,就在他即將合上雙眼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一名內侍匆匆趕來將他喚醒。
朱由校睡眼惺忪地坐起身來,心中不禁有些惱怒,但當他看到內侍手中那份緊急的捷報時,所有的不滿瞬間煙消雲散。他迫不及待地接過捷報,快速瀏覽起來。隨著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他的臉上漸漸浮現出難以抑製的喜悅之色,最後竟然忍不住歡呼出聲。
這份捷報帶來的好消息讓朱由校興奮到了極點,以至於他完全忘記了此刻已是夜深人靜之時。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內侍立刻召集內閣和軍機處的所有大臣前來,共同商議國家大事。因為此時此刻,他滿心歡喜,根本無法入睡。
要知道,自從女真人崛起以來,關於他們“不可戰勝”的流言蜚語便在朝野之間廣泛傳播。儘管朱由校表麵上看似鎮定自若,但實際上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熊廷弼所率領的十五萬大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其中真正能夠奮勇作戰且敢於衝鋒陷陣的兵力恐怕絕不會超過四萬人。因此,這次沈陽之戰對於大明王朝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能夠在此役中給予努爾哈赤沉重一擊,那麼接下來一係列戰略部署都可以順利推進;反之,如果不幸戰敗,就極有可能重蹈前世覆轍,失去遼沈那廣袤無垠的土地。倘若真到了那個地步,朱由校深知自己很可能不得不痛下決心,將都城遷往南京,以圖重整旗鼓、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反攻遼東。
當然,這樣的想法對於朱由校而言實乃無奈之舉,也是一個絕對不能輕易對他人提及的秘密話題。畢竟,遷都之事關係重大,不僅涉及到國家的顏麵和尊嚴,更會引發社會各界的動蕩不安。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決不會輕易做出這個艱難的抉擇。
半個時辰之後,所有的內閣大臣與軍機處大臣全部領旨來到了上書房。
他們看完熊廷弼八百裡加急送來的捷報之後,也是喜形於色。如今朝廷正處於多事之秋,各項改革正有條不紊的開始執行,全國三十餘位藩王中已經有半數明確表示要入股朱由校發起的商會,其餘部分距離實在太遠的藩王還沒有明確的消息傳來。
僅這半數藩王,就已經明確收購的股份數量就一成半,可以為朱由校送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而勳貴中也有半數已經明確收購股份,同樣為朱由校帶來二千一百萬兩白銀。
這三千多萬兩白銀就是朱由校下決心與努爾哈赤打一場國戰的決心。而這些銀兩自然不會躺在內帑發黴,很快就會被送到它該去的地方,轉而成為前線的槍炮等軍事物資。
等待眾人看完捷報之後,朱由校發言道:“諸位已經看過捷報了,對於前線敢戰之將兵,諸位認為該如何獎賞?”
賞罰分明是一位人主該具備的條件,彆看斬獲不多,但也為天啟朝開了個好頭,朱由校自然是不吝賞賜的。
孫承宗奏曰:“陛下,臣以為,可升其為遼東、東江兩鎮總督,遙領兵部尚書銜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總領遼東兩鎮之軍事、民事大權。並撥款紋銀一百萬兩,充作獎勵,資以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
朱由校點了點頭,加上那柄尚方寶劍,應該是足夠了,等到擊退努爾哈赤的攻勢,再給他封賞一個伯爵,完美。
於是他令內閣即刻著手封賞熊廷弼、賀世賢、尤世功等有功之臣。
討論完獎賞之事後,朱由校也沒立馬讓他們回去休息,來都來了,那就將遠東鎮的事情也一並討論了。
閣臣和軍機處大臣之前都已經知曉了朱由校的提議,所以商量的速度也很快。不過在官員的任命上,大家意見沒有完全統一。
畢竟一個軍鎮,不可能隻有一個經略使吧,總要有下屬的官員,這樣才能支撐起一個軍鎮的軍事、民生大事。
首輔葉向高推薦了正在大獄中呆著的楊鎬和李如楨這兩位薩爾滸戰役的罪臣。他的意思是想讓一直在為楊鎬喊冤的兒子楊嗣昌代父領罪效命於遠東,而李如楨雖然是逃跑將領,但因其對於女真勢力了解頗深,可作為參謀,能在遠東發揮巨大作用,以此來戴罪立功,以減輕其罪責。
這個時候朱由校才想起,牢獄中這兩條大魚。對於葉向高的提議,他沒說什麼,隻是記下了此二人的名字。
很快眾人就擬定了一份名單。其中經略使為洪承疇,巡撫為楊鎬之子楊嗣昌,領兵將領為素有西麻之稱的麻貴之子遼東副總兵麻承宗,神機營副總兵江應詔,薊鎮總兵馬棟之子遊擊將軍馬爌,以及大家都非常陌生的,被朱由校火線提拔的原新軍總旗官,如今的經略府親軍千戶辛棟,合計五千人馬坐船前往遠東鎮。
不是朱由校不肯派大軍,作為先頭部隊,這五千人馬在遠東立足已經綽綽有餘,而且這支部隊人吃馬嚼耗費要多大,人數再多,可就未必能供應的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畢竟暫時隻能通過登萊二地的遠程補給,未必能支撐起更大的部隊駐紮。
大明王朝最為年輕的軍鎮經略使就此誕生。
年輕的經略使洪承疇就此躊躇滿誌、雄心勃勃的開啟了他精彩的人生。他將在遠東給予女真人以強有力的回擊。
至此,朱由校布局的三麵圍剿女真之勢就此展開。他相信,努爾哈赤會非常滿意他的這個布局的。
時光匆匆,轉瞬間便到了陽春三月。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裡,局勢卻愈發緊張起來。錦衣衛的密探們猶如穿梭於暗夜中的幽靈,源源不斷地將來自前線的各種情報傳遞回沈陽、遼陽,甚至遠至京城。
這些情報如同燃燒的烽火一般,迅速傳遍了每一個角落,引發了人們心中的陣陣波瀾。因為所有人都清楚,一場關乎明國和後金國運興衰的生死決戰——沈陽之戰,已迫在眉睫。
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決定著兩國未來的命運走向,更是後金崛起勢頭能否繼續延續的關鍵節點。若後金在此戰中獲勝,他們必將勢如破竹,進一步擴張領土;反之,一旦戰敗,則意味著其崛起之勢會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對於長期處於潰敗狀態的明國而言,此役同樣至關重要。倘若能夠成功抵禦住後金的進攻並取得勝利,那麼明國便能穩住遼東邊線,一改往日頹勢。此後數年,便可乘勝追擊,逐步收複失地,不斷壓縮女真人的生存空間。待到時機成熟之時,給予敵人致命一擊,從而徹底剿滅這群肆虐已久的女真人。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