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弼所統率的遼東鐵騎共計一萬一千五百人,與由額亦都帶領的鑲黃旗一千五百名精銳戰士。這兩支隊伍,一支懷著要拿凶悍的女真人來證明自己乃是真正遼東好兒郎的堅定信念,另一支則抱著拚死拖住敵人以便給自己的同僚創造機會或是爭取撤離戰場時間的必死決心。一方自南邊疾馳而來,另一方從北邊洶湧而至,皆是以淩厲無比的錐形陣狠狠撞擊在一起!刹那間,天崩地裂般的巨響震耳欲聾,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顫抖。
就在這驚心動魄的第一波衝撞之中,就有數百名將士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慘叫著從高高躍起的戰馬上重重跌落於地。然而,還未等這些落馬之人來得及掙紮起身,後方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騎兵便已挾裹著雷霆萬鈞之勢呼嘯而過,無情地將他們瞬間碾壓成為一攤血肉模糊的肉泥。一時間,戰場上充斥著戰馬相互碰撞發出的沉悶聲響,以及士兵們此起彼伏的淒厲哀嚎,聲聲入耳,讓人毛骨悚然。
待到雙方終於脫離激烈交戰後,各自迅速在戰場不遠處完成了大部隊的急轉彎動作,很漂亮的完成了調頭動作。此時再看,額亦都身旁原本浩浩蕩蕩的一千五百人馬如今僅剩下區區一千一百餘人,傷亡可謂慘重至極;相較之下,薑弼這邊的情況更是慘不忍睹,他那視若珍寶的五百家丁經過此番血戰之後竟然隻剩下可憐巴巴的兩百來人,而整支遼東鐵騎儘管依舊保有一萬餘眾,但相較於開戰之初已然損失不少兵力。不過即便如此,單從人數上來看,遼東鐵騎仍舊牢牢占據著上風地位。
已經率隊完成數輪征戰的老將薑弼高舉馬刀,嘶聲高喊:“遼東騎兵,衝鋒!”
仿佛心有靈犀,額亦都同樣高舉戰刀,嘶吼道:“鑲黃旗,衝鋒!”
兩支英勇無畏的大軍再次相撞在一起,這次鑲黃旗就沒那麼走運了,畢竟人數差距太大,一名鑲黃旗騎兵要同時麵對數名遼東騎兵,就算是拿刀柄去砸,也能將女真人砸落馬下。
很快,兩支軍隊再次脫離交戰,回到了他們出發時的位置,並完成了調頭動作,展現了兩支軍隊都是非常有戰術素養。
此時遼東騎兵還剩下九千人馬,而額亦都身邊就隻剩下了五百人。雙方之間的戰損比已經完全少於剛開始的一比二。
額亦都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衝鋒了,他左顧右盼了一下,發現阿敏留下斷後的五百名戰士已經淹沒在了由數千人組成的明軍長槍兵戰陣中,估計已經凶多吉少,而英古爾岱和阿敏領著三千餘戰兵已經成功脫離戰線。
實際上額亦都此時完全可以領著手下五百餘人脫離戰場頭也不回的跑掉,以明軍的馬力,即便能追上他們,可能也會遭到努爾哈赤本部所屬騎兵的衝擊,一般情況明軍指揮官都不會自找苦吃,所以額亦都完全是可以活著回去的。
但驕傲的額亦都並沒有選擇這條生路,他的字典裡從來沒有逃跑這個詞。自跟隨努爾哈赤三十餘年前以十三副鎧甲起家時,他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見證到努爾哈赤稱汗時刻的人。但值得驕傲的是,他們這些老兄弟幫助大汗征服了輝發部、哈達部、蘇完、烏拉、葉赫,完成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統一大業,已經六十歲的他已經是花甲之年,他覺得此生沒有任何遺憾了。
沒有絲毫遺憾之色的額亦都,麵色堅毅地率領著僅剩下的五百名鑲黃旗精銳騎兵,毫不猶豫地向著前方多達九千餘人的遼東騎兵發起了悍不畏死的主動進攻。這一次,戰場上異常安靜,再也聽不到往日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站在對麵陣營中的薑弼,望著如同飛蛾撲火般衝過來的敵人,心中已然明了:這位敵方將領已然抱定必死之誌!為了表達自己對於這樣一位勇士的敬意,薑弼同樣默默地指揮著麾下的九千人馬,義無反顧地迎向了來敵。
刹那間,兩支英勇無畏的騎兵隊伍猶如兩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狠狠地撞擊在了一起。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縱橫,雙方將士皆毫無保留地揮舞著手中的長刀,瘋狂地砍向敵方的身軀。每一刀落下,都會濺起一片猩紅的血花;而每一個人在砍倒對手之後,還來不及喘息,便會被另一處突然閃現出的鋒利大刀無情地奪走生命。
然而,如此慘烈血腥、以命相搏的戰鬥場景,卻並未讓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們心生怯意。相反,此時此刻的遼東騎兵們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勇猛和頑強,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著什麼叫做真正的爺們兒!
儘管額亦都及其麾下的鑲黃旗騎兵表現得無比英勇,但人數上巨大的差距終究還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在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之後,隨著最後一名鑲黃旗騎兵轟然倒地,這場激烈殘酷的女真與漢民族之間的正麵交鋒,最終以東邊的遼東騎兵所代表的漢人一方大獲全勝而告終。
獲勝後的將士們激動萬分,紛紛振臂高呼起來。他們的歡呼聲響徹雲霄,仿佛要將這片天空都撕裂開來。因為在這一刻,他們終於成功地戰勝了內心深處長久以來對於女真人的深深恐懼,憑借著自身的實力和勇氣,在這場硬碰硬的激戰當中贏得了一場貨真價實、無可爭議的偉大勝利!
薑弼令人割下了所有女真人的首級,並讓人將額亦都身上的戰刀、鎧甲都剝離下來,這可是他的戰利品,他打算要進獻給大明皇帝,以此來展現他的武功的。
至於什麼對敵人的尊重,嗬嗬!戰場上已經尊重過了,他又不是文人,哪還講那麼多繁文縟節呢。
此戰過後,後金鑲藍旗出發時七千兵馬,活著回到沈陽東門女真大軍前的僅剩下五百白巴牙喇騎兵和八百負傷的沒了戰馬的紅巴牙喇,陣亡甲喇額真兩人,牛錄額真二十二名人,五千七百餘戰士,丟失兩千匹戰馬。
同樣人數的鑲黃旗,活著回來的僅剩下一千五百名白巴牙喇步兵和六百餘白巴牙喇騎兵,陣亡固山額真一名,兩名甲喇額真和二十名牛錄額真,陣亡將士四千九百名,丟失戰馬三千四百匹。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